荣梨园银钱账
——探寻122 年前山西一个戏班的生存状态
2021-03-18张慧芳
刘 涛 张慧芳
一本《荣梨园银钱账》,为我们探寻122年前山西一个戏班的生存状态提供了契机。
一、《荣梨园银钱账》的概貌及价值
《荣梨园银钱账》是荣梨园戏班有关银钱、财物出入的账簿,由山西财经大学徐俊嵩老师提供,原本藏于山西财经大学,距今已有122年。银钱账用普通的麻纸装订而成,用毛笔书写,文字竖行排列,从右往左阅读,共30 页,每页都采用苏州码子记录,长25 厘米,宽15厘米,除了账本的边角有些褶皱以外无其他破损,保存较为完整。
《荣梨园银钱账》分为两大部分,记录了荣梨园戏班的收入、支出情况。账本封面写有“荣梨园银钱账、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吉立”的字样,点明了荣梨园戏班唱戏演出的开始时间,“吉立”二字反映了戏班注重仪式,图一个好彩头,渴望新的一年多挣钱,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体现了戏班的民俗信仰。第2 页记录了“起箱”时所花费的脚钱以及在上吐京出车户钱,脚钱指的是付给脚夫或搬运工的报酬。可以看出“起箱子”这天戏班给了搬运工三千一百文。车户指的是负担车运的人户,从这天起通过车户、脚夫的努力,荣梨园戏班要正式开张演出了。第3 页引出了开市大吉。第4 页至第9 页是账本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即入戏价钱处,记录了荣梨园一年中演出的地方、演出的数量以及这一年的戏价收入情况。第10 页为入愿戏处,记录了愿戏的收入情况,与前面的戏价收入相比收入要少得多。第11页为入借外钱处,此页只写了标题,并无相关内容的记载。第12 页到第16 页记录了戏班这一年在各个地方分别支出的米面钱,占据了支出记录中较大的比重。第17 页到第19 页记录了戏班光绪二十四年一年的日用酒菜调和的支出情况。第20 页和21 页记录了戏班在一年演出活动中所花费的盘缠以及送信的费用。第22 页记录了荣梨园戏班在戏台上所用的草纸、粉珠以及各种杂化的支出情况。第23 页记录了戏班在供神方面的消费情况,戏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在供神方面花费一些费用。第24 页和25 页记录了娃娃衣物的各种支出内容,第26 页为娃娃杂化处。娃娃即是戏神唐明皇,在戏班中也作为道具使用。第27 页记录了戏班脚户钱的支出。第28 页记录了戏班买土的支出情况。第29 页记录了去年账的支出内容。最后一页记录了一些相关人物的具体花销情况。
《荣梨园银钱账》属于稀有演剧文献,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唯一性的特点。它是研究荣梨园戏班生存状态的有力证据,对荣梨园银钱账的微观分析涉及到了多个学科的知识,是一次跨学科的研究。用统计学、民俗学、戏剧学、人类学等知识,通过文献考证、田野调查等方法深入研究,可以还原120 多年前一个戏班的生存状态,有助于探寻地方深厚的传统文化及其内涵,窥探民众的思想、信仰以及他们的民俗观念。
二、《荣梨园银钱账》的收入情况分析
122 年前荣梨园戏班前10 台戏和后8 台戏的收入情况如下:
(注:孝邑即今孝义)
荣梨园戏班1898年这一年共唱了88台戏,“台”的计量单位与如今戏曲演出中的“场”并不一样,一台戏可能在一个地方待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通过对荣梨园戏班前10 台戏所演出的村落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到民间戏曲演出大都演出四个晚上,三个白天,一共演出七场。荣梨园一年的演出总台数高达88 台,可见荣梨园戏班从正月初五开市到封箱演戏数量之多,时间安排非常紧凑,说明民间戏曲深受民众欢迎,是民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活动。同时也说明1898 年当时的社会状况还算安定,至少在山西孝邑地区、灵石地区、介休地区、霍州地区都是比较稳定的,没有遇到一些瘟疫等比较重大的生活困难,人们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以外,才有过剩的精力去演出戏曲甚至观赏戏曲。但历史并无对光绪年间荣梨园的记载,极有可能说明当时的民间戏班过于繁多,人们看戏的需求强烈,戏班演出盛行,使得这一部分的记载有所缺失。另外,高达88 台戏曲演出也反映了荣梨园戏班演员十分忙碌,四处奔波,一年中基本没有休息的日子,劳动强度非常大。
而从收入表中也可以看出,每一台戏的价格都不相同,最少的4 千7。这些记录只说明了戏价的收入金额,记录了1898 年荣梨园戏班唱戏的收入状况,但如何筹措这些资金没有详细记录。但可以通过戏价的不同,推断出戏价收入与多种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第一,戏曲演出有旺季和淡季之分,一般而言旺季如四月初八浴佛日、五月十三关羽诞辰日、六月初六崔府君诞辰日、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日等,也有以岁时节令为祭祀日者,而传统的春祈秋报也是全民性的节祭娱乐活动。第二,戏曲演出期限一般为三至五天,也有更多天,所以在每一个地方演出的场数也有关系,演出场数多自然戏价收入就高,演出场数少收入则低。第三,与当地的人口数量和土地数量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对前10 台戏的调查和比较,上吐京人数为最少的,仅1216 人,相应地可以在表中看出它的戏价是最低的。而在孝邑下辖的村落里面,胡家窑村当时的土地占有3600 多亩,土地比其他村落的占地面积多,相应地戏价也比其他村落要高。第四,与戏班活动的范围有一定的关系。戏班要去较远的地方一般要花费较多的盘缠,戏价也相应地会有变化。例如在前10 台戏中,去交口的几个村落戏价收入都比较高。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从交口县的大麦郊村到双池村有近30 里地,路途较远,因此戏价也比较高。
三、《荣梨园银钱账》的支出情况分析
一般而言,戏班的支出往往包括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荣梨园银钱账》中的支出记录中,占比最大的是米面钱的支出,占了账本的5 页,所谓“民以食为天”。可见,戏班只有在物质生活满足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文艺演出。第23 页供神处的支出,说明荣梨园这种民间戏曲演出的传统其实是戏曲起源说之一祭祀说的表现。这类戏曲演出的目的在于“娱神”,而不仅是“娱人”,这就决定了唱戏这种活动是服务于神明的,神明都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戏主请戏班演戏给神明看,这是与神明说定的供受契约,必须履行。酬神还愿的戏曲演出在民间是经常可见的,从供神用处的记录可以看出,旧时民间戏班演出时的习俗和仪式感。而过去在山西戏曲剧种中,供奉的行业神也有所不同:蒲剧供奉唐明皇、关羽、庄王;北路梆子和晋剧都是供奉唐明皇、关羽、赵公明;上党梆子供奉唐明皇、三官神、财神、咽喉神、山神等。
账本中记载的买土处指的是买鸦片的钱,可见鸦片在当时也是很多戏班不可或缺的一笔开销。而演员吃鸦片也有多种原因:首先,光绪年间鸦片种植在山西迅速扩大,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当时民众的普遍心态,鸦片对当时山西民众来说容易买到。其次是风气影响,晚清时期山西吸食鸦片的情况极为严重,也进一步推动了鸦片的种植,吸食鸦片已经成为相对普遍的现象。第三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从前文分析中我们已经可以得出演员的劳动强度极大,在这种情况下,鸦片作为一种提神用品成为了演员放松心情和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荣梨园银钱账》的“出去年账”在“胡家窑土钱1 千”旁边标着“长生父”,在账本直接写出名而不写姓,说明“长生”是整个戏班子都认识的人,极有可能是戏班的一员,而在胡家窑村给长生父亲出土钱(买鸦片)说明长生就是胡家窑村的人,由此看来戏班的组成人员也可能来自他们进行演出的村落和县乡。
四、荣梨园演出类型的分析
(一)神戏演出
《荣梨园银钱账》中的第33 台和第61 台戏在天神庙进行演出、第43 台和第55 台戏在关帝庙进行演出,且戏价收入都较高,可以看出“给神唱戏”受到民众的重视,也是民众的一种习俗,民俗对戏曲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二者相辅相成。演庙会戏是戏班演出的主要方式之一。山西村落庙宇多,供奉的神灵多且不相同,庙戏时间也就不同。现在保存完好的戏台,大多是庙宇里的一部分,专门为某个神灵而设置。每逢“神诞”日,寺庙多有庙会。很多庙会祭祀作为民众的信仰活动成为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另外,在一些生产性的节日也常有庙会,演戏是庙会活动的重要内容。第20 台戏在铺头进行演出,戏价高达54千,农历三月初三、十八是铺头圪塔庙会,孝义东铺头、西铺头等八村社庙等,民间俗称圪塔庙,坐落于西铺头村东的最高处,建筑分设两院,西院有圣母等塑像,是圣母庙,又称后土圣母庙,俗称娘娘庙。传说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寿诞日,所以庙会也称娘娘庙会。东院有禹王殿,中古时天下发大水,大禹受命疏通河渠。民间素有“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传说,就赞扬了大禹治水的功绩。据传三月十八是祭祀禹王日,这天也就成为传统的庙会日。圪塔庙会的戏曲演出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要上演《麒麟送子》《八仙庆寿》等戏。
(二)官戏演出
《荣梨园银钱账》中一共出现了四台官戏:第30 台灵邑官戏,第44 台霍州官戏,第52台灵邑官戏,第76 台官戏(第76 台官戏并未表明某一地方,但从账本中前后演出活动范围为文昌阁和静升,可以推断该官戏的演出可能在灵石)。戏班可以进行官戏的演出,说明演出的剧种并不是地方性的过于小的戏种,起码是官府认可的大戏种。第二,这个戏班演出实力很强,在官府的眼中是能排上号的,否则不会邀请戏班去演官戏。第三,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官戏的收入是很低的,例如:第30 台灵邑官戏5 千4;第52 台灵邑官戏5 千;第76台官戏6 千。官府给的钱数要比其他庙会戏低得多,说明官戏演出对戏班是一种压迫,付出的劳动与报酬不等,戏班敢怒不敢言。官戏有半公益演出的性质,所以一年中有很少官戏,并不多。官戏作为有清一代所凸显的戏曲文化现象,此演剧形态与宫廷演剧、民间普通演剧,均为构成清代戏曲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彼此之间还存在一定接衍关系。
(三)行会戏演出
银钱账本中钱行、估衣行等的记载说明山西商人与戏班的联系不可忽视,晋商对戏曲有需求,对山西戏曲发展起到了支持作用。山西民间习俗在祭祀、庆典、节日中都要有戏曲酬神和娱人,而有财力的商人是这一活动经济上的主要资助者。晋剧的产生与发展就与晋中富商的支持分不开。商人在祭祀、庆典中都要请晋剧演出,从而为这一剧种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舞台。“凡是有山西商人活动的地方就有梆子戏的演出”,此话也反映了梆子戏的发展与晋商的密切关系。山西商人除邀请戏班演出外,还出资举办梆子戏班。
(四)愿戏演出
戏班在演出神戏的时候,家户凑钱算邀班还戏,演出为向当地乡神以偿夙愿,这类戏曲有着鲜明的娱神特色,由民众的民俗信仰所产生,并与还愿、除灾纳吉的宗教仪式紧密相关。其社会功能是民众追求现实的安宁和幸福,获取心理的慰藉。《荣梨园银钱账》中入愿戏处记载着“入贵喜钱5 千5 百”,喜钱便是有喜事的人家给戏班的赏钱。
五、荣梨园演出的剧种探究
从《荣梨园银钱账》可以推断出荣梨园演出的是山西梆子,即中路梆子,后来称为晋剧。根据如下:
第一,能进行官戏演出。荣梨园戏班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演出秧歌或者是地方小戏,而应是一种官方也认可的大戏种(不排除“风搅雪”的可能)。从记录的具体内容来看,像是晋剧,不过也存在疑虑。
第二,从戏班起名为“梨园”来看,是晋剧戏班起名的传统。例如:晋剧史上第一个破锣班“庆梨园”;“折腰红”创办了“双梨园”;徐沟东罗村大财主时诚瀛为了扬名后世,独自投资在本村承起戏班子,起名“小梨园”;“三盏灯”在太谷城独当一面承起了“坤梨园”,成为早年晋剧班社中组织机构完善的典型;光绪三十年,太谷北郭村承起了“鸿梨园”等等。可见,用“梨园”起戏班名称是一种传统,荣梨园极可能也是演出晋剧的戏班。
第三,荣梨园的活动范围正好是晋剧流布的区域。戏班活动集中在孝义、介休、灵石、中阳、交口等地,位于汾河两岸,地域文化相近。村落之间的距离并不远,戏班可以在附近多个村落进行戏曲演出,表明这些村落的欣赏习惯很相似,他们接受相同的风俗习惯。通过走访调查前10 台戏演出所到的村落也证明确实如此,并且这些村的村民经常去附近的村子走动,就是为了去观看戏曲演出。
第四,通过田野调查得到证实。通过走访前10台戏的活动村落,询问当地的老人以及观看前人留下来的古村落和古戏台,我们证实了当地确实有看晋剧的传统。
六、从银钱账看荣梨园的生存状态
戏曲理论家齐如山在《齐如山回忆录》记载:在光绪二十六年以前,三十年之久,物价可以说是没有变动过……鸡蛋永远是三个小制钱一个……麦子面粉每斤是十五枚小制钱。如此换算,《荣梨园银钱账》中在上吐京戏价收入为4 千7,便可购买300 多斤面粉;而最高的戏价收入为天神庙56 千,则可购买3700 多斤面粉,可见当时的戏价收入是比较可观的。
荣梨园戏班的繁荣离不开民众这片沃土,民间戏曲依托于民俗而存在,深厚牢固的民俗基础让荣梨园戏班的活动成为可能。再好的艺术都离不开民众的参与和欣赏,戏曲的发展只有深深地扎根在这块沃土中,才能永远昌盛、繁荣。通过对《荣梨园银钱账》前10 台戏所经过的古村落进行走访调查,虽然这些村落如今都已没落,但我们发现在乡镇村庄演出有很多遗留下来的演剧传统。虽然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快速,但是从银钱账可以窥探出当时戏班的活动非常活跃,122 年前一个戏班的活动仿若近在眼前,传统的民俗习惯也通过该账本活灵活现。即使如今辉煌不在,我们也不该忘记它曾具有的生命力如此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