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生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混编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2021-03-18李志刚

三明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共生应用型协同

李 彬,李志刚

(三明学院 科技处,福建 三明 365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也强调,要“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这样的背景下,打造多元共生的混编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创新效率、服务区域发展、推进产教融合等方面的作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最终实现“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至关重要。

一、混编科研团队共生系统构建

混编科研团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整合重组学科专业、科研平台等内部资源,聘用或柔性引进企业、其他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外部优秀人才,围绕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组建的。作为一个主体多元的生态系统,混编科研团队愈发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有鉴于此,将源于生物学领域、后来逐渐被拓展到社会科学领域的“共生理论”运用到混编科研团队研究上来,为其发展的动态演化和进化创新开拓新途径[1](P60),有助于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提供可资借鉴的框架模型。而共生理论一般包含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三个要素,其核心思想即通过合作互补、平等公正、共同发展的基本思路,最终实现对称互惠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的共生格局。[2](P77)

(一)共生单元

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集群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3](P151)在混编科研团队这一生态系统中,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即基本的共生单元。各单元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纽带,围绕技术创新、战略需求、智库建设等,通过推动知识、人力、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在系统内部流通和组合,从而充分激发各单元创新活力,促进形成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

(二)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是共生关系存在与发展的内部或外部条件,会对共生关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混编科研团队共生系统的演化离不开完备的共生环境,要使这一系统达到效益最大化的持续状态,就必须不断完善包括基础资源、运行机制、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与之相匹配的共生环境,充分发挥它们的正向激励作用,推动共生模式向更高层次演化,从而使共生单元间的共生度逐步提高[4](P9),最终促成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之间的深层次互动协同。

(三)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共生关系)是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分为寄生共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对称互惠共生四种行为模式,以及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一体化共生四种组织模式。由于混编科研团队各共生单元在目标和利益上存在一致性,其共生模式可以用对称互惠共生和一体化共生来表达,见图1。

图1 混编科研团队共生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高校充分发挥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对外交流广泛的独特优势,推动科研成果不断转化,实现协同创新、促进科研、反哺教学的目标;企业积极对接高校创新链,推动技术产业化,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品,从而达到提升竞争力、增加效益的目的;地方政府努力提供政策、资金、信息等帮扶,促进高校科研、人才优势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校地共生。如此不断地循环、衍生、催化,各共生单元成为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并产生巨大的共生效益,从而实现混编科研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二、混编科研团队共生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构建混编科研团队共生系统,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动自身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

随着《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纲领性文件相继出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入,科技创新正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迎来转型发展新契机。由于自主创新的核心是优秀科研创新团队的培育[5](P92),因此培养打造混编科研团队,应用集体智慧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成为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此外,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科学研究的综合性、系统性、复杂性越来越强,来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问题仅靠个人力量、单一学科已经很难得到有效解决,跨学科研究越来越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改革科研资源配置模式,通过建设混编科研团队促进融合、倡导合作、支持协同、鼓励交叉,打通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切实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其成为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引擎。

(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应用型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服务地方需求。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发挥专业人才集聚优势,依托优势学科和平台,组建各类混编科研团队,使之成为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如组建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型科研团队,对接产业、亲近行业、携手企业,以科研项目、技术攻关为切入点,开展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为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支撑;组建服务型科研团队,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 “美丽乡村建设”“设计服务三农”“互联网+精准扶贫”等专项行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点燃人才引擎、注入科技活力;组建智库型科研团队,以解决地方发展热点难点问题为研究出发点,以“提出对策、转化决策、实施政策”为研究落脚点,打造特色鲜明、服务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新型智库。

(三)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需要

《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中,也提出了“科研组织和科研机制健全,协同创新成效显著”的新要求。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要以推动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通过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和科研力量战略重组,组织混编科研团队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有效提升团队科研人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而把产业理念、技术成果、创新资源带入课堂、写入教材、融入教学,把高水平科技创新资源转化为高水平育人资源,实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促进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同时,推动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学科建设、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持续变革,造就一批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适应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促进产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资源的相互贯通、双向发力和全方位融合[6],从而满足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需要。

三、混编科研团队共生路径探索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混编科研团队建设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政策法规、科技水平、市场环境、经济文化等共生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更多是由于高校和团队内部机制不够健全导致的。因此,要坚持扶强、扶优、扶需原则,在管理、用人、激励、协同等方面加大支持与保障力度,推动团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能力。

(一)完善管理机制,激活混编科研团队“创造力”

制度创新的滞后是科技创新种种表象产生的内在根源。[7](P59)对于混编科研团队而言,“组建大团队、建设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机制尚不健全,应努力打破制约团队发展的障碍,构建释放团队创新活力的管理机制。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发展战略与规划,逐步建立有利于团队发展的投入、评价、考核体系,并遵循“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分层建设、滚动支持”原则,以重点学科、创新平台为依托,通过加强学科交叉、凝练研究方向、汇聚科技人才,实施“重点团队建设”“培育团队建设”计划,打造若干研究方向稳定、团队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开放式混编科研团队,使其成为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强有力支撑。

二是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对不同性质、不同学科团队实施分类评价,提高对高质量成果的评价权重,如基础研究型团队,重点评价学术创新和科学价值;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型团队,重点评价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及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突出应用价值与经济社会效益。对于团队成员,实施“分层次、分角色、多元化”评价,以其执行力与胜任力为重点,突显创新要素和实质贡献,努力做到“不唯论文,只讲贡献”。

三是推进减负赋权。在团队内部实行扁平化管理,营造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减少审批程序、简化报销手续、放活经费管理,破除制度“绊脚石”,充分释放团队创新创造潜能。同时,在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基础上,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在资源配置、经费使用、技术路线、内部管理等方面更大支配权和决策权。特别是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

(二)创新用人机制,夯实混编科研团队“支撑力”

高校的内涵建设,需要高水平科研团队作为支撑,而关键则在于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重视人才作用,通过建设高水平科研队伍、设立“人才特区”、促进人才良性流动等途径,创新团队共生发展的用人机制。

一是实施“高层次人才聚集计划”。采用“一才两用”“一才双培”机制,以柔性引进、短期聘用、项目合作等方式从企业、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构建 “大团队、大成果、大人才”科研组织新模式。以三明学院为例,通过整合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三明六家氟化工龙头企业科研力量,组建氟新材料研究混编科研团队,采取全链条参与、全人才服务模式,仅仅一年时间就打破“长丝”制备工艺瓶颈,助力企业新增产值上亿元,取得的初步成效得到省委书记批示肯定。

二是设立“人才特区”。在分类聘用制、PI全面负责制、待遇业绩化、评价国际化等方面进行重点探索,按照项目引领、成果驱动、滚动发展原则,实现团队自身造血与自主发展。如三明学院以“美丽中国发展研究院”为组织形式,探索“人才特区”建设。研究院组建绿色化工、智能制造、生态治理、生态文创等方向混编团队,并设置“金凤凰学者”岗位,由其全面负责团队建设。成立两年来,研究院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培育了一大批科研骨干。

三是建立人才“旋转门”机制。构建区域人才一体化格局,完善科研人才常态化共享交流机制,一方面鼓励科研能力强、拥有创新成果的团队成员赴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进行交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政策咨询、科学普及等服务;另一方面,设立流动岗位吸引重点高校或科研院所资深专家、企业高技能人才、政府人员走进“旋转门”,参与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三)重构激励机制,增强混编科研团队“源动力”

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团队保持强大吸引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源动力”,能够激励团队成员奋发向上、勇于创新。随着混编科研团队的不断发展,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多元激励机制成为促进其共生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是完善考核体系。建立团队绩效与个体绩效相结合的考核体系,采用连续跟踪评估方法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团队和个人给予表彰,加大资助和奖励力度;对考核不合格的团队和个人,追回资助,坚决实行退出机制。通过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合理使用、动态调整”的考核机制,促进科研团队及其成员优胜劣汰,确保新鲜血液带动团队运转。

二是充分释放“知识红利”。以市场化为导向,实施知识价值导向收入分配机制,探索对科研人员实行股权、期权、分红激励,让“知识红利”得到最大限度“价值实现”。鼓励团队成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基础上兼职取得合法报酬,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团队,根据合作各方贡献大小,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确保利益分配的公正性与客观性。

三是营造良好团队氛围。除了物质需求,科研人员还渴望被尊重、被认同、被接纳,渴望在团队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因此,要营造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建立互相协作、互相信任的团队文化;要把团队成员的个人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努力为其创造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平台,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人才评价中给予优秀成员适当倾斜,激励他们投身团队发展的事业中。

(四)强化协同机制,提升混编科研团队“竞争力”

强化混编科研团队协同机制,必须以高校为核心枢纽,最大程度发挥外部共生单元资源优势,形成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平台,促成共生主体间的互动与深度融合[8](P127),从而不断提升混编科研团队核心竞争力。

一是强化校际协同。打破编制壁垒,构建基于成果导向的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跨领域混编科研团队,把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促进团队成员核心能力互补融合。同时,加强校际间科研交流合作,建立共生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信息、设备、人才等资源共享,实现协同创新共生系统良性运行。

二是强化校企协同。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重点,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9](P29),以“平台智库+技术人才+中试基地”为新动能,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如三明学院与三钢集团共建的闽光学院,采用“企业出题、高校接单”合作模式组建混编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 “基于机器视觉的砂轮片在线自动更换机器人系统”,是冶金智能制造的全国首创,实现轧钢砂轮片全流程智能化更换,助推老工业基地“老树发新枝”。

三是强化校地协同。建立市校产教融合联席会议制度,协同联动区域产业、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发展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重大项目。组建校政企产学研战略联盟,依托混编科研团队构建高层次应用型科研人才特区、高新技术研发与学科发展高地、科技成果孵化与技术转移总部,打造校地“命运共同体”,助力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混编科研团队将肩负起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任,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脚踏实地打造多元共生混编科研团队,才能完成其被赋予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共生应用型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