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人员上报医疗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2021-03-18孙伟蔚李晓玲通信作者
孙伟蔚,李晓玲通信作者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上海 200443)
0 引言
提高医疗护理安全水平是护理管理质量改革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人们医疗救助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多种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护理负担加重,护理要求增多。在多因素影响下护理差错(打错针、发错药、输错液、抽错血等),意外事件(跌倒、非计划性拔管、烫伤、患者自杀、压疮)、隐患事件(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无菌物品管理不当等)等发生率提高,成为影响护理作用发挥,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增加医患纠纷,损害医院社会形象的关键因素[1]。因此,推动护理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成为各科室关注的重点问题。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科学的管理模式,最初由戴明博士提出,应用于企业质量管理,后逐渐拓展到各个领域,成为全面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PDCA循环管理以质量提升为目标,强调立足问题及成因,制定计划(Plan)、落实方案(Do)、检查结果(Check)、处理不足(Action),形成持续改进模式,从而在实践应用中,能够促进医疗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质量的持续性改进。本研究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护理人员上报医疗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中,取得一定成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6年7月开展PDCA循环管理,选择实施管理前半年500例入院患者为对照组,选择实施管理后半年500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采取同一组医护人员进行管理。
1.2 一般方法
查找问题: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找。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意识、担心受到惩罚导致上报问题避重就轻;科室之间以及同事之间相互隐瞒;护士长对医疗护理安全问题重视度不足,对病区出现的风险事件、不良事件多采取内部消化的方式进行处理;上级部门仅能够了解影响大、有严重后果的不良事件信息,对一般的护理不良事件信息不能完全掌握。
原因分析:首先,护理人员会担心差错带来的惩罚,部分无后果或低级错误不愿上报。个别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尤其是单独值班时,缺乏慎独精神,认为无人知晓,继而不上报。同事之间也会碍于人情相互包庇。其次,护士长担心护理不良事件会影响科室考评以及科室声誉,因此会选择内部处理。最后,按照“逢疑必报”原则,上报内容较多,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不良事件分类不统一,项目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低,导致上报效率低下。
对策制定:调整奖惩措施。护理部首先要调整奖惩措施,制定鼓励性、非处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针对及时上报安全不良事件者不给予惩罚;对于发现护理安全事件并提出有效整改措施者给予绩效奖励;针对隐瞒不良事件或被患者投诉引发重大后果者增加惩罚力度。
人员管理:护理部要安全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学习,包括安全不良事件分类管理、上报制度以及上报程序,并要在实践过程中落实相关制度。
完善上报系统:以电子病历系统为基础建立不良事件信息报告系统,并制作报告模板,修订不良事件报告单。报告内容详细分类,并报告中要包含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事件发生场所、不良事件产生的影响、不良事件级别以及处理方式、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同时要包含不良事件评价。报告单要详细制作,多数内容通过打勾选择即可,方便护理人员填写,同时方便统计。护理部将每月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统计汇总并分析后发放到相关科室,针对积极上报者根据事件性质给予减轻或减免处罚,隐瞒不报的科室或个人按照奖惩条例给予严惩。
整理总结:护理部每个月召开一次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总结会议,针对上报事件进行评价,对出现频率较高的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每个季度要统计全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并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有效落实。同时将每月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制作成护理安全事件简报发放给所有科室,并督促所有护士学习,从中吸取教训,纠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规避风险隐患,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在每季度一次的全院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讲评会中,再次为全院护理人员警钟长鸣。对于所有的护理安全事件均不公开具体人员,仅呈现事件内容,通过相互学习,吸取相关经验,避免发生类似错误[2]。
检查:对上述措施开展后临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情况进行统计,并对相应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处理:护理安全质控组要结合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对安全事件管理相关内容进行整理汇总,明确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进行科室持续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完成反馈后对上一阶段的问题进行整理,而后进入下一个循环中,持续提升管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统计管理前后医疗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报率和未上报率,比较相关结果。
1.4 数据统计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管理后医疗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率明显提升,高于管理前,统计有差异(P<0.05),详见下表1。
表1 医疗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统计情况
3 讨论
医疗护理安全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确保每位住院患者的医疗安全是每个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不良事件会给患者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也会加剧医患矛盾剧烈程度,因此要持续关注,明确护理质量管理以及各个环节管理中存在的隐患。现阶段临床中针对护理不良安全事件的报告仍存在较大的不足,主要以上报率低下、事件分析反馈不及时、医护人员依从性差、不重视隐患事件危害性等问题为主,导致医疗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质量低下,如何降低漏报、瞒报率是现阶段临床重点关注内容。
PDCA循环管理既往应用在企业管理中,近年来经过改良后引入医院管理中。此种方式能够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程序,通过螺旋渐进式管理一层一层解决相关问题,推进管理质量持续提升[3]。在PDCA循环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现有问题进行整理分析,依照相关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实施检查后对实施效果进行反馈,提出新的管理目标,而后进入下一循环中,促进医院管理质量持续提升[4]。
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管理后医疗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率明显提升,高于管理前。实践证明,开展PDCA循环质量管理能够通过医疗安全风险质控、培训等方式提升医护人员不良事件上报率。我们认为,PDCA循环管理能够完善管理制度、上报程序,其能够进一步明确上报事件分类,同时能够简化上报程序[5]。且在管理中能够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其安全管理意识、落实工作管理制度,进而能够提升不良事件上报率。此外,在PDCA循环管理过程中也能够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来鼓励医护人员上报不良事件,且在整理、总结过程中也能够严格遵守保密、非惩罚原则,进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率[6]。
综上所述,开展PDCA循环管理能够提升医护人员医疗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积极性,降低不良事件瞒报、漏报发生率,对医院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更为有利,值得进一步、大范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