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火灸联合情志护理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

2021-03-18吴婵娇王红霞关海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0期
关键词:雷火后遗症情志

吴婵娇,王红霞,关海玲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0 引言

脑卒中俗称为中风,主要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发病患者中缺血性卒中人数显著多于出血性卒中,中老年人为疾病的高发人群。疾病因脑血管受到多种原因影响受到损伤,如果临床症状没有及时缓解极易导致死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在我国致死原因中排名第一[1]。中风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后遗症,例如吞咽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障碍、便秘等,患者要承受极大的压力,同时也会给家庭来诸多不便和经济负担[2]。现阶段,中医广泛应用于治疗和康复训练,为此,本次研究对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雷火灸联合情志护理,临床应用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总计50例,筛选于本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6,年龄区间42-76岁,平均(59.74±2.53)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7:8,年龄区间43-78岁,平均(60.23±2.64)岁。两组中风患者均存在中风后遗症,排除中风前存在运动或肢体障碍患者、脑部肿瘤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家属知情,签订知情文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模式,强化患者肢体、吞咽、语言等方面功能,开展饮食和生活习惯护理。

观察组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实施雷火灸联合情志护理:(1)实施雷火灸时需要严格参照《中国雷火灸疗法》完成,1次/日,一个疗程5次,每个疗程之间需要间隔两天;操作时点燃灸条,在选择好的穴位处进行左右回旋灸,每次灸2-3min,直到患者皮肤微微泛红,每个穴位上持续1min;(2)中风患者吞咽障碍发生几率较高,且容易因此造成吸入性肺炎,主要因肝肾阴虚及气血不畅所致,雷火灸通过燃烧山药、穿山甲、麝香、红花、乳香、艾绒等,可实现开窍利咽功效,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中风后患者表现为上肢疼痛、肿胀活动能力受限,手腕和肩胛周围会水肿疼痛,如果不给予有效处理会发生肌肉萎缩,影响肢体功能障碍,本种症状多因痰淤导致静脉补偿所致,经脉受损不通则痛,再加上气血虚损,无法滋养筋骨,因此会导致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雷火灸对此具有良好效果,可促进微循环,舒经、活络,可改善炎症和水肿,对于此症也可选择针刺辅助治疗,主要试治穴位为肩颈、曲池、五指冲、大椎、肩俞等;患者久病后虚弱,可灸足三里、神阙等穴位,确保胃气充足、机体阴阳平衡,提升机体抵抗力;灸法有利于改善睡眠功能,主要可灸神阙穴,每次灸30min效果最理想,能确保气血顺畅充足,调节五内脏腑,有助改善中风患者睡眠治疗;雷火灸应用于督脉,可确保脑络疏通,从而调节脑髓,从而实现提升阳气益髓健脑、开窍清脑之功效,可改善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便秘是中风较为常见并发症,长时间便秘会导致机体大量吸收毒素,损伤机体神经系统,对康复不利,可利用雷火灸灸关元、神阙和气海等穴位,可增加机体元气,补虚益气,从而改善便秘症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3)中风发病急且患者治愈后通常伴有后遗症,受疾病和精神压力影响患者容易滋生不良心理,如孤独、焦虑、紧张、绝望等,需要在有效治疗同时重视开展情志护理:多鼓励患者进步,耐心劝说患者,使患者能够积极面对治疗,树立康复信心;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避免刺激患者影响病情恢复;利用患者感兴趣的方法疏解不良情况,实现怡情放怀目的;也可以应用移情方式,利用其它事物转移患者注意力,避免疾病过度影响,调动患者积极性,使其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对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1.3 指标观察

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标准:痊愈(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神经缺损评分降低超过90%);显效(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神经缺损评分降低不足90%、超过60%);有效(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部分好转,神经缺损评分降低不足60%、超过30%);无效(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无明显变化或加重,神经缺损评分降低不足30%),(总例数-无效例数)×100%=护理干预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为P<0.05。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有效率分别为92.00%和68.00%,两组相比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干预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现阶段,我国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且老龄人口数量不断提升,导致中风发生率阶梯式递增且发病呈年轻态发展[3]。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200万人中风患者,救治后存在后遗症的患者超过80%,因此中风后患者需要利用有效措施进行康复训练,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最大程度恢复其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4]。

中医观点认为[5],中风主要是机体受到外感风邪侵袭,导致气机紊乱、阴阳不调、痰浊淤堵,瘀血阻内。中风之后的各类后遗症,其病理机制为神经损伤,密切相关于血瘀气虚、脉络组织和血行受阻等因素,会因此影响人体正常的语言、认知、运动功能和各项生理机能,导致发生吞咽障碍、便秘、虚弱、认知障碍、肩手综合征等常见并发症,因此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健康。因此治疗和康复训练需要偏重于补血益气、化瘀活络、改善不良情绪。临床广泛应用的西医康复训练措施,重视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和肌群能力进行改善,充分运用运动重塑思维旨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总体康复效果并不理想。雷火灸操作简单便利,且副作用较少,施灸时患者不会存在疼痛、酸胀等不适感,药物燃烧香味患者容易接受,有助于祛寒邪、升阳气、通窍、改善血液循环能力,从而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中分患者后遗症多因经脉不通、气血不畅、久病体虚等密切相关,这些都属于雷火灸适应症,因此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雷火灸可有促进患者康复[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干预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表明应用雷火炙配合中医情志护理效果确切,应用情志护理改善患者配合度和积极性,同时合理选择雷火灸施治穴位,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保证经络疏通,具有开窍醒脑功效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有效改善吞咽、语言障碍等后遗症,从而显著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提升其生存质量。

综上可知,中风后遗症患者护理中应用雷火灸联合情志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各项后遗症,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雷火后遗症情志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春天的“后遗症”
医者颂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