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诊断小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中的应用
2021-03-18丘福娣
丘福娣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功能科,广东 佛山 528000)
0 引言
在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中,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常见疾病,该病症主要指的是胚胎期胎儿发育期间,肠系膜上动脉出现旋转,致使肠道所处部位异常,并引起肠道先天畸形,肠系膜附着不全,甚至可造成消化道问题,所以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存在严重影响[1]。在新生儿消化道疾病中,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在我国发病率居于首位,因此受到了临床的广泛重视。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中,中肠扭转是最常见的合并症状,该病症极易造成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肠坏死、肠梗阻,从而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因此,保证患儿生命安全的前提在于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予以早期诊断和治疗。目前在对此类病变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临床检查的主要方式为影像学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和X线造影均可对肠道疾病予以有效诊断[3-4]。所以本文于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选取小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切患儿27例为主要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即分析了在小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诊断中应用超声的价值,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于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选取小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切患儿27例为主要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患儿日龄为1-22d,平均(10.5±2.9)d;性别比例男/女为15/12;体重为1.2-4.2kg,平均(3.2±0.2)kg;其中脱水5例、营养不良5例、黄疸14例。患儿均存在高位肠梗阻、呕吐胆汁样物等主要表现。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X线造影和超声诊断,具体为:(1)X线造影。采用津岛数字肠胃造影机,造影剂为Ⅱ型硫酸钡,叮嘱患儿检查前4h禁食,首先对患儿腹部平片透视检查,对腹部情况予以仔细了解,并对其有无肠梗阻进行进一步确定,之后行钡剂灌肠,取右侧卧位,将注射管经肛门插入注射,对钡剂分布情况通过转动患儿体位进行观察。(2)超声诊断。采用M9CV超声诊断仪(产自迈瑞公司),即协助患儿采取仰卧位,设置探头频率为5-12MHz,在患儿上腹部正中放置超声探头,行横切面扫描,并向下移动,为获取清晰图像,可适当加压探头,并对肠系膜上静脉(SMV)、上动脉(SMA)等经二维超声进行观察,并对肠间隙、肠管积液等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方式诊断符合率、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能(包括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等)。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主体的研究数据汇总并分析观察,并利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以[例(%)]描述百分比资料,行卡方检验;以(均数±标准差)描述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值低于0.05时,说明存在较高的检验价值。
2 结果
2.1 两种方式诊断符合率观察对比
下表1显示,本组27例患儿均经手术病理确诊,经超声检出26例,诊断符合率96.3%,经X线造影检出21例,诊断符合率77.78%,二者对比超声更优(P<0.05),有统计学价值。
表1 两种方式诊断符合率观察对比[例(%)]
2.2 两种方式诊断效能观察对比
下表2显示,两种方式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等对比发现超声更优(P<0.05),有统计学价值。
表2 两种方式诊断效能观察对比(%)
2.3 影像学表现
本组27例患儿的X造影显示为上消化道造影回盲部、阑尾等移位,高位肠梗阻;超声显示为上腹部典型或非典型漩涡征,中等团块回声,肠间积液、肠壁水肿,SMV扩张,肠壁血管血流量不足。
3 讨论
在临床上,新生儿一旦发生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就以胆汁性呕吐为主要症状表现,少数患儿伴有腹泻、便血、便秘等症状。该病症发生的过程中,主要是因胚胎期第6-8周,新生儿因腹腔空间较小,中肠生长过快,中肠难以被腹腔容纳,致使其部分突出于体外,进而引发的生理性中肠疝,随着中肠的继续生长,肠系膜上动脉发生90度左右旋转,此时为逆时针旋转,到了第10周,则腹腔迅速生长,中肠回纳至腹腔,并旋转180度左右,此时为逆时针旋转,并将腹腔闭锁[5]。在肠系膜中,一般上静脉位于上动脉右侧,且后腹壁附着有升降结肠,小肠系膜在后腹壁附着,盲肠下降,在某个阶段中肠扭转终止,则极易引发肠系膜发育不良。由于小肠系膜活动度大,发育不良,则极易引发中肠扭转,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肠坏死和肠梗阻[6]。针对此类患儿,早期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儿病情,预防器官衰竭和死亡具有积极作用。针对腹腔内肠道疾病,临床诊断主要采取的有效方法为X线造影,此种方法主要利用肠道内造影剂的流动,获取肠道结构和位置图像,目前应用十分广泛,但也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概率,所以对患儿的临床治疗存在一定影响。作为一种影像学诊断技术,超时诊断此类患儿可发挥重要作用,近几年由于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常见诊断方式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此种方式可明确诊断血流情况,并对患儿病变程度利用回声进行判断,所以在肠道疾病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种诊断方式的优势在于具备特征性声像图像,可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概率,可提升患儿确诊率,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7]。本文的研究中,本组27例患儿均经手术病理确诊,经超声检出26例,诊断符合率96.3%,经X线造影检出21例,诊断符合率77.78%,二者对比超声更优(P<0.05),有统计学价值。影像学表现:X造影显示为上消化道造影回盲部、阑尾等移位,高位肠梗阻;超声显示为上腹部典型或非典型漩涡征,中等团块回声,肠间积液、肠壁水肿,SMV扩张,肠壁血管血流量不足。两种方式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等对比发现超声更优(P<0.05),有统计学价值。可见,在小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诊断中应用超声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在小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诊断中应用超声的效果较好,可提升诊断符合率,且可获取较为清晰的图像,可为患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