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和分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多重耐药菌发生几率之间的关系

2021-03-18王明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0期
关键词:感染率耐药性抗菌

王明丽

(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广东 梅州 514000)

0 引言

多重耐药菌定义为临床使用三类及三类以上的抗菌药物时,出现的耐药性细菌[1]。而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主要和抗生素靶点位置移动、细胞壁通透性改变以及孔蛋白变化等因素有关[2]。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抗菌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现象日趋严重,并逐渐呈多重耐药和高度耐药趋势发展,该患者治疗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同时极大程度影响治疗效果[3]。细菌耐药性和人们滥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在我院医治的患者进行调查,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以此分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多重耐药菌感染之间的关系,详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未实施抗菌药物干预措施的3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00例、15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8岁,平均(48.23±3.41)岁。另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实施干预措施的4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0例、17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9岁,平均(48.65±3.28)岁。本次研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全部患者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参与,对比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诊断标准: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多重耐药菌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与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5]。

排除标准:①从院内其他科室转入我科时已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②药敏试验结果来自于外院微生物实验室。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不实施抗菌药物干预措施。

实验组采取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干预措施,①在科室内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制定并完善临床抗菌药物处方审核的规范流程和制度,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指导依据,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管措施;②对抗菌药物实施分级管理,根据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安全程度、细菌耐药性和费用等指标,将抗菌药物设为3个等级,即无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③为每种抗菌药物制定正确详细的给药方案,例如每天使用的剂量、每天用药的频率和治疗时间等;④加强临床全科医生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医生进行学习,加深对卫生部所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等文件的熟悉程度,使医生掌握和了解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并严格执行。培训后进行考核评比;⑤科室内设置抗菌药物使用预警机制,当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在30%以上时,科室内进行预警;当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在40%以上时,警示谨慎用药;当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在50%以上时,必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正确合理的抗菌药物;当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子啊75%以上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抗菌药物,并在后期通过耐药性监测评估是否继续用药;⑥每周邀请临床专职药师在科室内进行查房和病例讨论,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有效建议,指导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控。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人数,对比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由检测结果得知,对照组19例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实验组2例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对比两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实验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对比[n(%)]

3 讨论

抗菌药物主要指含有抑菌和杀菌效果的药物,在合理剂量下能够对相应病原体起到抑制作用[6]。虽然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已挽救无数患者生命,但近年来我国较多医院抗菌药物滥用情况严重,细菌耐药问题日益凸显。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住院患者约75%左右均在使用抗菌药物,基本为外科患者[7]。世卫组织相关规定建议医院内抗菌药物使用率应在30%以下,欧美发达国家抗菌药物使用率普遍在22%至25%之间,我国已成为全世界抗菌药物滥用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8]。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增加患者治疗时间、加大治疗费用、提高死亡率。而且多重耐药菌感染后治疗难度较大,传播渠道较多,容易在医院内造成暴发流行。近年来细菌耐药问题得到临床重点关注,已成为当前感染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因此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减少耐药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含义是按照患者疾病类型、病原体种类、病情程度以及药理学理论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下挑选最优抗菌药物种类,并制定合理的用药剂量、时间、途径,从而实现有效、经济、安全用药的目的[9]。医院应从多方面开展抗菌药物的干预措施,加强耐药菌的监测报告制度,保证尽快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时进行隔离,快速采取治疗措施。同时应加强防控意识,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建立抗菌药物预警机制。并且加强对临床医生的相关培训,提高对于多重耐药菌危害的认识,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督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从本次研究看出,实验组采取干预措施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0.50%)明显低于对照组(5.43%)。修连喜等[10]学者研究中对呼吸科抗菌药物的使用采取相关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干预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0.49%)明显低于干预前的(5.95%),和本次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积极采取干预措施,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利于降低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几率。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在临床工作中应从多个方面加强干预措施,落实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监管,从而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几率,保证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治水平。

猜你喜欢

感染率耐药性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不孕不育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159株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实验研究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