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氨基酸奶粉对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的有效性

2021-03-18黄斯铭李莉朱从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0期
关键词:过敏性奶粉氨基酸

黄斯铭,李莉,朱从敬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100)

0 引言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临床发病率约为2~7.5%,临床表现多见于腹胀、呕吐、腹泻、湿疹、体重变化等症状,同时可导致新生儿及婴幼儿性状、次数变化,严重情况下更有可能导致便血,严重影响新生儿、婴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关于牛奶蛋白过敏,在婴儿中属于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长期腹泻将继发的乳糖不耐受,因此一旦出现该症,需及时选择去乳糖的深度水解配方奶或氨基酸配方的奶粉进行缓解,为分析氨基酸奶粉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中的有效性,本次研究抽取我院收治的50例婴儿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患儿为临床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雀巢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治疗,共25例,男性患儿13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2~6个月,平均(3.86±0.63)个月,病程2d~2个月,平均病程(44.68±2.28)d;观察组给予纽康特游离氨基酸奶粉,共25例,男性患儿14例,女性患儿11例,年龄2~7个月,平均(3.91±0.74)个月,病程3d~2个月,平均病程(44.69±2.29)d;患儿家属已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先天性严重心脏功能疾病者、合并脱水者、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者、免疫功能障碍者及存在外肠道发育畸形等消化道疾病者。其一般资料经临床对比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满足对比需求。

1.2 方法

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停用普通奶粉,对照组患儿予以蔼儿舒雀巢深度水解奶粉(无乳糖),400g/桶,商品编号:2018571,产地:荷兰。若小儿肠道未见损伤症状,选择肽敏舒雀巢深度水解奶粉(无乳糖),400g/桶,商品编号:100000789464,产地荷兰。

观察组给予纽康特游离氨基酸奶粉,两组均维持单一喂养,持续2~4周,期间观察其大便性状,3-6个月更换,奶粉明确疗效,在此期间密切留意患儿排便情况,若见腹泻,可酌情给予双歧杆菌口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若治疗后患儿腹泻症状完全消失,排便1~2次/d,粪便无异常,即为显效;若治疗后患儿腹泻症状有所缓解,排便1~2次/d,分辨无异常,即为有效;若治疗后患儿腹泻症状无改善甚至持续恶化,即为无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治疗有效率。

同时观察两组患儿排便次数、大便形状改善时间及体重。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湿疹、肠绞痛、拒奶、湿疹。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数据,“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n,%]

表2 两组患儿排便次数、大便形状、体重改善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患儿排便次数、大便形状、体重改善时间对比(±s)

组别 n 排便次数(次/d) 大便形状改善时间(d) 体重(kg)观察组 25 2.59±0.32 4.26±1.38 5.26±0.25对照组 25 4.08±0.56 5.71±0.88 3.97±0.16 t-13.679 12.587 3.654 P-0.001 0.001 0.001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0.00%,组间对比,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排便次数、大便形状、体重改善对比

观察组患儿排便次数、大便形状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率为36.00%,组间对比,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3 讨论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多指机体对牛奶蛋白的高反应性,如不明原因湿疹、腹泻、哭闹等,暂停母乳或者奶粉喂养,通过临床检查可确诊牛奶蛋白过敏[3]。牛奶中过敏源多为乳清蛋白及酪蛋白,其中的α、k酪蛋白过敏较为多见[4]。值得注意的是,因婴儿身体机能较差,其消化道黏膜细胞排列稀疏,因此具有较高的肠壁通透性,且在肠道菌群未完善的前提下,很容易导致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的发生[5]。市面上常见的配方牛奶中存在大量的大分子牛奶蛋白,肠道在接触食物蛋白后,更加容易继发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促使拒奶、腹痛、血便等反应[6],若治疗不当,将导致患儿出现长期腹泻,影响其正常饮食,严重情况下将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7],促发低蛋白血症等风险[8]。

本次研究发现,氨基酸奶粉是治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的有效方式,氨其酸奶粉可直接吸收[9];且不易产生乳糜;另外,其富含谷氨酰胺,能够有效促进肠道功能修复,富含相当的核苷酸,改善肠道微环境;另外高品质的DHA和ARA,能够促进大脑、视觉和神经系统发育,其渗透压良好,适合婴儿的肠胃吸收习惯[10]。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接受纽康特游离氨基酸奶粉的患儿,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接受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的患儿,且不良反应风险更低。

综上所述,氨基酸奶粉治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相较于深度水解奶粉优势明显,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过敏性奶粉氨基酸
鹅掌柴蜂蜜氨基酸组成识别研究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低蛋白日粮平衡氨基酸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猪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评定方法
奶粉危机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
奶粉放冰箱对吗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