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卧床体位管理联合踝泵运动在原发性肝癌患者TA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021-03-18王奕敏周志欢何凤英黄玲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卧床体位舒适度

王奕敏,周志欢,何凤英,黄玲玲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广东广州510060)

原发性肝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经肝动脉灌注治疗(TAI)是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之一,经肝动脉将化疗药物进行灌注,提高了肝组织中化疗药物浓度,不仅能保障抗肿瘤效果,还能减少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1-2]。肝癌患者TAI术后需保持患侧肢体制动,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会导致患者出现局部出血、腰背酸痛、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研究发现,对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体位管理能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3]。有研究报道,踝泵运动通过主动活动,使肌肉挤压回血,可改善局部组织代谢,促进长时间卧床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环,防止下肢功能障碍[4]。本研究探讨卧床体位管理联合踝泵运动在原发性肝癌患者TA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原发性肝癌患者TAI术后护理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收治的9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诊断标准[5];②经病理学确诊;③接受TAI治疗;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意识清晰,能配合完成量表调查。排除标准:①依从性较差者;②合并转移性肝癌、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精神、认知功能障碍者;④存在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严重损伤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1例。观察组男463例、女18例,年龄18~81(54.64±12.13)岁;分期:Ⅱ期336例,Ⅲ期145例;类型:巨块型246例,多结节型167例,弥漫型68例。对照组男459例、女22例,年龄16~83(53.12±12.54)岁;分期:Ⅱ期330例,Ⅲ期151例;类型:巨块型240例,多结节型164例,弥漫型7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术后取平卧位,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告知主管医生,指导患者饮食及床上活动。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正确的卧床体位管理联合踝泵运动干预措施。①卧床体位管理: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其家属TAI术后进行卧床体位管理的必要性及常用体位管理内容,嘱患者配合卧床体位管理。采用低过敏性3M敷料妥善固定肝动脉导管,告知患者术侧下肢制动,指导患者取舒适卧位。患者取侧卧位时,护士将软枕垫于其腰背部,左侧卧位时需保持床面与患者背部呈30°,健肢在下,患肢在上,确保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患者取平卧位时,使用软枕将患者腰部垫高约2 cm,将床头抬高约30°,术侧肢体保持被动,确保大腿抬离床面角度不超过20°。指导患者有效翻身,告知患者左腿膝关节屈曲,以此为支撑点,伸直右腿,每2~3 h向左侧或向右侧翻身1次。②踝泵运动:开展踝泵运动前,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及家属踝泵运动的步骤、作用、意义及相关注意事项,通过播放视频、制作踝泵运动图册等方法提高患者对踝泵运动的理解。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确保病房舒适安静,室内温、湿度适宜,患者平卧于床上,缓慢伸展下肢并放松肌肉,脚尖朝向自己并缓慢勾起,达到最大限度后,持续5~10 s;再缓慢下压脚尖,达到最大限度后,持续5~10 s;最后,以踝关节为中心,围绕患者的脚踝顺时针旋转360°,旋转时保持最大幅度,以上训练为1组,以患者耐受度和病情确定训练组数。

1.3 观察指标 ①舒适度及疼痛程度:干预前后采用舒适度状况量表(GCQ)、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FPS-R)分别评价两组患者舒适度、疼痛程度。GCQ评分由环境、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共4个维度,28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1~4分,总分28~112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舒适度越高。FPS-R评分根据患者疼痛时面部表情评估疼痛程度,共10分,0分为无疼痛、1~2分为有一点疼痛、3~4分为轻微疼痛、5~6分为疼痛明显、7~8分为疼痛较严重、9~10分为剧烈疼痛。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局部出血、尿潴留、睡眠障碍及腰背酸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③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为标准,在干预前后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GQOLI-74由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共4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总分为100分,量表总分等于各维度评分之和的均值,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④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该量表由护理环境、服务管理、护理技术、关爱患者、护理态度组成,每个项目分别计0~4分,得分越高表明该维度满意度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GCQ、FPS-R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GCQ、FPS-R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干预前后GQOLI-74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GQOLI-74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TAI将化疗药物经过肝动脉灌注作用于肿瘤组织,阻碍肿瘤的血液供应,使肿瘤降期、体积减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命周期。由于肝癌患者身体素质较差,对TAI的应激反应强烈,加之需行肝动脉穿刺,患者在TAI术后易发生血肿、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影响预后,降低患者生活质量[6]。因此,采取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TAI术后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体位管理能提高肝癌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其胃肠道不良反应[7]。踝泵运动可通过屈曲、伸展踝关节促进下肢肌肉收缩,改善下肢血液流动情况和长时间卧床引发的下肢功能障碍。

有研究发现,介入治疗属于创伤性手段,术后化疗药物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使患者产生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持续性疼痛会使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导致机体耗氧量升高,影响心血管、呼吸等系统功能,降低患者舒适度,不利于其术后恢复[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FPS-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卧床体位管理联合踝泵运动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TAI术后护理,可提高患者舒适度、缓解疼痛。分析原因:卧床体位管理要求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平卧位与侧卧位的交替改变,有利于减轻对患者的神经调节刺激,进而缓解疼痛。此外,卧床体位管理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有效翻身,降低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产生的麻木感,进而提高患者舒适度。踝泵运动要求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屈曲、旋转踝关节,有利于挤压小腿肌肉,通过360°旋转能促进患者下肢静脉回流,改善患者下肢关节僵硬,提高其舒适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GQOLI-74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卧床体位管理联合踝泵运动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不适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常规护理使患者肢体取强迫体位,患者不习惯卧位排尿,影响膀胱舒缩功能,极易引发尿潴留[9]。机体的排尿过程与膀胱、神经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当大脑高级中枢识别排尿条件不足时,就会抑制尿意,大脑皮质发放下行抑制冲动到脊髓排尿中枢,阻止排尿反射,导致患者排尿困难。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在原发性肝癌患者TAI术后护理中,卧床体位管理联合踝泵运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原因:卧床体位管理帮助患者定时更换体位,改善躯干活动受限状态,有利于患者缓解腰背酸痛。当患者取侧卧位时,使用软枕垫高背部,可减小腹部压力,更利于自然排尿。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卧床体位管理联合踝泵运动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卧床体位管理联合踝泵运动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TAI术后护理中,可提高患者舒适度,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卧床体位舒适度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私人定制和舒适度完美结合的典范 金地九龙壁别墅影音室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