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创新、内部控制质量与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
2021-03-18刘偲琦刘敬轩
刘偲琦 刘敬轩
一、引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公司创新是上市公司获取竞争优势、实现转型升级、提升自身价值的关键性因素。然而公司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在提升经营绩效、为上市公司带来回报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复杂的运行机制与风险的不确定性,因此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是引导高管进行创新活动的重要动力,是提高创新绩效的基本保证。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环节的纽带,其本质上是组织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内部控制质量的保证直接影响公司创新项目进度及风险预估与评测的及时性,同时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财务风险、增强公司内部稳健性。
业绩预告是公司管理层发布的对公司未来业绩预期估计的公告,自1998年我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实施业绩预告以来,业绩预告在上市公司稳定发展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投融资决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它综合反映了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和经营等状况,有助于引导投资者进行正确投资决策,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效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H uietal.,2009;K ing etal.,1990)。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高管自身行为、高管特征、公司战略变革、信息质量等方面,考察分析了对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以及经济后果(R ogers et al.,2005;Lee etal.,2012;张艺琼等,2019;王浩等,2015)。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鲜有学者从公司创新的角度考察其对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更是缺少在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作用下的影响研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中,拥有资源配置权力的管理层被认为是公司创新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公司创新作为一项高资金投入活动,其过程往往具有高风险性和不可预测性。然而作为实际业绩“前奏”的管理层业绩预告能够提前预告公司业绩风险,调整投资者市场预期并影响股价。作为创新的主体,上市公司的创新离不开其内部制度环境。现有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的创新活动起到保障作用(池国华,2009)。鉴于此,本文以公司创新为切入点,分析探讨其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剖析内部控制质量对上述关系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贡献可能如下:第一,本文首次将公司创新与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相关联,分析了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丰富了公司创新市场效应的相关研究。第二,拓展了对于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其他利益相关者针对管理层业绩预告为市场提供的增量信息利用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第三,基于公司创新的风险控制,结合内部控制理论,拓展了关于内部控制质量的显著调节效应的相关研究,为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提供启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
管理层是公司创新决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公司创新的不确定性及滞后性特征(易靖韬等,2015),加重了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公司创新活动的担忧。公司创新活动中通常会遇到项目市场反映不足的风险,以及因颠覆原有产品而产生的变异风险等。当公司创新程度较大时,经营风险的不可控程度较高,但创新是决定公司能否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管理层需要对公司创新决策导致的经济后果更为关注,从而促使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公司业绩预告更为谨慎,减少业绩预告误差,加强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管理层经营的信任程度。
此外,公司创新程度较大时,可能面临极大的财务风险。由于公司创新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且资金投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前期投入的资金会形成存量而增加当期的调整成本(赵息等,2016)。同时,在公司进行创新研发开始前,为规避创新失败的风险,在项目进行前公司都会对该项目市场发展前景等信息进行长期的调研,调研期间所发生的费用一般都属于沉没成本,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因此,公司创新程度越大时,净利润的波动性则越大,由此管理层需要更为重视业绩预告对市场产生的经济效应,减少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 1。
H 1:公司创新绩效与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呈负相关,即公司创新绩效越高,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越小。
公司创新项目研发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由于市场及政策变化等原因导致的潜在风险,因此管理层会倾向于发布悲观的业绩预告,以期减少业绩预告对投资者市场效应的影响程度(D robetz et al.,2017)。当公司创新程度较大时,上市公司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较高,管理层预先披露业绩预告坏消息,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创新活动而导致的相关风险为公司带来的声誉损失。
经营状况较差的上市公司往往希望通过进行公司创新以保证公司持续发展能力并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其管理层的创新动机通常较强。投资者通常认为管理层业绩预告坏消息的可信度更高,悲观的业绩预告的市场反应也更加积极(R ichard et al.,1992)。公司创新通常在项目前期需要较长的调研与准备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收益,并且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在短期内业绩难以体现创新活动对公司经营及发展的积极影响。因此,当公司经营业绩未实现显著提升时,管理层通常会理性地选择披露业绩预告坏消息,以此有效规避公司诉讼风险,增强市场投资者的信任度,提升上市公司预测声誉,降低资本成本,最终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 2。
H 2:公司创新绩效与管理层业绩预告消息类型呈负相关,即公司创新绩效越高,管理层越倾向于发布业绩预告坏消息。
(二)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效应
创新风险是创新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内部控制是上市公司防范风险的重要机制,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及盈余稳定的重要保障。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会促进公司对创新的投入,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效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从而减少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处于创新活动进行中的公司通常会面临更多的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有效地识别出创新过程中产生的相关风险并及时制定相应策略,提升管理层业绩预告披露的精确性。同时,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降低管理层操纵“好坏”业绩消息的倾向(张向丽和池国华,2019)。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有效地缓解公司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保证公司盈余信息的可靠性(李姝等,2017)。因此,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公司通常具有良好的业内声誉,管理层难以通过业绩操纵向市场投资者传递较高或较低即预告不符合实际的业绩消息,会选择真实地披露业绩消息,避免道德信用风险并有效维护公司声誉。
综上,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为公司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降低创新项目过程中公司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增强会计信息的稳健性,保证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强化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的负向影响。此外,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增强业绩预告的可靠性,有效约束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弱化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消息类型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 3和H 4。
H 3: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创新及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的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的负向影响越强。
H 4: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创新及管理层业绩预告消息类型的影响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消息类型的负向影响越弱。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3-2018年中国A 股主板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主要数据来源于CSM A R 数据库,内部控制数据来源于迪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为避免极端值的影响,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 的winsorize缩尾处理。在剔除了金融行业及变量缺失的样本后,本文的最终样本为4 358个。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1)业绩预告误差(M F_Error)。根据曾琦(2018)等对业绩预告误差的研究,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误差通常基于预告业绩与实际业绩的比较,本文对样本公司业绩预告误差的具体测度如以下公式所示:
其中,N etProfi,t为i样本公司第t期管理层年度业绩预告的预告净利润,A ctualProfi,t为i样本公司第t期年报公布的实际净利润,A sseti,t为i样本公司第t期期末总资产。(2)业绩预告消息类型(M F_N ews)。借鉴袁振超(2014)等的研究,本文根据管理层业绩预告发布的性质衡量业绩预告消息类型,即当管理层业绩预告发布性质为“大增”“扭亏”“略增”“续盈”时,则为好消息,赋值为1;当业绩预告发布性质为“大降”“略降”“续亏”“转亏”时,则为坏消息,赋值为0。
2.解释变量。创新绩效(PR D)。现有文献对公司创新的测度有许多种方法。其中,研发投入是最为普遍接受的方法,一般用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指标衡量(H itt等,1997)。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公司申请和获批的专利数量来度量公司创新绩效。考虑到在衡量创新投入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方面,专利数量相比较研发投入更为简捷。因此,综合现有研究,本文采用公司创新投入强度指标来评价公司创新绩效。公司创新投入比例越大,证明创新绩效越高。
内部控制质量(IC)。根据杨德明和史亚雅(2018)的做法,本文采用“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来衡量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并除以1 000予以标准化。该指数越高,表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
3.控制变量。参照当前学者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研究的相关文献(廖义刚和邓贤琨,2017;张艺琼等,2019),本文控制了以下变量:账面市值比(BM)、财务杠杆(Lev)、是否二职合一(D ual)、高管任期(Tenure)、股权分散度(D isper)、上市年限(Listtim e)、审计收费(Tcost)、公司规模(Size)。最后,在模型中加入年度和行业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以消除年度和行业差异的影响。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三)模型设计
根据上述变量定义,为了探讨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以及业绩预告消息类型的影响,并且验证研究假设H 1与H 2,本文建立如下O LS回归模型(2)和Probit回归模型(3),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被解释变量分别为业绩预告误差(M F_Error)和业绩预告消息类型(M F_N ews),解释变量为创新绩效(PR D),Controls表示控制变量。
基于模型(2)和模型(3),我们保持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以及控制变量不变,进一步引入公司内部控制质量(IC)及公司创新绩效与内部控制质量的交互项(PR D×IC),用以探讨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作用,同时验证研究假设H 3与H 4,由此构建O LS回归模型(4)和Probit回归模型(5),具体模型如下:
表1 变量定义
表2 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在考察的2013-2018年间的所有样本中,业绩预告误差均值为0.0112,说明样本公司业绩预告误差平均处于较低水平,业绩预告的精确度良好。业绩预告消息类型均值为0.6758,标准差为0.4681,说明样本公司管理层发布业绩预告好消息的比例较高,样本值差异性较大。公司创新绩效均值为5.1484,中位数为3.9600,标准差为4.8379,说明样本公司创新变量经缩尾处理后仍呈偏锋形态,且样本公司之间创新绩效差异明显。内部控制质量的均值为0.6511,标准差为0.0677,说明样本公司中多数内部控制质量良好且样本值差异较小。其他控制变量的分布范围也与前人的研究基本相似(廖义刚和邓贤琨,2017;张艺琼等,2019),因此本文不再赘述。
(二)主检验回归分析
表3(见下页)显示了模型(2)至模型(5)的回归结果。其中第(1)列报告了公司创新绩效与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的回归系数为-0.0002,在5% 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公司创新绩效越高,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越小,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越高,即公司创新与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呈负相关,从而验证了本文假设H 1。第(3)列报告了公司创新绩效与业绩预告消息类型的回归系数为-0.0364,在1% 水平上显著为负。这意味着公司创新绩效越高,管理层越倾向于发布业绩预告坏消息,即公司创新与管理层业绩预告消息类型呈负相关,从而验证了本文假设H 2。
表3中第(2)列和第(4)列报告了内部控制质量在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和业绩预告消息类型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其中第(2)列报告了公司创新绩效与内部控制质量交互项的系数在1% 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的影响越强,即内部控制质量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从而验证了本文假设H 3。第(4)列报告了公司创新绩效与内部控制质量交互项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消息类型的负向影响越弱,从而验证了本文假设H 4。此外,控制变量方面与廖义刚和邓贤琨(2017)和张艺琼等(2019)的研究基本一致。
(三)进一步分析
1.上市公司产权性质的影响。基于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产权性质不同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公司创新活动的动机及其发挥的效果均有所差异。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晋升路径更多地依赖于政治保护,而不是通过进行公司创新和提高公司经营能力等,因此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目标可能偏离了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管理层会更倾向于风险较小的经营方式。另一方面,国有上市公司中上下级关系错综复杂,多级代理关系拉长原始委托人和最终代理人之间的距离,企业内部控制难度增加。因此,本文对此依据上市公司产权性质进行分组检验,回归结果如表4(见69页)所示,与本文推论基本一致,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影响仅存在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中,且内部控制质量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
2.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为股东提供所需要的真实相关的会计信息,降低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其可以清楚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创新活动的产出情况。同时,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上市公司从创新研发项目的申请至注册完成的各个环节识别出风险点,减少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因此,本文将样本公司按照内部控制质量的均值,分为内部控制水平高和低两组,研究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影响及内部控制质量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回归结果如表5(见70页)所示,与本文推论基本一致,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影响在高内控水平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且内部控制质量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仅在高内控水平的上市公司中显著。
表3 主检验回归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
1.安慰剂检验。为了证明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影响是由于公司创新且内部控制对该影响有调节效应,而不是由于其他未知事件,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安慰剂检验。由于公司创新活动对业绩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本文假设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滞后两年被认定为事件发生,并重新对模型(2)至模型(5)进行回归,结果如表6(见71页)所示。其中公司创新绩效和交互项的结果均不显著,本文假设得到进一步验证,本文假设仍然成立。
2.工具变量法。借鉴高敬忠和周晓苏(2013)以及张娆等(2017)的研究,本文重新定义业绩预告误差(M F_Error)如以下公式所示:
表4 进一步分析——产权性质
对于业绩预告消息类型(M F_N ews),本文以业绩预告均值为判断标准重新度量,即管理层业绩预告大于均值时,则判定为发布了业绩预告好消息,赋值为1;否则为坏消息,赋值为0。将新度量指标带入模型(2)至模型(5)中,保持其他变量不变,回归结果不变,本文假设仍然成立。
五、结论与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围绕创新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讲话,涉及行业广泛,影响深远,公司创新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基于此,本文以2013-2018年中国A 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公司创新绩效会降低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提高业绩预告准确性。同时,公司创新绩效越高,管理层越倾向于发布悲观的业绩预告;②通过对内部控制质量调节作用的验证结果表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的负向影响更强,而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消息类型的负向影响更弱;③通过对不同特征下上市公司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及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效应在“非国有”和高内控水平上市公司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公司创新活动往往伴随着复杂的运行机制与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公司盈余的波动性增加,管理层发布业绩预告信息更为谨慎。
表5 进一步分析——内部控制水平
本文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本文首次将公司创新与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相关联,分析了公司创新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拓展了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同时,基于公司创新的风险控制,结合内部控制理论,验证了内部控制质量的显著调节效应,拓展了关于内部控制质量的相关研究,为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提供启示。在实践层面,为上市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针对管理层业绩预告为市场提供的增量信息的利用有效性提供了证据。
表6 安慰剂回归结果
本文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公司创新的测度有许多种方法,本文仅选用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指标进行衡量,因而研究不同报告类型对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影响效果,是未来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鉴于此,以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公司创新评价方法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以期增强该研究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