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知此书要深读

2021-03-17周语涵

成长 2021年3期
关键词:片面书卷圣贤

周语涵

夤夜寒窗,翰墨书卷,一灯如豆,思接圣贤。每当我想起“读书”二字,脑海中便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有凝眸静观的读者潜心阅读,有洋洋盈耳的书声朗朗上口,有不计其数的书籍藏若珍宝。唯有深入阅读,方能知书卷之妙处。

深入阅读,才能体味精髓,领会思想。明代张溥,少时酷爱读书,每文必定抄录七遍方止,终成“七录斋”的士林美谈;同时期宋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假借于藏書丰富的人家,亲手抄录,方得遍观群书,终有“开国文臣之首”的美誉;清玄烨,教育子孙名篇必背一百二十遍方休,终传百余子孙无一人纨绔的佳话;今丰子恺,读书时如遇佳篇,必须要读二十二遍方可止休,终成翻译巨匠的深厚的功底。无数文人墨客饱读诗书,然而真正使他们满足的是在阅读时与古今圣贤感同身受,真正使他们成为一代文豪的是领会诗人作家的心路历程。书中宝藏,非深读不能领悟。

片面阅读,则易浮光掠影,难求甚解。一本好书,往往蕴含十分丰富,仅凭蜻蜓点水式的阅读,难以将其中的深意全部领会。如果我们不放平心态,只是一味地浮躁求快,这种走马观花的浏览方式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也学不到知识。试想,若少陵只“读书‘看万卷”又如何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若东坡只“旧书‘厌百回读”又如何才能明白“熟读深思子自知”的道理?若左思只是粗略的阅读古代书籍并对历史一知半解,又如何能够《三都赋》出、“洛阳纸贵”?书山有路,片面阅读不能当作捷径,因为终究难以到达终点。

当本应平静的心被躁动的时代所诱拐,能够踏实读书的人或许真的会像《诗经》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语所说的越来越少。我们没有如钱钟书的那般超强的照相机式的记忆,我们也不必像西南联大学子一样在跑警报的间隙中秉烛夜读,我们只需在如豆火光中感悟诗书,静心深读。

当其他人在为六便士挤破头时,不如试试在书中寻找月亮。喧器太多,这次选择沉寂;与书为伴,何妨避世暂隐。

慢慢读,也许会比较快。毕竟,绝知此书要深读。

宁阳县第一中学 (山东省泰安市 271400)

猜你喜欢

片面书卷圣贤
刘俊
修身
窗外
王船山的人生哲学简论
诡异的仕女图
关于初中历史教材因“减负”删减教材内容的思考
相知
论片面实行犯
论片面帮助犯
片面与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