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

2021-03-17高志远

成长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培养策略

高志远

摘 要: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当中,其前提和基本要求就是要让学生拥有区域认知能力。对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进行提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还能够从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本文章围绕对知识进行迁移以及提高学生地理水平两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并在这个基础上,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 区域认知素养 培养策略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愈发重视,对于现在高中生来说,区域认知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认识地球表面的方式,而是具有多样性。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区域本身”认识的一种能力,可以体现在对地理区域“认知”价值上,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当中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为主来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意识的形成。

1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意义

1.1 知识迁移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能够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正确、快速的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对学生学习地理而言有极大的帮助。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维度去思考、分析问题,可以强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区域认知素养之后,就可以在解决地理问题时采用区域综合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实现知识迁移,有利于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

1.2 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水平

在高中地理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有效、科学的利用相关的地理知识来丰富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了解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学生可以通过了解不同的区域知识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地理学生效率的提高。

2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策略

2.1 教师应当改变教育思想,重视区域认知培养

教师应当在高中地理的教学当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需求以及实际的学习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设计,才能让学生高效的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落实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以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为主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够通过教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但是由于某些因素,导致教师并不能够很好的认识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性,也就因此导致了教学活动开展不顺利等现象。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重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从而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区域认知素养。

2.2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因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現代教育当中,众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够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促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前提就是能够让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产生兴趣,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首先就应当采用图像教学法。图像教学法指的是要利用地理中的地图知识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识图的方法。可以借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比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制作的相关视频以及图像来展示地球的运动等。并且根据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自主进行简单的绘制地球公转图来巩固课上所学的内容。在课堂上我们要通过画图来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运动轴心、轨道以及方向,通过对于地球公转的图像描绘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地球公转来划分四季以及太阳投射角度等方面的问题,可以深化学生的地理知识记忆。

另外我们也可以使用近几年广受推崇的游戏教学法,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也可以打造一个趣味性的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相关的地理知识来进行填图游戏,教师可以将中国地图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地图填写不同区域的农业知识、区域环境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我们也可以使用对比教学法,将不同区域知识进行整合并且通过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不同区域之间的各方面区别。比如在学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一章中,教师可以选择多个不同的区域来进行对比教学,在教材当中以匹兹堡为主来讲述了匹兹堡原本只是一个毛皮贸易场所,虽然周围有着优质的煤田但缺少工业,但在后期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崛起之后便成为了美国钢铁工业中心,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将匹兹堡与我国某些地区区域之间的差异、优势、缺点进行对比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识素养。

2.3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更多的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更好的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地理本身就源于自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身体验来感受课本上所描写的相关的内容与知识。比如在学习《城市与环境》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实践从而了解城市的各种景观,并且让学生对所见所感记录下来从而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学习。也能够借此来加强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及区域认识能力与意识。

3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开展具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才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积极应用新课改理念,打造趣味、愉悦的地理课堂,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实际的学习需求和地理知识水平来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并且通过实践活动来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下更好的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形成良好的区域认知素养,从而提升自我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程云.解读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9,(6):71.

[2] 刘婷婷.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结构解析与评价模式[J].地理教学,2019,(1):20-22.

[3] 颉怡平.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9,(9):121.

[4] 林达欣.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5):65-66.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湖南省常德市 415000)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培养策略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