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五学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分析

2021-03-17洪惠兰

考试周刊 2021年17期

摘 要:五学模式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可行又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学实践证明,使用该模式,可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即学即用,学练结合,课堂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要避开其中的一些误区。

关键词:五学模式;从学生实际出发;扬检抑展

教学没有定法,教学模式没有定式,但是有法可用,有高效的模式可以遵循。随着现在实验的课堂教学五学模式——目标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比)学,检测评学的“五学”课堂新模式(以下简称“五学”模式)的开展,意识到对五学模式进行灵活运用,克服课堂设计误区,可以从课堂上获得更高的效益。

一、 五学是改革实验课模式,教师要用五学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效益,首先要避免形式主义误区,不唯设计而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课堂。教师设计导学案时要以学生的心智模型为基础。《认知·天性》中说到“物理学家兼哈佛大学教育学家埃里克·马祖尔认为,对某事了解得越多,把它教授给其他人的难度就越大。其给出的理由是,当你在某些领域成为专业人士后,你的心智模型就会发展得更为复杂,而组成心智模型的步骤也会淡化成记忆背景(知识诅咒)。教师在传授知识是常常会忘记她的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自己早已形成心智模型的基本步骤,会教授假设她的学生会轻松地听懂复杂的课程,因为在她看来这些都是极其基础的,这就是元认知错误,是对她知道的东西和她学生知道的东西之间匹配程度的误判。”所以出现非专业的比专业的老师教得好的情况,教师对元认知准确把握,在五环教学的每个阶段设计,都能充分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心智模型为基础,设计适合自己学生学习能力的、难易适合的方案和任务。导学案设计时,教师要避开自己的知识诅咒,站在学生的角度,一定是学生的角度出发,但要高于学生的认知,给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空间。

二、 要避免难度过高误区。学生不可能从他无法克服的困难中学到东西。面向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具化目标导学,并且利用目标导学。发明了“合意困难”这个词的比约克夫妇曾经写到,困难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们能触发编码和检索过程,从而支持学习、理解,以及记忆。然而,如果学习者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或技能来顺利处理的困难,它们就会变成不合意的。”英语课堂的目标导学,在最初的阶段设置成学习掌握几个单词,几个词组,几个句子。在研究了高大上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发现从专家角度解读的目标,落在学生的角度,不如用数字表达得清楚和简单易行。如学会谈论有关环境污染。具化成:掌握有关环境污染描述的几个单词,污染的种类,若干词组,这几个句型。这样的目标导学,不是给学生指向性,可是给予了学生一条可以通向目标的路,使目标与路径相结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语言基础,让学生每天的英语学习实现量化管理,积少成多,使能够流利地用相关的表达谈论有关话题成了可能。

学生主动学习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掌控感,五学模式的自主探学在英语课堂上实际操作时,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学有所得,教师的引导极为重要。自主探学环节重要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自主探学环节设置任务常为:用三分时间读*页的1a,下划线找出这些短语,试着翻译。找出这些句子,试着翻译。自主探学背后是教师成为导学案设计的高手,导学案的设计以练习为主。

三、 避免为五学而五学,每节课都五学模式大闭环。五学模式时这些环节不是固定的,五学模式,五环教学,环环相扣,实现闭环,并非只是实现一节课的大环,也可以实现一个语言学习的闭环操作教与学。语言学习从语用角度上,在学习所有格时,情境教学Is this your     ?課前老师从地板上捡起了一支笔。然后拿着它问了好多个学生,初学的学生可能刚开始不太明白,但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完成No, it isnt. Yes, it is.的学习并当堂运用。语言在它需要先发出声音的阶段,两两对话,是有效的当堂学习展示方法。难道因为不到展示环节就不用吗?如学习新单词时,用上五分钟独立拼读本课单词,把不会读的标出来,两两试读,两两不会放小组互教,自主探学和合作研学实现无缝衔接。课堂实际操作时,词汇、短语句子学习,读新单词,然后英译汉,汉译英当堂展示学习,然后记忆单词大挑战等完成检测,两两对话,造句,编造成文,边检测边展示,达到语言运用的目的,所以课堂教与学的有效与否,并非是一堂课完成一个五环的闭环,更多的是大环中有小环,环环相扣。

四、 要灵活运用展示赏学和检测评学,从实践操作中得出:检测评学是即学即练,学而用之的环节,它要求的是学生浸入式体验式学习。教师要掌握好检测评学的难易度,以及要熟悉学生的性格特征,让适宜的学生的学以致用展示与检测相宜,不可使用不当,打击到部分学生的心理。

首先,在此环节,老师的初始任务就是设置合适的练习。“认知科学家从实证研究得知,测验、间隔练习、穿插练习、多样化练习、生成以及特定形式的环境干扰,会让学习更有效。”练习设计要为考试服务,从考点出发,如前边学习阶段情景设计链接中考后,在自主探学里用习题的方式表达,落于笔下纸间可能是这样的:你的同学捡到了一支笔,他找到了一个可能是失主的同学,要怎么问:    ?设置成情景写句。实践和测验会暴露学习漏洞,有助于教师收到有效的反馈信息。身为一名学习引导者,教师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练习技巧来测验自己学生的掌握情况,如回答抽认卡,用自己的话解释重要概念,同伴教学法等。检测评学是重要的信息反馈易于提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

其次,教师此时不可只盯着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而要把重心放在呵护学生的感受上。在英语学习的检测评学中多用到了体验式学习。情景对话,两两对话,小组活动,到了后面的调查、报告等形式的检测评学,几乎很多都涉及体验式学习。“‘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教师通过积极创造实际的或模拟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学情境进行体验。针对实际教学实例进行分析,进而发现,体验式学习特别强调学习者的体验和感受,强调教学以学习者为主体,注重教学过程的反思与实践;它主张要通过体验活动来促进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智慧的启迪和获得;它是通过‘体验、反思认识、再体验、再反思认识这样一个循环渐进的学习过程,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情感、能力的统一。”从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经验学习”发展而来的“体验式学习”,与中国的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知行全一”的教学体验学习思想很契合,也能进一步发现体验式学习的效果更是跟学生的感受密不可分,所以教师在此环节保护学生的感受就是保护学生学习的动力。

最后,慎用展示赏学。展示赏学环节,为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环节,也是语言运用的阶段,是收获的时刻,伴随丰收喜悦的情感对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对学习的个人解读都有要求。比学具有观赏性,也叫赏学,前提条件学生要真学会并且有表现的能力和意愿。此展示赏学环节适合班上的尖子生,良好的比学环节任务的设计,可以提高此层次学生的表现愿望和学习的积极性,不论是演讲报告还是记者调查等口头表达的任务,都可以使学生的表演具有观赏性,学习者从会的展示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内化成学习的内驱力。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捧场。实践证明,展学环节教师的负面点评会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而作为观众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极易把学生的比学变成看戏,对其置评,极易扭曲学生的认知。展示比学是将自己学会的展示出来,一较高低,而不是把自己学到的展示出来,纠正以促进进一步学习。试问:一较高低,没有演习,无有准备,您本人出不出场?课堂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演出场所,它是一个学习的试错场。在学生的心理不够强大,脸皮不够厚的情况下,认识试错学习不到位时,展示比学的意义远远不如检测评学来得客观和有实际应用价值。此时要获得展示赏学的良好效果,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找出适合的学生进行展示,才会使这个环节具有可行性或者可观赏性,在此环节为避免让学生陷入心理泥坑,教师需先了解一下演员的素质。“演员的素质可以说是演员进行表演、学习表演最为基本的要素。演员只有具备了优秀的素质,才能在无论是学习也好,还是表演也罢,都能充分地展现其特点和形象。做一个成功的演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首先,就是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其次,就是要具备内在和外在的优秀素质,内在所指就是演员的个性、气质、魅力、学识、文化底蕴等素养;外在则是声台形表的训练。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以上这几样内容都是必须要具备的,缺一不可。”换句话说,此时教师至少要选用对自己的形象满意、声音够洪亮、表达流畅且具有表达意愿的学生,同时还得具有正确的试错学习心理的学生。这样的学生选择起来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所以在展示赏学和检测评学阶段,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给学生设置合适的体验与测试环节,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生体验的正面感受,达到巩固学习效果的较好效果。但是,个人始终认为所谓赏学是一把双刃剑,其中的一刃始终明晃晃地悬挂在学得不透的学生或者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头上。而学习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发展变化的,所以赏学用起来还是要慎之又慎。检测评学虽抑,用时需扬;展示比学为扬,用时需抑。扬抑适当,扬检抑展,偏过则废。

以上是对五学模式课堂的学习与操作的一点反思,伴随对五学模式课堂的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跟隨五学模式课堂成长,让其中身份为师与生的我能和身份为生与师的学生都成为五学模式课堂的更大受益者。

参考文献:

[1]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Make It Stick: The Science of Successful Learning[美].彼得.C.布朗(Peter C Brown)[美]亨利.L.罗迪格三世(Henry.Reodiger III[美]马克.A.麦克丹尼尔(Mark A.McDaniel)邓峰译.

[2]梁爱平.“五学”的根本在于“五重”[J].新教师,2013(4):40-41.

[3]洪团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激-启-探-悟”体验式学习模式探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9,26(13):61-63.

[4]毕旭.演员塑造人物的心理建构[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MA thesis,2017.

作者简介:

洪惠兰,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尤溪一中文公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