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以评促建,现代化标准建设圆满收官

2021-03-17王柯伟

天津教育·上 2021年2期
关键词:现代化标准培训

王柯伟

河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天津市河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河北区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中做了具体部署,列入河北区20项民心工程,并在每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中进行当年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安排。河北区教育局在认真总结前两轮现代化学校达标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区情校情,整体规划,分步推进,以督导评估推动建设发展。我区义务教育学段学校共35所,现代化标准建设评估项次共计72个,督导评估结果均为良好及以上等第,其中优秀率占比达到66.7%,极大促进了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一、着眼区情校情,多措协同推进

1.明确目标,组织推动。依据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的相关要求,我局研究制定了《河北区教育局关于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2016—2020年)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相关科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分工合作、协同推进,为全区现代化学校标准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结合区域教育布局调整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规划,在认真研读标准,分析区情、校情的基础上,确定分步推进、软件先行的创建思路。2016年,抓住昆纬路第一小学承办市“现代学校制度”专项督导评估试评推动会的契机,率先启动四个软件项目的创建评估。2017年,结合我区“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重点推进硬件专项建设。2018年开始,我区加快建设步伐,软硬件项目并行,交替推进,至2019年底,软件项目已全部通过区级评估。2020年,全力推进硬件专项建设,一校一案,精准施策,全部学校通过了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评估验收。

3.多层培训,分类指导。一是结合评估标准开展培训。先后聘请7位市级督学专家开展了所有专项的通识培训和标准解读,为实施创建奠定基础。二是结合重点项目开展培训。针对实验室相关建设、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等重点内容进行专项培训,对改善薄弱环节起到了促進作用。三是结合学校需求开展培训。相继开展校长汇报稿撰写、档案资料整理、托管账目记录等工作的培训,加强德育目标定位、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文化建设等问题的培训指导,有力促进创建标准的理解和落实。四是结合创建问题开展答疑培训。先后开展了六场答疑会,通过对话式、交流式的精准化辅导沟通,帮助学校明确解决办法,完善创建工作。

4.科室联动,形成合力。局机关科室(部门)结合分管的业务工作,进行了条目认领和具体分工,16个科室(部门)参与指导创建。针对学校创建中的难点问题,督导室联合相关科室(部门)下校调研,共同研讨解决方案。

5.督学包保,助推创建。责任督学在日常督导中加强对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情况摸查,并作为经常性督导主题,对学校创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6.中期推动,典型引领。2018年召开中期工作推动会,总结做法经验、成果成效,六个项目的达标校代表在会上分享创建经验,为创建校起到了典型引领的作用。

二、着眼优质均衡,梳理创建成果

1.学生素质发展得到增强。深入实施“品格锤炼”工程各项任务,64个市、区、校级实践课堂基地(单位)向全体中小学生开放。阳光体育活动和体育艺术“2+1”项目全面落实,每年举办各类体育竞赛12项以上,19所学校承担“8421”工程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的建设。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第三方监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学生艺术展演、戏曲进校园等工作深入开展,多所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市、区级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出台《河北区关于全面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家校形成合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2.教师专业发展卓有成效。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强化,名优骨干教师不断涌现,教师交流工作深入推进。其问,1人获评全国模范教师,1人获评全国优秀教师,1人当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4人获评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人获评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13名教师晋升正高级职称,9名教师遴选为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35名教师遴选为市“学科领航教师培养工程”学员,609名教师参与交流。试点探索教师“区管校聘”,教师资源得到更合理调配。制定实施《河北区教育系统义务教育学校考评绩效奖励考核分配实施方案》,确保教师待遇落实。

3.学校文化建设不断深化。我区大力开展办学特色建设,努力实现教有所长。制定实施《河北区学校、幼儿园办学(园)特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经过三年创建,每所学校(幼儿园)均明确了办学(园)特色建设主攻方向,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办学(园)活力进一步激发。书法、剪纸区域传统教育特色不断深化,区域阅读教育特色彰显风采,体育类特色学校形成规模,办学特色与文化建设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与持续提升。

4.现代学校制度基本确立。我区6所学校申报了现代学校制度专项。通过整体培训,典型引路,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提高了对现代学校制度的认识。全部学校均建立了符合本校校情的《学校章程》,并以此为依托,不断提升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依法管理的能力。通过“依标整改”和示范校创建,学校增强了法治意识,完善了治理结构。

5.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实施《河北区教育资源布局调整规划(2015—2020年)》,投入资金约1.67亿元,改扩建4所中小学,接收配套小学1所,新增小学学位2320个,教育资源进一步均衡。投入资金约3亿元,用于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校舍操场等设施维修提升改造。增配数字校园21个,安防改造提升51套,信息技术教室21问,新建自动录播教室(设备)35间(套),改造理化生等专用教室30问,新增多媒体设备503套,办公用电脑1473台,更新课桌椅19500套,教学仪器12477件,文体设备7277件,图书522524册。办学条件的进一步提升有力保障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6.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高标准完成“三通两平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互联网+教育”快速发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不断深化,累计晒课10546节,市级以上优秀课达753节,位居全市前列。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用户数达140616名,累计上传课件等教学资源375648个,网络学习空间进一步普及。落实《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23所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得到有力推动。1所学校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评选中获一等奖。2所学校完成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验收工作。3所学校信息教育成果在第五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展会上进行了展示。

三、着眼未来发展,凝练深化体会

一是高度重视、合力创建是推进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基础。此项工作是河北区的民心工程,也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区委区政府到区教育局再到基层学校,领导关注、部门联动、分工合作、各负其责,扎实落实,并借势借力推动全区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是依标对标、强化指导是推进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根本。充分发挥专家引领、科室指导、督学督导的作用,帮助学校明确任务、找准问题、着力创建,达到新标准,促进新发展。

三是突出重点、有效融合是推进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助力。实施“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办学特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重点工作,与现代化学校标准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四是财政支持、专项投入是推进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保障。在每年的年度预算中,现代化建设均被列为专门一项,区财政予以优先保障,确保现代化建设学校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满足教育教学使用需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大资源建设力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任编辑 吴莹)

猜你喜欢

现代化标准培训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永远幸福
党员标准是什么?
我的女巫朋友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