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结合疼痛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及睡眠的影响

2021-03-17赵慧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创伤性手术室骨折

赵慧霞

(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 100035)

创伤性骨折是骨科十分常见类型,其中四肢骨折最为常见,常常伴有肢体的其他功能性限制,且伴有较为严重的疼痛,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负担,且术后疼痛会增加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而增加并发症发生概率[1-3]。为此合理选择骨科护理策略对于患者术后恢复十分重要,但目前常规措施已经无法满足患者需求。本研究观察了手术室护理结合疼痛干预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价值,以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痛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7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均诊断明确且均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无外周性神经痛且均不存在中枢性痛觉异常;入组患者均意识清晰,能够正常与医护沟通,语言表达清楚;入组者与家属均对研究知情且同意加入本研究。排除合并严重脊髓或者颅脑损伤者;合并神经痛以及抑郁症或者出现影响干预效果的并发症者;合并原发性肿瘤者;疼痛程度较重且影响结果判定者。将患者按计算机录入入院序号并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19~60(33.9±4.9)岁;致伤因素:交通事故伤22例,高空坠落11例,其他原因5例;骨折部位:胫骨干骨折10例,桡骨骨折15例,肱骨骨折13例。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18~62(34.2±4.5)岁;致伤因素:交通事故伤21例,高空坠落13例,其他原因4例;骨折部位:胫骨干骨折11例,桡骨骨折15例,肱骨骨折12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对患者开展骨科临床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固定处理、清创处理、观察病情、合理控制饮食、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分析体征指标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等。

1.2.2干预组 对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结合疼痛干预措施。

1.2.2.1手术室护理相关措施 术前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或者家属进行详细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健康指导,告知骨折注意事项、手术方法、手术目的及相关事项,告知患者确保正确的体位,并为患者指出进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的意义和必要性。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大概过程以及治疗效果,并告知可能出现的危险,如并发症等,讲解相关预防措施,并叮嘱患者要积极配合术前的准备工作,为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奠定基础。积极对相关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创伤性骨折的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医护应对危重症的能力,此外要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密切配合能力培训等。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重视消毒隔离,为患者提供安全手术环境。在术中,控制手术间的人员流动情况,确保环境整洁,必要时进行灭菌机的动态消毒,努力为患者提供舒适卫生的手术环境。

1.2.2.2疼痛干预 成立疼痛干预小组,组员包括主治医生、护理人员等,对患者的耐受情况以及疼痛感进行评估,总结原因并进一步分析致痛因素,依据诱发因素制定出符合患者的个性化疼痛干预方案。关心患者,积极主动与其交流,告知其术后疼痛是一种正常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创伤性骨折健康知识的宣教,可以采用轻音乐疗法、做游戏、看视频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确保患者良好心态。注意手术切口的换药处理,在换药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在切口部位使用无菌敷料,酌情给予热敷处理,可以指导患者使用腹式呼吸等方法放松身心,保证切口部位的松弛,消除肿胀,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制定符合患者的饮食计划,叮嘱患者禁食辛辣食物,可以适当增加高蛋白以及粗纤维食物的摄入量,此外可酌情多食用核桃、芝麻等促进肠胃蠕动的食物,减少便秘发生。协助患者调整卧床体位,对患者进行按摩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挤压法、按揉法等,处理中注意避开损伤部位,予以均匀适度的按摩,并注意按摩力度,同时适当增加患者的主动锻炼量。此外,在功能锻炼过程中,注意动作幅度、力度等,避免诱发新创伤,减少肢体麻木等。康复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准确的判断,针对出现的问题能够积极进行分析,并作出调整,此外定期开展小组会议,对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并整理出处理方案,奠定下一步护理的基础。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干预前及出院前(干预后)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住院时间,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其中疼痛情况可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4],总分值以10分计,疼痛越强烈,分值越高,无痛为0分,剧烈疼痛为10分。睡眠质量依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5]进行评定,PSQI总分值为21分,分值愈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愈差。护理满意度依据本院自拟患者护理满意度测量表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内容包括环境状况、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能、细腻度以及整体情况,具体又分为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例数/入组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2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干预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创伤性骨折患者干预前后疼痛VAS评分分)

2.22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干预组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创伤性骨折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分)

2.3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干预组住院时间为(10.22±1.83)d,对照组为(19.02±3.24)d,干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创伤性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42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3.7%,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 论

近年,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变化与更新,继体温、呼吸、脉搏以及血压后,疼痛指标也受到了重视。研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疼痛会对患者的感觉神经造成影响,继而影响患者的康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任由疼痛发展,甚至会对患者病理与生理情况产生影响,如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及心率加快,骨骼肌张力改变,机体消耗增加等,最终会减缓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6-8]。

临床治疗创伤性骨折的常用方法为手术方式,通过手术治疗,最终达到矫正与固定的目的,但手术的应激性反应以及疾病自身的创伤会明显增加患者的疼痛感,若盲目使用镇痛药物治疗,容易增加并发症,同时长期使用也会提升患者的耐受性,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影响止痛效果[9-10]。为此,选择合理且科学的护理方法,对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极为重要。既往研究认为,给予疼痛干预,能减轻患者焦虑或者其他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与自身抵抗力,可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缓解因创伤或者心理因素所致的疼痛[11-12]。

本研究在手术室护理基础上,给予疼痛干预,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入手,并辅助以按摩疏导,协助患者认识术后疼痛,帮助患者了解产生疼痛的原因,并依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了相应的镇痛护理。依据不同情况,展开符合个体化的疼痛疏导,对于疼痛症状较轻患者,采取播放轻音乐、视频等缓解疼痛感;对于疼痛程度较为严重患者,则酌情使用镇痛药物干预,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此外,重视患者的治疗环境、住院环境等,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有助患者放松,减轻疼痛刺激感,促进患者睡眠。此外,通过对患者进行按摩疏导,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也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骨折的愈合。另外在实际护理中,为患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身抵抗力,加快疾病康复的进程。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VAS评分、PSQI评分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由此表明经手术室护理结合疼痛干预后,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促使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进而达到了减轻术后疼痛的目的,同时明显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加快,进而减少了疼痛,达到促进骨折恢复的目的,也提高了患者的康复依从性,进而能够积极参与锻炼,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且通过心理支持,更有助于患者的身心放松,最终确保了睡眠质量的提升,为骨科临床护理提供了一定参考。

利益冲突: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创伤性手术室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