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赛促学,赛创融合”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拔尖型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2021-03-17周树语
周树语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重庆合川 401520)
当前,各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正在蓬勃开展。就政府层面而言,他们希望通过举办竞赛对高职院校进行积极导向,将高职人才培养引领到国家重点发展的关键产业和核心技术上去[1]。就高职院校而言,他们通过参赛促进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扩大影响力,以赛促改,以赛促建[2],提升教学质量和整体实力。因此,各级政府都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举办竞赛,高职院校也踊跃出台配套措施,鼓励师生参赛。在一些高水平赛项上,竞争已日趋激烈,各高职院校的参赛成绩分化明显。成绩名列前茅的学校或许已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培训与参赛方法。然而,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系统阐述培训与参赛方法或模式的文献极少,且未见介绍以竞赛为抓手,对学习意愿与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群体实施差异化、个性化培养,并形成有效机制的文献。本文提出一种以竞赛为抓手,以建立开放、稳定的优秀学生团队为基石,以“长效性”“普惠性”“互补性”为基本原则的拔尖型人才培养新途径,并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进行试点,力求逐步形成拔尖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5月进一步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法规文件。《纲要》提出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提出“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在此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积极拓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应如何界定,主流认为至少应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和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其中,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起到基石的作用。然而,如果缺乏现实目标的指引,没有实践项目的支撑和任务驱动式的持续训练,创新创业教育会因为无法落实而流于形式。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大众对“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越发强烈。而随着高职入学门槛的降低,专业生源质量的不均衡情况日趋严重。传统课堂教学不能有效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无法获得个性化的充分发展。目前,传统课堂正经历“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制”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其目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动选择和个性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课堂教学改革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对部分优质学生实施差异化、个性化培养,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充分利用学生竞赛所带来的近期目标导向作用和竞争意识激发作用,将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竞赛作为抓手,开展第二课堂差异化教学,是一个现实可行的选择。竞赛的命题和规程能为第二课堂教学提供教学项目和教学任务的支撑。
二、拔尖型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
图1 拔尖型人才培养总体框架
拔尖型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其中,开放、稳定的优秀学生竞技团队是参赛选手和“双创”人才的蓄水池,是拔尖型人才培养框架的基石。学生选拔、退出与导师指导、管理、评价等各项规章制度能保证学生竞技团队良性运行。导师团队是校企共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各占一定比例。导师团队是学生竞技团队的指导者和管理者,职责在于消化了竞赛的命题和规程之后,灵活地进行指导、管理和评价,营造良好的团队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竞技团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控。专业涉及的相关技能大赛和双创竞赛的赛项众多。导师需要根据赛项的前沿性、对专业核心能力的覆盖度等各项指标精心选择,形成赛项系列清单,为学生竞技团队提供精确的目标导向与优质的资源支撑。
为使拔尖型人才培养试点的效果最大化,专业在试点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下三个基本观点:
一是长效性。专业建立有效的选拔和退出制度,确保学生竞技团队能长期保持一定的数量和良好的梯队结构,形成开放、稳定的优秀学生团队;建立有效的指导、管理、评价制度,推动学生竞技团队内部形成“以老带新、薪火相传”的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拔尖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二是普惠性。专业在设计机制和制度时,应充分考虑使尽可能多的有学习意愿和一定基础的潜力学生加入学生竞技团队;同时,应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使学生融入团队,在团队学习中受益,成长为拔尖型人才。参赛并争取好成绩只是拔尖型人才培养的近期目标,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才是拔尖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三是互补性。专业以高于课堂教学标准的竞赛命题和规程综合形成的参赛标准为指针,精心设计优秀学生竞技团队的第二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高低互补;同时,创新与学生竞技团队培训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导师为主导的培养理念,对学生竞技团队进行差异化、个性化培养。
三、关键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学生竞技团队的参赛赛项如何选择
分析目前各类学生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比赛,笔者发现,与专业相关的赛项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体现算法设计和个体编程能力的程序设计竞赛;体现软件工程能力的软件开发和测试类竞赛;体现软件技术发展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应用类竞赛。导师团队应以系统性思维,从三类竞赛中精选具体赛项组合成赛项系列。在选择赛项时,导师团队应主要关注赛项是否符合拔尖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否适用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否对课堂教学内容形成系统性的补充或强化,也需要考虑赛项是否符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高职学生的具体学情。
(二)学生选拔和退出机制如何设计
学生选拔机制分为初次选拔和二次选拔两种形式[3]。初次选拔就是选拔潜力学生加入学生竞技团队,可以采用集中式或分散式两种方式。集中式指通过举办年度校内选拔赛,进行较大规模的竞赛式选拔;分散式指导师或其他专业教师可以个人推荐优秀学生直接加入团队。初次选拔应按照“普惠性”原则,使更多优秀学生加入团队。二次选拔即是从学生竞技团队中选拔具体赛项的参赛选手,实际就是具体赛项的组队工作。每个具体赛项都由对应导师团队全权负责。由于负责赛项和日常指导的导师团队是同一个,因此,他们对学生竞技团队中每个学生的能力、特点都非常熟悉,通常都能选拔出最合适的参赛选手。学生退出机制也分为自然退出和自愿退出两种形式。自然退出指学生竞技团队成员进入大三后,面临毕业,会逐渐自然退出。自愿退出指团队成员如果无法适应团队的运作方式和运行节奏,可向导师提出申请,经导师审批后,退出团队。
(三)学生竞技团队的指导和管理机制如何设计
学生竞技团队主要实行“导师制”。学生竞技团队中的每个学生都会被分派给两个以上的导师进行指导,其中至少包含一个技能娴熟、经验丰富的企业资深工程师。导师们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为学生制定学习规划、设计学习任务,并分阶段学习;通过定期召开例会,掌握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解决出现的问题,调整学生的学习进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同时,导师通常会负责具体赛项的参赛事务。因此,赛项的命题和规程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导师所从事的专业方向,进而影响到其名下学生的培养方向。这样,不同导师名下的学生就会沿着不同的技术方向持续、深入地钻研,实现学生竞技团队内部的差异化培养。除以上主要培养方式外,导师团队还会面向整个学生竞技团队定期举办新技术应用和“双创”方面的专题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其专业素质水平。
(四)学生竞技团队的绩效评价机制如何设计
对学生竞技团队的绩效评价应以“结果导向”为主要原则[4],以参赛的成效和创新作品的质量为主要依据。其中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学生的参赛成绩和获奖情况。同时,导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过程评价。对学生的过程考核由导师全权负责。除对学生的日常出勤、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等常规情况进行过程考核外,导师还应将学生在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纳入过程考核。
四、结束语
经过一个阶段的优秀学生竞技团队运行试点,笔者发现,竞赛对优秀学生的激励作用非常明显。学生竞技团队的参赛愿望强烈,学习积极性高涨,赛场表现同样不俗,所获奖项的质量和数量都大大超越了未试点之前。学生竞技团队的榜样作用还带动了整个专业的学习风气日渐向好,从实践上证明了将竞赛作为近期目标和抓手,实施“以赛促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试点,第二课堂教学资源得到积累,导师团队师资获得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高,为今后脱离竞赛指向,开展自主的创新创业教育打下了基础。专业下一步的初步设想是,不能只局限于参赛获奖的短期目标,而要重点加强“赛创融合”,让学生竞技团队在导师的指引下发挥创新思维,开发创新作品,为创新产品的培育和孵化打下基础,逐步实现从“规定动作”向“自选动作”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