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祁—吉线”视角下感悟人地协调观

2021-03-17

科学咨询 2021年7期
关键词:分布图青藏高原意图

文 雯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人地协调观素养是重要的地理核心素养之一,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一。由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之间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同时地理知识涉及的面比较广,在地理学科中向学生传递人地协调观是我们地理教师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人地协调观涉及的是人地关系,包括“人对地”“地对人”二者的关系。根据“盖亚假说”,在人地关系中,最重要的将大自然看成是有鲜活生命的有机体,承认其生命性,因而与之相处过程中像对待人类个体一样对待自然环境,尊重自然[1]。

一、地对人的影响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无形之中都会受到大自然的影响和制约。如我们全国的人口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就是受到了我国地形、气候、海拔等自然环境的制约,使得我国96%的人口集中在我国海拔较低的第二、第三阶梯上,而面积广阔的西部第一阶梯上人口分布极其稀少。在自然环境极其相似的青藏高原上人口分布还出现差异,正是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本节课我们以新人教版教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这一框题为切入点,思考青藏高原人口分布呈现“祁—吉线”规律的原因。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在2009 年我国地理学界评选出的“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中,“胡焕庸线”位列第七。“胡焕庸”线表明,我国人口分布密度是“东南密西北疏”。虽然相对全国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人口较稀疏,但是,在青藏高原上同样分布着这样一条人口地理分界线,它的东侧和西侧的人口分布同样不均衡,这就是“祁—吉线”(祁连—吉隆)。

[课前查阅]

查阅资料,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了解我国人口总体的分布规律。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促进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

学习新课

(一)[搭建脚手架1]

给学生展示2010 年我国青藏高原人口分布密度图。提出问题:我国青藏高原人口分布的特点。

[阅读地图]

阅读2010 年青藏高原分乡镇街道人口密度分布图,描述青藏高原人口分布的特点。

[总结归纳]

青藏高原人口遵循“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的分布规律,依然是“东南密—西北疏”。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搭建脚手架2]

给学生展示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分布图;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分布图;地形图;植被覆盖图;人口密度与海拔关系图

[独立分析]

阅读青藏高原年均气温和年降水分布图,分析气温和降水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阅读青藏高原地形图,分析地形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阅读青藏高原植被分布图,分析植被分布与人口分布的关系。阅读海拔与人口分布关系图,分析海拔与人口分布的关系。[设计意图]

通过对两种地理要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进阶。

(三)[综合思维]

发给学生一张青藏高原的轮廓图,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把影响青藏高原人口分布的所有自然因素叠加起来,画出青藏高原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教师活动]

展示学生的小组合作成果,并进行补充纠正。作出讲解:青藏高原上也存在着人口分布“东南密—西北疏”的一条人口分布地理分界线。《地理学报》中称它为“祁—吉线”。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在青藏高原轮廓图上,画出影响人口分布的所有自然因素的叠加图。

[聆听补充]

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学习其他学生的成果。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协商对话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思维拓展]

[思考问题]

分析青藏高原人口分布的人文因素。“祁吉线”东南侧更靠近经济发达区,开发历史早,即发展历史、社会经济等人文因素。

[设计意图]

通过进一步的提问,拓展学生的思维。

地理环境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如影响人口的分布,在青藏高原上亦如此。在青藏高原局部的地理环境中,气候、地形、植被、海拔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原因,也由此形成了青海省的祁连到西藏自治区的吉隆这样一条特殊的高原人口分布线,即“祁—吉线”,这正是地对人影响的表现。地对人的影响是天然的,但是我们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有能力改变自然环境,就会造成对自然的破坏。因此,让学生明白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我们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人对地的影响

从远古时期的人们敬畏自然,到农业时期的改造自然,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不仅使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危机,而且也危及到了人类自身。本节课想通过“祁—吉线”西北侧和东南侧自然环境的变化,以问题链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人口增长对人类自然环境的破坏。

[思维升华]

展示资料:“祁吉线”长期稳定,但是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东南半壁人口持续微降,西北半壁人口持续微增。

[问题1]:为什么“祁吉线”东南侧的人口会持续微减,西北侧人口会持续微增?

[问题2]:未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所在的西北侧人口持续微增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问题3]:面对人地矛盾突出的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意识。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引导学生明白人口的不断增长对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破坏,让学生理解尊重自然的重要性,体会到自然也是有生命的个体。

猜你喜欢

分布图青藏高原意图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给青藏高原的班公湖量体温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贵州十大地质公园分布图
中国癌症分布图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分布图
人生真相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