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主流媒体内容生产转型中的新闻性研究
——以《冰点·特稿》为例
2021-03-17田园子李晓美
◎田园子 李晓美
《冰点》为《中国青年报》1995 年1 月6 日创办的专栏。其稿件以“关注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深受人们喜爱。 笔者对2004 年改版后刊于《冰点·特稿》的文章进行随机抽样,最终选取了91 篇文章进行深入研究, 主要从文本功能、文本内容、文本叙述三个方面对其新闻性进行了分析。
一、文本功能彰显新闻性
特稿是一种特殊的叙事报道,其本质属于新闻文体,自然也拥有一般的新闻作品所具有的功能。 新闻作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首先具有信息告知功能,受众可通过对新闻信息的接收,感知自己无法直接接触的外界的变动,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变动, 以谋求自身的发展,此外,新闻还具有教育大众、提供娱乐、引导舆论等功能。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冰点·特稿》中的报道致力于寻找“经典的时代意象”,注重挖掘普通人背后真实、生动的故事,具有告知信息、普及教育、服务社会等功能。
1.告知信息,以小人物窥见大群体生态。 《冰点·特稿》秉承《冰点》周刊的人文情怀,自刊稿伊始,便以社会底层的普通大众为主要采访对象,挖掘他们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为直观反映《冰点·特稿》的选题分布,笔者对《冰点·特稿》中主要报道对象的身份做了分类。 具体如下图:
图1《冰点·特稿》主要报道对象身份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冰点·特稿》十分关注“普通人物”。文章往往选取某类民众中的典型案例,以小见大、以个例见群体,从某个典型的人物来窥视整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引人反思。 如特稿《四平方米的家》,描述的是一群农民工的故事, 这群农民工住在长沙市市中心人民路边上一幢4 层高的大楼里, 绝大多数人的家都只有四平方米。 在这篇文章里,记者不但采访了住在楼里的农民工,还采访了为农民工拍摄照片的摄影师、看了摄影展的游客,全方位向读者展现了这群农民工的居住状况和生活态度,这样的文章,无疑以个案让读者对农民工群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普及教育,借学者之文反思社会现状。《冰点·特稿》不仅刊登本报记者亲身采写的文章,秉持着“受众本位”的原则,也刊登了其他学者、专家所写的优秀作品。笔者研究的91 篇文章中,非本报记者采写的外来稿件共14 篇,占比15%。 这些文章中,作者往往以第一人称行文,亲切地向读者阐述自己的观点,起到普及教育的作用。 例如,《冰点·特稿》就曾刊登过著名教育专家徐国静的《重建母乳文化》和《给孩子写写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刘东的《忧思大学》等,这些文章都是各类专家、学者对自己擅长的领域所发表的见解,颇具教育意义。 在教育专家徐国静所写的《重建母乳文化》中,作者通过引用各种权威数据向读者阐释了母乳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营养元素,同时现身说法,从自己接触的案例中总结了母乳喂养对亲子关系的重要影响,进而呼吁母乳文化的重建。 这样的文章兼具知识性、指导性,可以起到普及教育的功能。
3.服务社会,引导青少年关注家国未来。 《中国青年报》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办报理念,始终关注青少年的生活与成长,其稿件涉及了青少年的教育、生存状态及性格变化等多方面的问题。笔者研究的91 篇特稿中,有25 篇皆与青少年有关,占比28%,如文章《给孩子写写信》《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教育的水平线》等。《冰点》特稿采写最真实动人的故事情节。如著名记者从玉华所写的《多余的十五年》,讲述的是15 年没能落户的女孩陈雪的故事。从行文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李雪对记者态度的变化,一开始“这孩子心挺紧的”,到后来“甚至不背着我从厨房叼一口吃的”,再到最后“李雪主动挽起我的胳膊”,字里行间,真情实感自然流露。
二、文本内容深化新闻性
新闻文本承担着传播信息、教化受众的责任,行文时,需遵守一定的写作规范。首先,所述事实必须与真实情况完全相符,不得凭空捏造故事情节,其次,叙事过程应尽可能严谨精确,其中,信源、引语以及数据的使用,是衡量新闻文本新闻性的重要指标。
1.以具名信源保证有据可依。 信源是记者所记录的信息的来源,是整篇特稿的奠基石。 记者是否使用具名信源,对整篇文章是否可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研究的91篇文章中,共出现信源988 个,其中,具名信源643 个,占比65%;匿名信源345 个,其中包括16 个化名,占比35%。 如下图所示:
在《冰点·特稿》的文章中,除每篇文章至少有一个具名信源外,记者会尽可能采访较多的当事人,以求最大限度还原事情发生时的真实情况。 如记者杨芳采写的《井下25 天 求 生 记》,不仅采访了被困于贵州新桥煤矿25天的三名旷工王圈杰、赵卫星和王矿伟,还采访了其他报社的记者、煤矿安全质量监督局局长、矿难指挥长、救援人员、贵州省秘书长、旷工妻子等人,使整个矿难事故发生的经过及后续发展清晰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2.借直接引语巧妙叙述故事。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往往需要深入实际,与被访者打成一片,但记者始终只能是故事的“局外人”,为保证情节的客观公正,记者不应参与事件的发展。 因此,中国青年报社的记者在叙述故事时,往往借用被访者的直接引语,以他人之口讲述他人的故事,以他人之口讲述他人当时的感受。 经笔者统计,91 篇文章共使用引语4182 次,其中直接引语共使用3653 次,占比87%;间接引语共使用529 次,占比13%,如下图所示:
直接引语是记者对被采访者原话的忠实记录, 间接引语往往是记者在保证新闻真实的前提下, 对被访者的个别语言进行加工、修饰而成,因此,高比例的直接引语的使用,是《冰点·特稿》新闻性的体现。
3.以精确数字体现严谨真实。 数据使用也是新闻稿件体现其客观精确性的标准之一。 经笔者统计,91 篇文章共使用数据230 次,最多的一篇文章使用数据11 次,平均每篇文章使用数据2.5 次。 引用清晰准确的数据不仅可以提升文章的可信度,还能增强报道的权威性。 如2006 年4 月记者蒋韡薇采写的特稿《由生活变成回忆》,描述了即将被拆除的北京大栅栏的现场状况及当地居民的生存实况, 记者行文时,不仅对大栅栏进行了细致的场景描写,同时多次引用2005 年北京市社科院最新公布的数据,让读者对大栅栏的人群特征、商业状况、治安情况等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图2《冰点·特稿》信源类型统计图
图3《冰点·特稿》引语使用统计图
三、文本叙述保持新闻性
要写好新闻,讲好故事,首先需要记者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以便敏锐地抓住新闻点,其次,还需要记者拥有良好的新闻写作素养、扎实的文字功底,只有“采”与“写”兼顾,才能创作出打动读者的新闻作品。
1.深入采访,力争实事求是,再现场景。 长篇特稿与新闻消息不同,其时效性往往服从于主旨表达,采制时间是否充足,访谈是否充分,极大地影响着稿件的质量。 经笔者统计,77 篇本报记者采写的文章中, 实地采访而得的文章达75 篇,占比97%。 记者随行采访是保证描写具有现场感的必要条件,在《边走边唱》这篇文章中,记者虽然没有以第一人称行文,甚至全文都没有出现“记者”二字,但我们从一些场景描写的片段中,可以清晰地感知作者的存在。
此外,采访周期的长短对稿件质量也会有影响。记者采写文章的时间虽难以进行确切的统计, 但可从文本行文中推测出记者的采访周期。 比如,记者董月玲采写的特稿《原色农民工》,开头为“正月初十,找见李平时”,结尾为“正月廿五,连下两夜的大雪”,可见,记者花了半月时间采写了这篇文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节制议论,记者隐匿文后,忠实记录。 记者作为事件的记录者,稿件的撰写者,难免会对事件产生自己的评判,但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却又应秉持着“冷眼旁观”的态度,以最冷静的笔触记录下最真实的故事。因此,中国青年报社的记者在采写特稿时, 往往较少采用具有主观色彩的第一人称行文,甚至在文中极少出现“我”、“记者”等字样,而是仅以旁观者的角度做忠实的记录者。 在91 篇特稿中有14 篇为报外人士供稿,其余77 篇报内记者采写的特稿中,全文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仅占比12%, 而外来稿件中以第一人称叙事的稿件占比达72%,可见,中国青年报社的记者对特稿的新闻性十分重视。
3.力求公平,保证正反双方皆有话语权。 在每个冲突事件中,必有各执一词的双方,尽管记者可能不认同某一方的观点,但却不能抹杀其发言的权利,是非好坏的评判应交给读者。 刊载于《冰点·特稿》版的文章中,记者十分注重矛盾双方言论的平衡性,最大程度保证了稿件的新闻价值。
结语
特稿作为依托人物故事的长篇文稿,故事感人、情节精妙才能吸引读者,与此同时,特稿作为新闻文体,又必须具有忠于事实、真实准确等特点,《冰点·特稿》采用了大量文学化手法使其文本具有了较高的可读性, 但其也始终遵守着新闻文本的规范,并未喧宾夺主。 《冰点·特稿》作为国内特稿界的先驱,25 年来始终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其对新闻性的把控对于其他媒体亦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