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数字鸿沟” 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2021-03-17
文>>>见习记者
2020 年11 月24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2020 年9 月11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2021 年1 月22日,江苏省政府发布《江苏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重点任务清单》共50 条;就在同一天,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通“老年”频道,设有“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等10 个栏目……
这一系列“大动作”的背后,都在向公众传递一个信号:全社会都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被边缘化的“数字难民”
去年,“老人冒雨用现金交医保被拒”和“94 岁老人被抱起做人脸识别”两条视频在网上被热议。“数字鸿沟”再度成为热词,走进大众视野。
身边的例子也并不少。王师傅来自吉林,现在南京建邺区做小区保安工作。每次临近假期,他都犯愁。因为不会网络购票,也不好麻烦子女,每次只能提前跑到火车站购票,有时还要往返几趟。“我身边很多朋友都不太会用智能手机,这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王师傅说。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什么是“数字鸿沟”?“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或信息分化,该概念最早于1999 年出现在《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数字鸿沟是传统知识沟和信息沟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延伸。2006 年,韦斯利·弗莱尔在“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数字难民”(digital refugees)来形容被数字化浪潮抛弃的人群,其中就包括逐渐边缘化的老年数字弱势群体。
出示健康码、网络购物、网上预约挂号、手机移动支付……这已是人们在疫情防控常态下生活的一部分,但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长久以来习惯的现金购物、排队挂号、在窗口购票等生活方式,疫情之前尚能维持,疫情出现后服务业窗口作用削弱,为减少接触改为线上服务,点餐、挂号、政务……不少老年人跟不上社会变迁的节奏,在数字化生活中被“代沟式”淘汰。互联网时代下,很多老年人成了被边缘化的“数字难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老龄科学研究》主编党俊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年人数字鸿沟,其实就是社会数字化和人口老龄化这两大趋势相遭遇,出现的一个新情况。”
究其原因,这与老年人收入、生活质量和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其一,有些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媒介素养低。想上网,却跟不上时代节奏,不会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软件。其二,有些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上网布设陷阱,一些老年人网络识别和防范能力不强,容易轻信谣言、陷入骗局,也就不敢使用智能手机。无论是何种原因,面对“数字鸿沟”,大多数的老年人彷徨无助,只能看着科技“怪兽”慢慢将自己的旧世界一步步吞噬,衣食住行举步维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国家是如何解决的呢?
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心念念的事。他始终尊重、关心老年人,多年来身体力行敬老爱老,为全社会作表率。
为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助力老年人享受智能化生活,让“鸿沟”变“红利”。
2020 年11 月24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
2020 年9 月11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明确聚焦老年人、残疾人、偏远地区居民、文化差异人群等信息无障碍重点受益群体,着重消除信息消费资费、终端设备、服务与应用等三方面障碍,使各类社会群体都能平等方便地获取、使用信息。
此外,江苏也在积极探索。
江苏省政府公开发布《江苏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重点任务清单》共50 条。《任务清单》从做到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状态下对老年人的服务保障,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日常就医、日常消费、文体活动、办事服务,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应用等9 个方面,提出50 条分解举措。
南京市社保(医保)经办机构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线上、线下办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障碍”和“数字鸿沟”,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服务并行。通过全面取消经办过程中可以通过法定证照、告知承诺、网络核验等渠道办理的证明材料,取消老年人“生存验证”工作中的“见面”环节,改为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数据比对,设置了“家人代办”“他人代缴”渠道,开展了代填代缴、“银发专窗”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优化社保服务力求“长者无忧”。
为了方便老年人购票退票,南京站和南京南站仍旧保留了现金购票的窗口,另外还有相应的服务窗口提供咨询、指引等便利化服务。南京多家医院不仅提供网上诊疗服务,而且优化老年人网上办理就医服务,同时保留线下预约。
无锡火车站候车大厅内设“无健康码由此进入”的提示牌,为使用老人机、手机没电、无微信、不会操作、无手机等特殊群体提供了温馨的解决方案。
扬州市文汇街道春江社区开设智能手机课堂,组织志愿者为社区老年人讲解智能手机日常使用技能,包括公交出行、扫码购物等。
江苏移动根据老年人特点与需求,从线下体验、线上服务、定制产品等多方面入手,加强产品服务模式“适老”,发挥通讯行业责任担当,进行“数字反哺”,助力老人融入信息化社会,共享数字化便捷服务。
这一系列包括就医、消费、购票、政务办事等服务老年人的措施还有很多……
但填补“数字鸿沟”,仅仅依靠政府还不够。数字中国建设需要每一个企业和个人都参与进来,这是一个时代的变革。
反哺与自学:不但“用起来”,还要“用得好”
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我们的数字化升级需要‘用起来’。我们尤其要跨过数字鸿沟,把数字产品和服务做好‘向下兼容’,让尽可能多的人能‘用起来’,‘用得好’,特别是让弱势群体、老少边穷,能够分享数字红利。”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原党委书记李云阁
如何既“用起来”又“用得好”呢?由腾讯研究院与深圳大学周裕琼教授团队联合发布的《吾老之域:老年人微信生活与家庭微信反哺》报告显示,长辈们在数字产品使用上的活跃表现,主要有两个途径:反哺与自学。
反哺,顾名思义,社会及家庭中的子女,要积极进行“数字反哺”,为老年人提供基础的帮助。而自学,则需要老年人自身学习数字化技术,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当然,身边也有很多老年人在努力和这个时代“接轨”。区别于以往处于弱势的、孤独且无助的中老年人形象,一批或积极乐观、打扮入时,或知识广博、睿智从容,或风趣幽默、搞笑滑稽的老年人在互联网上打出一手“好牌”。
微信好友越多越觉得幸福。
据研究表明:连接微信的老年人往往觉得自己更幸福;当列表中的好友数量越多时,老年人往往觉得自己越幸福。
这一调研结果在一些老年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8 年退休的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原党委书记李云阁向记者讲述退休后的生活。他不但没有与社会脱节,反而更享受互联网带给生活的便利。于他而言,移动支付、购买车船票、预订酒店、网购、网上付费以及填写必要的信息获取健康码等满足生活、出行等方面需求及技能都可以熟练操作。更重要的是,微信已成为他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我微信好友有几百个,每天可以轻松聊天、发语音、开视频,也经常会拍一些好看的照片发朋友圈。列表中的好友越多,越觉着幸福。我也会经常通过微信与在北京的孙子聊天,这也增加了我的幸福感。”李云阁说,微信已成为其映射与维系家庭关系的新阵地。
李云阁说:“遇到自己感兴趣或者不熟悉的领域,我会通过学习或者培训获得一些技巧,久而久之,也就能赶上这个时代的发展。”
记者走访了南京师范大学的一些退休干部,他们和李云阁一样,都能熟练掌握一些互联网技能。“我们会不定期地请在校学生为退休干部培训,面对面、手把手地教他们玩转智能手机,畅游互联世界。”南京师范大学离退休党工委书记孙绪敏介绍。
还有一些老年人,借着互联网的“东风”,不但满足生活需求,也在追求着精神富足。
“从‘一穷二白’到‘小康生活’,我是感受者也是感动者。”镇江市工信局退休干部茅政平说,“学琴是我少时的梦想,但那时候温饱都成问题,学琴更是天方夜谭。新时代下,祖国的强大、人民生活的富足让我这个梦想不再是奢侈的事,如愿以偿开启了学习钢琴的快乐时光。有了网络后,我会经常上网课、查资料,还将自己弹琴的画面上传到网络,现在我还收获了一批粉丝呢,是这个时代成就了我。”
茅政平称,“这个时代,不会用是‘数字鸿沟’,用好了就是‘数字红利’,我们这群50后、60 后,也努力让学习成为生活中的旋律,与时代同频共振。”
镇江市工信局退休干部茅政平
不难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群体从最开始的围观到后来的积极参与,一改过去只看和听的被动接受行为,通过点赞、评论、转发、创作等方式参与到互联网大军中。中老年人往往就地取材,以自己的现实生活和个人经历为脚本进行分享,美篇、小年糕等定位于老年群体的图文视频编辑应用颇受欢迎,他们已习惯于将自己原创的内容转发到朋友圈、微信聊天群中。
“去年退休后,我的儿子开始教我使用各种软件,别看我年纪很大,但我软件用得很溜,滴滴打车、网上银行、淘宝购物,都不在话下。出门也会扫各种二维码,知道如何去收钱和付钱。我家柴米油盐几乎都是在网上买的。”
白发苍苍的王先生是一个网络达人。退休前从事技术行业的他,日常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逛电脑城,看看最近有什么新鲜玩意儿,然后买回来研究。不会的地方就去问儿子,或者去书店看书照着学。现在装软件和系统都可以自己来了。
市民刘女士退休后,在女儿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微信,在刘女士的微信朋友圈里,几乎都是“鸡汤”。刘女士每天给女儿至少转发一条,遇到满意的内容,转发的数量就更多了。女儿虽不会每一条都点开阅读,但也乐于以这种方式与母亲沟通。
刘女士的女儿称:“以前和老妈都是电话交流。而自从老妈玩起了微信后,两人时常在微信里聊天,交流起来很方便。老妈经常转发一些五花八门的文章,最常被分享的文章类型都是与‘吃’有关的健康养生类。鸡汤文成了我们交流的桥梁。”
显然,家庭关系与家庭身份在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干预着人们的数字接入、使用和素养。
每一代人因其成长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必然存在不同,投射到新媒体上,青年人的如鱼得水、中年人的亦步亦趋和老年人的望尘莫及,同样也只是每一代人面对数字生活的自然状态。
跨越“数字鸿沟”需要合力。
于老年人而言,要有强烈的学习意愿,主动自学,拥抱新技术,不仅要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还可以尝试参与到网络娱乐文化之中,培养自身数字生活习惯,争取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养老和智能化养老。
作为子女,需要做的,是帮助他们、接纳他们。不要代表这个时代淘汰他们,而要代表这个时代帮助他们。让父母觉着,我们一起拥有这个精彩的、日新月异的、令人目眩神迷的互联网时代,这也是子女能给父母的最好的礼物。
不同的两代人,拥有各自的世界,又努力地活在同一个世界里,或许才是两代人最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