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新闻:为遥感应用敞开新空间
2021-03-17程瑛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瞭望智库
文 | 程瑛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瞭望智库
借助地表温度反演,看工业园区的复工复产;通过夜光,看城市生活的恢复;叠加卫星导航、信息点数据,反映社会变化……继2019 年推出“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融媒体产品之后,2020 年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复产、抗洪、扶贫攻坚等重大报道领域以及突发事件报道中,持续生产卫星新闻产品,既有图文、短视频、纪录片,也有长图、动画、H5、线上活动,出现了多个全网置顶、传播量过亿的产品,并引发了同行的追随和效仿。目前,作为新华社媒体融合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个组成部分,卫星新闻实验室研发的卫星新闻模式与流程已赋能采编,成为新华社的常态化报道手段之一。
一、为什么要做卫星新闻
近年来,新闻传媒行业一直在尝试利用新技术调整乃至重塑产业链。公众可见的是,曾经订阅上百万、数十万的报刊杂志,日益将重心放在移动端产品上,或是独立APP,或是借助大流量平台衍生多个产品线,有些甚至放弃了纸质产品,这是在渠道端的变化。在生产端,新闻传媒行业也在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新兴技术改变新闻产品的生产。新闻工作强调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既是对新闻传媒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也勾勒出新闻产品的一般生产流程—调研、发现、思考和写作/拍摄。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正在更新升级。引入卫星遥感技术,显然为新闻产业链带来了全新的驱动力。
对于新闻传媒行业,卫星遥感技术最有价值之处在于以下三点:一是大空间尺度,可以用较低成本了解大面积范围内发生的事情,如全国性的植被变化、全球性的蝗灾,还可以通过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详查;二是大时间跨度,要成为一名专家型记者,需要持续若干年跟踪某一领域或地区,进行长期持续的研究和分析,这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很不容易,但是遥感技术可以轻松实现—利用国内外数据可以向前追溯三四十年,详查一个长时间周期内的变化;三是观测方式丰富多样、超越肉眼辨识,如多光谱、合成孔径雷达(SAR)等手段,为观察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了全新手段。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新闻传媒行业,是一种采集端的“破圈”和革新,突破了常规的新闻生产分野——国内/国际、图片/数据、典型/全局,以“上帝视角”反映事件全貌,甚至增加了肉眼不可见的新维度,同时还具有一种强烈的客观感,可带来强大的说服力。
例如,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2020 年2-3月发布的“卫星发现一个信号”系列报道(图1),密切贴合全国上下高度关注的复工复产这一热点话题,通过地面温度反演、植被含水量、夜光、北斗定位、船舶定位系统等多种数据的分析与可视化,形成了独特的发现和判断,全网点击超过22 亿次,海外关注度也很高。卫星遥感数据和分析显示,中国在疫情有效控制之后生产生活的迅速恢复切实可感、鼓舞人心,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决策判断提供了参考。
扫描二维码了解详情
扫描二维码了解详情
图1 “卫星发现一个信号”系列报道
扫描二维码了解详情
二、卫星新闻做什么
遥感技术应用于新闻传媒行业,使用的大多是较为常见、成熟的技术,但更加聚焦社会热点,关注公共利益。
例如,在武汉“解封”一个月后,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推出了反映这座城市社会生活恢复状况的融媒产品《武汉“归来”》(图2),将卫星光学影像与航空、货运、消费等多源大数据结合,仅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就达到了1700 多万次播放量。
图2 武汉“归来”
扫描二维码了解详情
配合“两山论”提出15 周年,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制作了融媒产品《卫星还真发现了“金山银山”》(图3)。用卫片反映“绿水青山”、环境改善较为常见,要论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则需要下更多工夫。实验室采用了多种观测技术和数据,充分展现了凉山、滇池、安吉等地区生态改善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效。
任何新技术引入新闻领域,从科学研究转化为新闻产品,都需要跨过一道鸿沟。新闻从业者需要在理解技术逻辑的基础上,将其与新闻需求结合起来。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做过一个测试产品:2020 年初全球疫情发生之时,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发现了全球性的二氧化氮(NO)下降,这是因为生产停滞,人们减少外出,汽车排放下降。但这种科学研究结果,如何帮助媒体生产出有针对性的新闻产品?实验室把我国的NO排放变化情况与新增病例、社会管理、复工复产进程进行比对,直观地看到了社会管理与遏制疫情之间的关系。而美国及欧洲主要国家的排放数据或是没有明显变化,或是出现反弹,说明社会管理的力度与疫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目前,新闻传媒行业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向:一是突发事件报道,如战争、冲突、政治事件、游行、灾害等,以目视解译技术为主,分析自然方面的变化和灾害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等;二是调查报道,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深入揭示国土利用、农业、生态等领域的重大变化和趋势;三是信息服务产品,即提供专业化资讯给企业、政府作为决策依据,全球主流新闻机构均提供信息服务产品,形式为信息简报或系统平台,数据分析的覆盖范围可能涉及全国或全球。
要充分实现上述应用,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要将遥感数据转化为可靠、有用、有价值的信息;二是要将专业的遥感监测和分析结果进一步简化、降低门槛,成为可供社会经济发展决策的依据,而且更容易看懂、使用频次更高。例如,2020 年7 月的洪涝灾害报道中,很多新闻媒体采用了SAR 卫星数据反映淹没区域的情况。事实上,因为有读图门槛,地方的基层干部一般很少使用这类影像,如果能有清晰细致的注释和提示,让他们通过卫星遥感影像了解所在乡镇的具体情况,将会为遥感应用打开一个巨大的空间。
图3 卫星还真发现了“金山银山”
扫描二维码了解详情
三、新闻应用对于遥感行业有什么意义
截至目前,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的探索都是基于遥感行业的发展。新闻传媒行业应用遥感,不仅能在传播上形成影响力,对于遥感行业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
首先,通过与新闻传媒行业需求相结合,有利于探索卫星遥感技术如何适用更多场景,突破应用瓶颈。新闻传媒行业涉及范围很广,涉及国家发展的多元需求,并要求在短时间内快速反应。例如,前文提到的“卫星发现一个信号”系列报道,采用了20 多种通导遥数据,综合运用可视化技术,利用不到3 周的时间完成。其次,在目前遥感行业以平台、系统为主的商业模式之外,探索轻量级产品的空间。最后,通过示范应用证明遥感技术可以解决很多行业的实际问题。国家在航天方面投入如此巨大的力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么多卫星怎样才能用起来?怎样使卫星数据深入人们可触可感的各个方面?通过新闻行业示范,有利于人们深入理解遥感技术的具体应用场景,拓展想象空间。
目前卫星遥感技术主要是垂直应用(如国土、环境、生态等行业),采用的模式和技术类似。新闻传媒行业实际代表了新一代遥感用户的需求:
一是多元。要尽快突破国土、环境等传统领域,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二是有效。卫星遥感数据究竟能否提供可靠的信息?目前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正在研究有关中国城市社会管理的评估、城市经济活力的评价,用温度反演、夜光、NO等常见的卫星遥感技术,定期分析城市情况及发展趋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存在很多逻辑问题和产业设计问题,很多研究还停留于理论层面,缺乏对于实际诸多因素的考虑。
三是快速。最快半天、最长5 天就能给出分析结果,而不是用几个月去做一个应用系统或者平台。当然这不仅是卫星遥感技术的问题,还涉及星座、轨道设计等。这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遥感产品的生产链条是否需要革新。
四是下沉。要让更多人看得懂、看明白。
通过与遥感业内专家的多方探讨与合作,展望新闻传媒行业的卫星遥感应用,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正在努力解决多元、有效、快速、下沉的相关问题,并已形成初步成果。
四、结语
新闻传媒行业需要遥感技术。一方面,无论新闻产品生产还是信息服务,都需要不断引入另类数据,即非传统经济数据,这个日益增长的需求一定会拉动创新型的遥感技术应用;另一方面,面向客户端(C 端)的信息平台创新,也很可能与正在寻求C 端突破的遥感技术应用形成合力。
遥感行业也对新应用场景抱有很高期待。与新闻传媒行业结合,是一条切实的探索创新路径,可以辐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并通过新闻传播渠道迅速获得反馈、明确方向。
一门新技术应用,或者说一个行业与另一个行业的结合,一定不仅是技术的结合,而是一个产业链和另一个产业链的融合,需要调动多种要素,共同构成一个创新空间,形成一种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