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疫情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反思

2021-03-17邱致勇崔英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现代性思想政治教育

邱致勇 崔英锦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性社会发展中与中国社会变革同向而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呼唤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性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重大疫情中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团结群众、凝聚人心、加强和宣传党的思想重大作用,以现代性观点审视并反思社会公共危机事件面前,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使命,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性及其现代化进程。疫情下通过在党的领导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意识,建立思想政治宣传应急机制等途径对疫情中的经验教训进行现代性视角的反思,着力培养具有现代性素质个体全面健康发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长。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6.01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6-0077-05

当前世界仍处于新冠肺炎严重影响的疫情时期,但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抗击病毒,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超然优越性。总结经验,我们看到由于疫情的影响,在病毒扩散初期各种不当的舆论和失范言行纷至沓来,这种通过虚拟的、信息不对称的网络散布未经证实的,甚至歪曲事实的信息干扰了舆论走向,混淆是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广大青少年思想波动,严重干扰了抗疫救灾的有序实施。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现代性社会中,准确的说在某种特定时期的社会表达中并未达到如期效果,深度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矛盾和加大培养具有“现代性”素质的个体势在必行。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内涵

现代性是具有哲學、社会学等丰富含义的系统性概念,是由其本质的关联性形成的有机统一整体。[1]现代性兼具时间和物质本体的动态性,一方面体现了当下“新时代”的社会精神实质,是人们对自在时代的知觉和反应,表现为一种“活在当下”的意识形态和知觉体验,即具有时间意义上的自我体征性。只有在现性不可逆的、无法阻止地流逝的历史性时间意识框架中,现代性这个概念才能被构想出来。[2]另一方面现代性,又是一个总体的、连续不断的创造性形态。现代性在对传统的扬弃中获得新生,它的出现即意味着区别于传统的认识论意义产生,它的核心意义在于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和批判。同时现代性孕育于理性之中,现代性的解读既是对衡量事物合理性的源泉,又是实践性的标尺。黑格尔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因此时间与物质本体的动态性达到统一,现代性同隐于现代化的概念序列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性社会发展中与中国社会变革同向而行,现代性构成了现代化的思想核心,现代化发展的内涵在于人的现代性全面张扬,因此现代性孕育于现代化产生、发展之中,显验着现代化的持续进程。现代性正是站在当下的时间序列上,沐浴着理性的光芒,审视着现代社会的精神维度和制度模式维度,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语境框架。

1.现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体认

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所认为,作为当代社会文化基本结构的“现代性”,在本质上就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世界。人作为主体,既是他所建构和所控制世界的基础,又是这些世界的中心。现代性就像一张巨网把整个现代世界笼罩于内,只要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就不得不和现代性打交道,无论你是自愿还是被迫,无论你是赞美还是诋毁,它都在那里。[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种实践论,唯物史观立足实践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从这一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与物质生产实践相对应的社会政治实践[4],在深刻反映人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集中体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在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伴随中国社会现代发展过程中遭遇现代性,接受现代性洗礼之后而塑造成的。[5]它呈现在人类命运共同的视野里,既是人类创造的伟大文明成果,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既是人类享受的物质和精神对象,又是人类意欲超越的生存和发展“疆域”。[6]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不断进行自我变革和体认,其与社会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同时、同步。

诸如重大疫情发生所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产生和发现诸多现代性问题,如何理解疫情发展中出现的现代性矛盾,以及如何在新时代体系内解读、消解并尝试用新的现代性教育思维提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总结新思维,正是社会变革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革新和体认。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实践伴随着党的不断壮大成长,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体制内,思想政治教育依据现代性冲突的自我调整恰恰说明了其强大的自我生命力,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过程呈现的新特点和新性质。

2.现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之匙

思想政治教育是颇具政治意义的兼具学理性和实践性的科学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既应与时俱进,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完善自身理论建设,又应在实践教育功效中达到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培育人才的作用,树立党的思想建设意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在疫情发展中,我们尤其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基于学理探索、学科建设需求还是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都应对当前的社会问题和意识表现体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涵盖学科体系的现代性和思想政治工作现代性两个部分,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相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的同向发展中,必然与时代要求相契合,解决新问题,彰显蓬勃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指向内涵的丰富性和外延的拓展性,其应该在既定概念的阐释之上,沿着内涵和外延而不断深化发展,从而经历从历史到当下,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7]现代性赋予了当今世界主体性原则、理性精神和科学主义,以批判性反思作为武器推进社会功能和社会秩序不断良性发展。

3.现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人、培养人,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就是在呼唤人的现代化。马克思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与社会合体而一,人的现代化就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人的现代化就是社会的现代化。决定现代化的不是器物,也不是制度,而是思想观念,这一思想观念就是现代化的核心——现代性。[8]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具有形式和内涵二重性,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人,提升人的现代性,培育现代人格,从而构建现代社会,通过教育行为达到社会需求和政治服务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必须仔细检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其领导、管理的各个具体环节,以“现代性”作为观念尺度,以“现代化”的发展为目标,判断各具体环节是否符合“现代性”的本质要求,能否达到现代化的标准,并由此提出提升现代化水平的具体方案。[9]

二、重大疫情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矛盾

现代性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结构。文化犹如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是分析解释表面上神秘莫测的社会表达。[10]人类创造并以这种特有的表达构建了人类社会的全部,并通过“创造和扩大其意义王国……不断超越其自由的界限,但同时,这些意义王国又把人引向与人的自由意志相反的方向”。[11]布迪厄(PlerreBourdleu)对现代性的人类文化观有着清醒的论述:“人总是依据其自身创造的参照体系,不断地重建和重新诠释其生存世界中先存的、现实的和未来的一切关系网络。”

重大疫情下,社会政治环境和群体交往模式都出现了新模态。但并不是因为突发性事件而产生了社会形态的“扭曲”,而是因为特殊环境刺激下,社会生活产生了现代性的极端突出表现。群体间集体交往模式变得单一,以孤立家庭生活空间代替了社会社交场域;信息来源碎片化,人们处在缺少“在场”认识事物的可能。特殊环境下的人亟待关注疫情发展的方方面面,涉及流行病理、政治生态、社会制度、特殊群体生活等多个政治社会结构的功能体系,这些方面的信息急速传播很大原因是为满足社会成员对消解未知状况的焦虑感。但同时人们对社会突发事件的评判缺少多方面客观来源的佐证,亦缺乏理性分析。尤其在某些别有用心的媒体影响下发生舆论大规模对公众人物和行政行为肆意评判,犹如裹杂着碎叶和石块的洪流,毫无准则地推波助澜和充满对人身的谩骂中伤。这些情况应当引起教育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1.认知理性的欠缺

理性是合理认识世界的标尺,纵然中西方亦或者传统与现代对理性的定义和理解颇为不同,但哲学意义上的理性应该包含以逻辑、经验来把握世界,认识世界,包括认识人类自己的一种能力。[12]理性并不是先天得来或先验的,个体理性可以转变人类自身的经验成为先验,人类的历史凝结成理性。理性是所有具有社会意义主体的独立的道德源泉。[13]理性也是领悟道德行动最后不变的目的与法则所尤为必需的。[14]

重大疫情下,謠言成为干扰正常防灾工作的毒瘤,尤其是那些真真假假的信息,政府宣传部门不得不左一个“官方”又一个“辟谣”,主要工作为破解虚假的信息或以事实编造的谬论而求解。借助于网络信息,谣言跨越了以传统口耳相传为主要表达途径的通过多重社会关系网络交叠传播的方式,借助于大众媒介由个人认知直接到达社会认知,迅速使个体行为成为社会阶层意志符号,特定行为成为灾难性事件的有机部分。谣言加剧恐慌,而恐慌催生不明真相的愤怒,经由信息流加速传播,最终催生出新的谣言,恶性循环。于是疫情初期出现排队哄抢“双黄连”“金银花”,钟南山先生也多次“被过世”,这里既有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解,也有无良个人和媒体肆意造谣的吸引流量。其实教育的目的不外乎认识自己和理解社会,也就是“工具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很多流言我们可从“先验”的基本常识和逻辑加以区分和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提升人们的政治敏感性和理性分析能力上下足功夫,以“四个自信”塑造强大的认识论,对国家、党、民族充满自豪,理性看待疫情下的各种纷扰信息。知识能让我们驱散蒙昧和无知,如果不能评判真伪,也应保持理性,不扩散无法求证和判别的极易造成道德评判的信息。

2.反思性不足

现代性的反思具有很多重含义,知识信息在修正、调节社会活动中的作用,甚至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不断再认识、再思考。[15]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超越”“重构”,只是在重大疫情中应该总结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应合的目的性与作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场域主要集中显现在在以新媒体为载体的网络话语符号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整合引导社交媒体的关系网络就是在化解当今社会表达的现代性纷争。解决实际问题,化解因“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用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抗灾防疫工作。

在疫情发生前期,面对虚虚实实的网络言论,我们主流媒体应对不佳,或者消极解释,没有及时公开信息,或者一味的被某些媒体牵着鼻子走,疲于解释应对。这说明一方面我们的思想政治宣传和教育缺少有效的应急体系和机制,另一方面“不做就不会错”的消极工作态度并没有体现出在重大紧急情况下敏感的政治嗅觉和对党和人民负责任的态度。错误的认知往往是由于信息传导受阻或表达不明确导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应在遭遇突发问题时以现代性视角合理转向,凸显政治和文化优势,以满足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诉求。

3.主体性判定模糊

主体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自由、能动、选择、自觉和创造等特性。在认识论中,人与主体相结合,人在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关系。教育活动中应该尊重人的主体性,发挥受教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被动认识到主动认识,最后形成自觉认识。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模态,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贯彻意识,这是从上而下的一种意识灌输和一体化意志的形成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单向性,但并不能据此把思想政治教育定义为狭义的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单向教育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立足于教育领域,是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彰显,更加应该广泛作用于社会实践领域。这就要求教育主体不能是单纯的主客体对立关系,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客体也应该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并构成社会政治价值的一部分。为此我们要超越教育传统,又要超越以主体理性为基础的教育现代性;既要发展人的主体性,又要使人的主体性得以全面健康发展。[16]

青少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2019年习近平同志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17]疫情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理论性过强,“下沉”过慢的老问题,老毛病。似乎理论讲了不少,但对热血的青年人来说似乎一时快意才是真的“自我”。对一些真假难辨的信息青年人的分辨能力较弱,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勢力所利用,他们的观点批判的多,分析的少;盲从的多,理性的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在疫情抗击中起到团结人民的力量,集中集体的智慧,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的将疫情风险降至最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于铸魂育人,不但要善讲理论,重要的是能讲好理论、讲清理论并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广大青年的思想教育既要富于生命力使他们乐于接受并信仰,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又要注重启发性和实践性,乐于接受政治意识,用马克思主义政治思维分析并解决问题。

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抗疫救灾全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紧密联系群众的重要路径。在重大疫情中,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发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有力武器。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转向,正确理解和回答疫情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抗疫救灾的全过程。

1.遵从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动摇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核心,要把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抗击疫情的行动中要坚持党总揽全局、统筹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抗灾实践,增强全体人民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在社会民生工作和政府行政工作中的领导和权威。各级政府、组织机构、社会团体和每一个社区、家庭都要自觉接受党的统一领导和安排,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和声誉。疫情中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党的理念和政策传达给抗疫工作中的各条战线,做到思想统一、政治团结、行动一致,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统筹党在抗疫工作中的全程领导就是通过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从大局出发,将党和政府的精神领会好、政策执行好、队伍建设好、舆论宣传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巩固发展。

2.明确教育针对性,提升教育工作的政治意识

要增强思想政治宣传的政治意识,增进干部群众的政治敏感性,理性分析,提高保持政治定力,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建设功能,引导群众正确理解党和政府的决策,正确看待社会发生的极端行为和偶然事件,增强自我辨别、自我分析能力“不信谣,不传谣”,要在教育目的和目标达成上下功夫。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更要理解把握好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将好事办的更好,政策宣传到位。要充分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在团结群众、凝聚人心方面的重要功用。关注群众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动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教育引领,培养他们能够以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反思经验教训,建立政治宣传应急机制

在疫情发展前期,由于事发突然,个别地方存在应对疫情发展、信息披露、宣传解释等工作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客观上给防疫工作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困难。通过及时反思,撤换一批不作为,难作为的党政干部,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积极解决疫情问题的决心。同时我们需要反思主流媒体教育宣传不充分的问题,或被动解释,或舆论宣传力度不足,并没有充分发挥思想宣传在化解矛盾方面的巨大作用。舆论宣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极端条件下,是消除误会,传导政策最主要的工具。应制定思想政治宣传应急机制,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宣传部门应当与职能部门保持联动,互通信息,各级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第一时间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引导群众认清形势、保护自我、转变观念。同时应定期公布疫情相关信息,消除群众的焦虑感和恐慌,切实稳定社会局面,应着重树立典型宣传正能量,广为传播人民群众抗击病毒的感人事迹。

4.明确教育目的,促进人的主体性全面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就要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成效上下功夫。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要合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不同的教育方式,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塑造人的现代性理念和素质,使之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在思想意识和品性道德上实现全面育人,全面发展,更要积极引导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人主动接受党的思想教育,激发他们教育主体参与的热情。以疫情宣传为契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鼓励他们以党的理论为武器解释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引导青年人勇于开展社会实践,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体会社会组织在服务公共事业中的巨大作用,乐于接受党的基层组织的指引和社会活动的洗礼,让广大青年更好地与党的思想产生共鸣。

5.决胜抗疫斗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长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党的思想理论为核心,以促进社会思想进步为己任,以此次重大疫情为契机深入领会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理论、制度建设理论,同时还要检视我们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方法僵硬,理论探索与教育实践不能很好结合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严肃的政治宣讲,更是直面重大社会民生问题时的思想抉择,要寓情于理培养广大青年人自我学习、自我分析能力,以中国政体、制度的先进性和现实发展有力回击某些西方政治意识的偏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理论发展应当以现代性的语境重新审视,反思旧观点、老办法,努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以一种崭新的充满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解决现代化社会突出矛盾以应对多元多变的思想政治意识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也必然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发挥其先进性和重大历史作用。新时期,我们应当用现代性社会的新思维来迎合党的理论不断创新发展,回答现代性社会的新问题。疫情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在党的团结和领导下,中国人民必将战胜病痛,恢复经济发展,将中国人民团结、无私、守望相扶的可贵品质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参考文献

[1]邢晓红.建构与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30.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8.

[3][4]盛跃明.思想政治教育转型论:现代性的观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87,58.

[5]马超.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论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89-98.

[6]田鹏颖.现代性视野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题与超越[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84-89.

[7]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8.

[8]冯建军.超越“现代性”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19(9):133-138,156.

[9]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现状与趋向[J].思想理论教育,2014(12):33-38.

[10][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5.

[1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26.

[12]于伟.现代性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4.

[13][英]里克曼.理性的探险[M].姚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50.

[14][美]杜威.確定性的寻求[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50.

[15][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75.

[16]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128.

[17]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的讲话[EB/OL].(2019-03-18).http://www.ccps.gov.cn/xtt/201903/t20190319_130454.shtml.

[责任编辑:杨小扬]

3568501908242

猜你喜欢

现代性思想政治教育
复魅与拯救:库切“耶稣三部曲”的现代性危机和后世俗希望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重构现代性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