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概念的地理单元教学评价研究

2021-03-17王家祚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概念高中地理

【摘 要】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评价,应首先明确完成学习任务后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以确立评价目标,然后根据需要在不同环节选取合适的评价类型,综合运用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类型的评价,构建起评价工具。根据评价目标,设计并实施评价任务,促进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形成评价结果,最终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的发挥,实现地理学科育人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大概念;单元教学评价;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80-0047-04

【作者简介】王家祚,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常州,213200)教研员,高级教师。

一、大概念与单元教学评价

威金斯(Grant  Wiggins)和麦克泰格(Jay  McTighe)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把“大概念”比作一个“车辖”(能够使车轮固定在车轴上的一种配件),它是学科的“核心”,既是各种条理清晰的关系的核心,又是使事实更容易被理解和发挥作用的一个概念“锚点”,具有吸附知识的能力。

作为一种概念性工具,“大概念”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以大概念作为知识的“连接点”,知识掌握会更加牢固。[1]学科大概念是学科最有价值、最核心的概念;它不是一个基础概念,而是一个非常抽象、具有迁移价值的概念,需要通过体验、探究来建构。因此,获得学科大概念是个缓慢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探究学习和反思才能获得。

地理学科大概念是对地理学科知识与技能高度综合化、体系化的体现。地理核心概念具有统摄一般概念和事实性知识的作用,能够对许多重要概念、原理、规律等进行组织与整合。学科大概念包含着核心概念和重要概念,居于中心位置,是一个较上位的、较大范围的概念。

基于大概念组织地理教学呼唤地理单元教学的出现,因为单元教学将研究视角聚焦于学科大概念的培养,直面教育中“如何培养人”的难题,引导学生在学习单元中理解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的联结关系,形成学科大概念。

地理单元评价是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设计评价任务、选择评价方式、引导教与学活动的发生。评价任务就是检测目标是否达成的学习任务,如主题式探究活动。在逆向教学设计主张的视野下,将评价任务单列且置于目标与学习过程之间,这是一个关键。

二、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评价设计流程

围绕学科大概念的地理单元教学评价应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实际需要,在单元教学的不同环节选取不同的评价类型,具体确定评价维度的侧重点、促进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1.依据课程标准,确立评价目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那么基于大概念的单元评价目标,就要从核心素养中抽象出地理学科大概念,围绕地理学科大概念来设计评价目标。

以“地球上的大气”的教学为例。根据课标中必修1模块和选择性必修1模块对“大气”内容方面的要求,我们把“大气”单元的学科大概念抽象为“地球大气圈的物质组成、能量运动、与其他圈层的相互作用以及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由于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因此可围绕学科大概念,从三维视角分解设计单元教学评价目标。(见表1)

2.选取评价类型,设计评价工具。

教师常用的评价类型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评价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它是一种过程性评价,通常以表现性任务的形式出现,不断地明确评价目标的达标程度。我们在单元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详细记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大概念的形成路径。例如,结合高中地理“气压带、风带”等教学内容,笔者采用表现性评价的形式设计了4个评价任务,说明该评价类型的实施过程。

笔者基于学科大概念将“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教学内容,从“地理空间格局”“地理特征与差异”“地理过程与变化”“地理联系”等角度分解出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等核心内容,特别注重地理学科思维模式、探究方法与技能的运用。(见表2)

3.实施评价任务,形成评价结果。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评价要注重从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程度、地理能力的发展状况、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状况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整体评价。因此,在设计单元教学评价时,教师要注重单元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以“气压带、风带”的内容为例,确定了评价目标之后,需要设计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任务,每个评价任务的完成表现,能够体现出学生对单元大概念的学习水平。

评价任务1:运用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解释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征和成因,请在作业纸上写出你的想法,并告诉周围同学你的思考过程。

评价任务2:运用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解释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征和成因,请在作业纸上写出你的想法,并告诉周围同学你的思考过程。

评价任务3:运用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解释地中海气候的分布、特征和成因,请在作业纸上写出你的想法,并告诉周围同学你的思考过程。

评价任务4:运用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解释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特征和成因,请在作业纸上写出你的想法,并告诉周围同学你的思考过程。

表现性评价比较适合评定学生应用知识、整合学科知识内容以及决策、交流、合作等能力,是一种适合评价学生“外显”思维特征的方法。对于“内隐”综合思维的评价,则可以利用思维结构评价来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画出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判断、推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进而评估学生对学科大概念的理解程度。使用思维结构评价方法制作“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教学评价量表(见表3),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水平进行等级评定,评估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的思维结构水平,学生也可以明确自身定位和进阶方向。

三、结论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业水平进阶和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依据课程标准,详细阐明学生在经过单元学习后应该达到的学业水平,形成单元评价目标,基于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判断学生所处的水平阶段,利用评价工具搭建思维支架,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进阶,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从而实现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发展。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评价还能够依據单元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进而为教学决策提供服务。同时,单元教学评价作为一种教学的反馈调节机制,能够使教师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种教学信息,起到对教与学的各环节、各因素进行调控的作用。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评价以引导地理单元教学方向为直接目的,促进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与技能发挥联结作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而实现学科育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威金斯,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2-77.

[2]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11-15.

3518500589224

猜你喜欢

大概念高中地理
围绕“大概念”设计STEM课程
以“大概念”主题开展科学教师参与式培训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