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笔楷书的结构技法:松紧与断连”教学课例

2021-03-17赵国华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1年11期

【摘 要】硬笔书法的教学方式方法,可归纳为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构建硬笔书法网络教学直播平台,依托实时同步的多媒体特性,构造一种新的教学传播情境,实现资源共享和网上互动。这种不拘泥于传统的硬笔书法教学现代方式,大大丰富了课堂的学习内容,拓展了学生的书法视野,创造了师生同时在场、同步交流的状态,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最大可能。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迫接受学习内容,而是能够参与直播,从而促进硬笔书法教学中师生的情感共鸣,实现跨屏互动。

【关键词】直播互动;硬笔教学;实时体验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82-0053-04

【作者简介】赵国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000)教师,一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苏州工业园区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设计理念】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鼓励学校、教师、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书法教育资源,加强交流,构建开放的网络书法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生动活泼的书法教学。”硬笔书法教学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直播平台,将抽象的书写技能大白于声、像、图之中,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活泼。学生不再只是观众和听众,还是实时体验的参与者。这极大地增强了硬笔书法教学直播的互动性、亲切感和感染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优化了硬笔书法教学的质量。网络直播的特点为硬笔书法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受学生欢迎。

结构是硬笔书法教学中的重点。笔者开设“硬笔楷书的结构技法:松紧与断连”一课,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结合相关例字,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实时互动,用结构技法“松紧与断连”来分析例字,找出不足,使学生树立结构的整体意识,把笔画组合成汉字并总结出书写规律,掌握把字写规矩、写好看的基本要领。

【教学目标】

1.通过书写“寻、时、聞”等字,领悟硬笔楷书的结构技法之“松紧”。

2.通过书写“落、是、景、国”等字,领悟硬笔楷书的结构技法之“断连”。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态度,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临写,初步掌握硬笔楷书的结构技法之“松紧与断连”。

【教学难点】

在硬笔书写实践中运用“松紧与断连”,感受深厚的书法文化和书法的美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预学单、延学单

【教学过程】

一、辨正作业导入,恰当关注个性体验

师(出示学生作业):从大家上传的作业来看,很多同学能找准汉字的主笔,很多字的大小搭配都比较合理。如果想把上大下小、左大右小等这种结构特点的字写好,还要注意处理好笔画之间的“松紧”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书写练习中,常常具有个性与体验的差异。同一个汉字,不同的学生会写出各具形态的结构;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练习阶段,也会写出不尽相同的字形结构。书法教学的评价,利用直播平台,实时反馈,让学生直观感受书写的共性特点和个性体验。

二、辨析“高山流水”,适当提升审美素养

师:说到“知音”,老师想到了一个成语,叫“高山流水”(见图1)。右边的B组是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高山流水”(集字),与左边的A组对比一下,发现有什么不同吗?请大家在互动区留言,说说你们的认识和感受。

生:老师,我发现B组这些字的笔画之间长短、疏密和粗细对比明显,字也更生动。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我们把字的结构写生动了,写出了“松紧”的感觉,那么写出来的字就有一些书法的“味道”了。像左边A组的字,我们可以叫它们“美术字”。我们练习硬笔字,要从毛笔字那里吸收营养,只有这样,写出来的硬笔字才会更有书法的“味道”。

设计意图:硬笔书法要从传统的经典碑帖中吸收营养。这些“营养”既包括了汉字书写,又包含了书写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让学生懂得从笔法和字法等方面去欣赏,懂得从线条和墨趣中感受书法的情感意蕴,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提高了,硬笔书法也就成了有源之水,活力无限。

三、辨识“松紧”关系,适度注重文化传承

师:那什么是“松紧”呢?松紧,指笔画之间的布置关系,是视觉上的感受。笔画通过疏密、长短的不同搭配,就会产生不同的松紧之感。请同学们来看看这三个字:寻、时、闻,你们感觉每个字的哪部分“松”,哪部分“紧”?请大家和老师连麦交流。

生:我感觉“寻”字上面部分“紧”,下面“寸”字“松”;“时”字左边“紧”,右边“松”;“闻”字外面“松”,里面的“耳”字写得“紧”。

师:是的,“寻”字是上面部分“紧”,下面部分“松”,我们称为“上紧下松”。看(教师出示“梯子”示意图),A与B中,哪个梯子给你更加平稳的感觉?同学们可以在互动区内回复(见图2)。

师(讲解):大部分同学选了B。B中的梯子,越往上越收紧,我们从视觉上感受到了梯子的重心下移,就像人体上身短,下身长,有一种平稳的感觉。

师:“时”字是左边部分“紧”,右边部分“松”,这叫“左紧右松”。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以右为尊”,说明了“右”的重要性。这种“抑左扬右”的现象,体现在汉字结构上,就是“左紧右松”。

师:下面再来看“闻”。“闻”字这种包围结构的字,我们要写成“内紧外松”。古人在“九宫格”里练字时,强调“中宫收紧”,就是为了避免字的结构松散。中宫要匀而密,四围要展而健。

设计意图:硬笔书法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书法技能,提升他们的审美素质,还要适当发掘书法中的文化内涵,如结合具体有趣的典故、传说、成语等,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文化传承,渗透在汉字书写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培养中,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书法,对于学生来说,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

师(播放书写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示范书写,请同学们跟着书空。在书写时应注意:“寸”的点离横近些,这也体现了“内紧”。

设计意图:“松紧”是对汉字动态平衡的安排。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是书写技能,更是对书法艺术感知的能力。硬笔书法的结字,有了“松紧”之感,就能避免呆滞,字也就有了生气。

师(出示三组字互动):请同学们把下列3组汉字和“松紧”关系用线连一连,并回复在互动区,比如:A1、C2等(见图3)。

师(讲解):正确答案是A2、B1、C3。你答对了吗?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6个字的示范書写,请同学们跟着书空。这个“逢”字,要做到“燕不双飞”,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字中,只出现一个捺。书法的“三紧三松”,实际上就是遵循美学原则,而“一紧一松”,则凸显韵律。

师:老师选了几个同学练习的字,请大家来评一评,在互动区发表你们的评价。

生:A同学写的“寻”字上面没有写“紧凑”;“时”字左边“日”写得宽了,要写窄一些;很多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没有写到位。B同学就写得好一些了。但两个同学的“逢”字都写错了,出现了两个“捺”。A同学写的“是”字中间那横写长了,B同学的“是”字上面部分写大了,不紧凑。

师(讲解):这位同学的发言很精彩,找准了这些字需要修改的地方。

设计意图:在直播平台上多点联动,声、像、图多种方式切换,利用互动区设置检测题和互评环节,在快问快答中,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直播,把学生“带到”练字现场,使其体验了一次沉浸式练字。学生的感官功能被唤醒,认知空间被唤起。所谓的“检测”和“点评”,也就有了一种“玩”的感觉,是在写好字后放松状态下的“挑战”。学生乐此不疲,学有所得,练有所成。

四、辨别“断连”要义,逐步培养书法观念

师(出示“落、是、景、国”):请同学们对比一下,找找这两组字的差别,在互动区发表你们的见解。

生:A组的字笔画连得很紧密,感觉有点“闷”;B组的字笔画没有连得那么紧密,看上去舒服一些。

师(讲解):这位同学说得很好,B组的字写出了笔画间的“断连”关系,使字更加灵动。那什么是“断连”呢?断连,指硬笔楷书中笔画之间的“离合”关系。同学们要把这个关系弄明白,千万不可忽视。同学们看:“口”,左竖与横折断开,是“离”的;横折与最后一横连接,是“合”的。“日”,左竖与横折断开,横折与最后一横连接,这与“口”相似。中间一横与左竖连接,与右竖断开,这叫“左紧右松”。“落”“口”与上面的捺撇断开,横撇与短撇断开,捺与短撇可以连接。“是”字的下面,短横与中间短竖连接,短撇与中间短竖断开。“景”要注意“点竖互对”,即“京”字的“点”与下面“竖钩”的“竖”,这两笔需要互相对齐,以保证字的上下重心重合。“国”与“口、日”不一样的是,横折与最后一横也可以断开,这叫“围而不堵”。有的古代书法家把这4个字写成小楷时,笔画之间的“断连”很多,请同学们观看感受一下(见图4、图5)。

师:其实,笔画之间的“断连”关系在行书中特别普遍,也特别重要。请同学们来看一下这幅作品,如三点水的第一点与第二点、第三点断开,第二点与第三点连接;“是”字下面短横与短竖连接的话,撇捺就可以与短竖断开,反过来,短横与短竖断开的话,撇捺就可以与短竖连接。

设计意图:书法教学需要“软硬兼施”,即硬笔与软笔训练应紧密结合。硬笔重在间架结构,有助于软笔练习;软笔重在提按起收,也有助于硬笔练习。硬笔书写时,尽量结合经典碑帖去临摹,注重培养学生欣赏汉字点画、结构之美,逐步建立书法观念,汉字书写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为书法艺术。

直播课的教学模式,使得“书法观念”的实时体验更加生动和深刻。学生从多方位、多样态的表达中,渐渐理解书法丰富的内涵。

五、辨认完整作品,鼓励应用书写技能

师(出示作品样例):这节课学习的字,在唐代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里都可以找到。同学们可以在互动区上传你们在预学单和延学单上练写的作品,老师会对优秀的作品进行表扬哦!

设计意图:落实《纲要》建议“强化书写实践”,要求“努力把练字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要熟练运用书写工具,也要能够将临摹经典碑帖的成果运用到完整作品的书写过程中,让硬笔练习与语文课程形成良性互动。书写完整作品,学生的书写能力得到锻炼,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培养。在互动区上传练习的完整作品,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就找到了有效途径与可靠载体。尝试学以致用,自然水到渠成。

395750190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