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分析

2021-03-16杨爱华

种子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营林技术林业发展应用

杨爱华

摘    要:讨论了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林业发展当中营林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林业发展缺乏规划、信息技术利用落后、林业机械化利用率低、综合型林业人才匮乏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层因素进行了剖析,找到问题关键所在,然后形成了针对性的新时代营林造林技术应用策略,以期提升我国营林效率,实现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关键词:现代营林;林业发展;营林技术;应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2-013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25;F326.2       文献标志码: A

第1次森林资源调查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不足13%,而第8次调查时该指数已经上升到21.6%,证明我国森林资源正在不断扩充,这其中离不开营林造林技术作出的贡献。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观察营林造林技术,发现其在林业发展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确保我国林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关键。

1   林业发展中营造林技术的重要性

1.1   技术保障

不管是整地、选种、培育、防虫防病或者大到整片土地规划,都需要使用营林技术。营林技术在古代便有,只是到了现代随着人类对木材需求量的提升,营林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改进。正是营林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才推动了林业的发展。

1.2   环保所需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林业否定了过去竭泽而渔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开始思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这就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的平衡。

1.3   实现了珍稀树种的绵延发展

目前红木、黄花梨家具得到了高端市场的青睐,导致林木资源不断被采伐,在市场驱动下这些珍稀树种得到了广泛培养,为我国树种的多样性作出了积极贡献。

1.4   满足经济发展所需

若是依靠树木自行生长到成材时都会需要大量的时间,在营林造林技术下可以通过科学改良土壤、精选树种、密度调整、剪枝、防虫防病,使得树木成材时间缩短。甚至于利用骨粉催熟等手段加快树苗生长,改变成材周期,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1.5   提升天然林优势

一般来说,天然林具有自然群落组织最为稳定、生态最完备的陆地生态系统。不过随着人们对自然的破坏,纯正的天然林越来越少,天然林的群落也开始失衡,导致病虫害增多,此时便需要营林造林技术使其恢复原生状态。其中便是利用混成林技术来提升树木的防病抗病能力,例如针阔混合林便是如此[1]。

1.6   提高风险防控作用

澳大利亚森林大火让人们看到了营林造林当中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而具体的工作则需要专门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火险建立对应的防控措施,能够防患于未然。

2   现阶段我国营林造林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规划

第一,个别地区扭曲“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以该政策为由侵占农田现象偶有发生。第二,目前我国森林覆盖面积为23.6%,在我国森林规划当中,在2025年森林覆盖率将会达到40.8%。在5年中提升17.2个百分点,若是缺乏规划,恐怕会造成经济林、自然林、果林等失衡,进而导致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失衡。第三,森林系统是非常复杂的一个整体,除了乔木、灌木、蒿草之外,还有各类真菌以及动物。如果缺乏详细规划,会导致森林系统不稳定,增加森林集中患病的风险。

2.2   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林业发展关乎生态系统,若是缺乏信息技术,就会导致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会进一步影响整个森林系统的稳定性。或者说,需要互联网来为营林造林提供数据参考,甚至于可以建立一种“生态—经济”模型,来帮助林业平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来说,普通营林造林单位还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水平[2]。

2.3   林业机械不够全面

主要是指在营林造林当中林业机械没有系统化,或者只有基本的林业机械,像大型的植树机、挖坑机、带土球挖树机等配备少,工作效率低。这也是因为退耕还林当中有很多林木地处交通不便地带,植树机械难以运作。或者当地营林造林机构碍于成本而没有准备。

2.4   人才缺乏

除了规划人才以外,专业从事林业生产人员比较缺乏,新生代大学生不愿选择该行业就业。而营林造林机构内部培养机制跟不上,导致机构技术人才稀缺,這也导致了技术更新慢,阻碍了林业发展。

3   提升营林造林技术应用水平的方案

3.1   提高林业规划能力

第一,宏观规划。需要根据当地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综合设计林业,确保所有行业能够和环境实现协同发展。例如,需要配合农田形成护田林、防沙林、防护林等,使林田环境优美,从而利于农村旅游业的发展。第二,中观规划。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对地形、地块、生态状况进行数据采集,针对不同地块采用不同的种植技术。例如分殖造林法适用于土质好、地势佳的地区。播种造林法则适用在自然条件好的平坦地带。植苗造林法则是现代造林当中的常用技术,对树苗根系健康度要求较高。另外,通过中观规划可以有效针对薪炭林、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展开对应的管理,确保薪炭林动态更新,采伐迹地更新补种以及火烧迹地的生态环境恢复等。第三,微观规划。主要针对某片森林进行规划,例如天然林的补种维护和森林生态的完善。像通过针阔混杂林设计当中存在行间混杂、带状混杂、株间混杂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森林健康生长,需要管理单位具有这样的能力。微观规划当中也会形成具体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在控制灾情的同时,能够降低环境影响。

3.2   提高信息技术利用水平

第一,林业、牧业、农业、工业彼此互相依赖,并非独立存在发展。这就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各产业之间的信息传递,使林业规划获得参数。第二,随着景观林增多,从而使信息技术和林业紧密连接,这是因为景观林在设计上都需要用到设计软件,或者在树冠线层次感营造上,同样需要利用设计软件来完成。第三,因为营林造林涉及不同部门,需要现代通信技术来实现沟通。同时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对外公布营林造林数据,力争林业发展获得全社会支持。尤其是在火灾预防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3]。第三,混合林在未来面积会越来越大,对于林业发展的影响也会不断提升。为了确保混合林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融入现代监测技术来对混合林生态、苗木状态等进行监测,对常发病虫害展开分析,尽量利用天敌法、微生物法防治病虫害,力求治标治本,降低传统农药治疗给环境带来的损害。

3.3   提升林业机械推广率

第一,在目前的林业机械基础上,推出一批专门针对特殊地形地质的林业机械,配合退耕还林完成种植。既能保证劳动效率,也能提高劳动质量。第二,匹配林业机械,确保营林造林机构拥有较为完善的机械工具,提高营林造林效率。相关数据显示,现代营林造林机械工作效率为传统人工造林的50~100倍。第三,对于乡镇基层营林造林工作来说,需要农机站给予支持,在机械设备使用上提供指导,在故障维护上提供支持。

3.4   培养林业人才

第一,林业规划人才。从林业高校吸引相关人才,这是因为新一代人才对于信息技术掌握水平高,能够很快适应现代营林造林规划工作。第二,技术人才。从内部抽调人才进行集中培养,同时可以从高职、中职吸引人才。这是因为高职、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劳品質,比较适合林业工作。第三,高级信息技术人才。主要是精通模型设计,例如林地生态模型、经济模型、环保模型,这些必须是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才能完成。同时,这些高级信息技术人才能够辅助林业监控系统的建立,实现大数据管理,为林业病虫害防控提供保障[4]。

4   营林造林技术未来展望

4.1   林业循环经济的建立

营林造林并非只是简单地植树造林、生态分析,还需要考虑到木材利用。目前我国木材利用水平最高不足50%,即1 m3木材会有1/2被浪费掉。这就意味着若是能够有效提升木材利用率,就会缓解营林造林压力。而林业循环经济的实现,主要有木材加工边角余料利用,包括树皮利用;跨行业运行,围绕林业形成规模化经营,形成产业链,这种产业链除了纵向的苗圃产业—营林造林单位—木材利用单位之外,还需要实现横向开发,将景观设计单位、环境保护单位等融入进来。

4.2   林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改革

林权改革成为助推力量,集体林权改革融入市场机制已成为必然举措,让市场发挥资源调控作用,提升基层营林造林的积极性,也会使营林造林技术得到应用,推动林业的整体发展。

5   结论

新时期营林造林技术最主要的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犹如一条线将各方主体、技术融合起来,对林业形成全方位影响。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起着决定性作用,故此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而未来营林造林技术当以循环经济为主,通过提升木材利用率缓冲营林造林压力,提升林业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景观林等其他途径予以一定的补充。

参考文献:

[ 1 ] 叶小华.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7):159,161.

[ 2 ] 宋宏光,于鸣,刘丹.基于WebGIS平台的营林,造林管理信息系统[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11):111-112.

[ 3 ] 王雪芳.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农家科技,2019(8):172.

[ 4 ] 屈宇,于汝元,张延达,等.营林防火的理论和实践[J].林业资源管理,2002 (4):13-16,34.

猜你喜欢

营林技术林业发展应用
宁夏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浅议森林生态旅游与林业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