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研究

2021-03-16李民白占林张春海

种子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管理技术

李民 白占林 张春海

摘    要:在过去几十年,我国由于过于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尤其是森林资源。近些年来,国家高度关注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鼓励各地开展人工造林,以此来恢复生态环境,发展林业经济。对人工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科学的人工造林及管理方法,旨在提高我国人工造林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人工造林;抚育技术;管理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2-010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25.7       文献标志码: B

人工造林是一个整体系统的项目,需要进行长时期、科学的规划,要做到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选择多种多样的林木品种,根据苗木的优良性状来选择最适宜的树种,科学地开展人工造林工作。人工造林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林业经济,但是对抚育管理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才能够达到最佳的人工造林效果。人工造林需要掌握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对造林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等进行综合的分析,利用科学的造林技术,从而推动林业发展。

1   人工造林技术分析

1.1   林地设计技术优化

林地设计是人工造林的前提和基础工作,在进行人工造林之前,首先要选好造林地,造林地的选择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经济条件以及社会条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造林地所采用的林地设计方案也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发挥出造林地最大化的综合效益[1]。下面是林地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主要因素。

1.1.1  气候因素

以吉林地区为例,吉林地区冬季较为寒冷,空气较为干燥,所以在选择造林地时要尽量选择气温较高的地方,提高营林树木的存活率。

1.1.2  土壤因素

选择造林地时要尽量选择土壤肥沃、养分充足,土质较为松软的土壤类型,除特殊树种以外,要对土壤的成分进行检测,保证土壤的肥力、土质等条件能够满足造林树种生长所需要的标准。

1.1.3  地形因素

人工造林要选择最适宜的地形,造林地要尽量选择地势平坦的区域。如果种植在山区一定要选择缓坡、阳坡或半阳坡,保证林木能够得到充足的光照,否则会影响到林木的生长,不但不方便后期的抚育管理,还会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

1.1.4   水文因素

造林地附近要有一定的水源,利于浇水、灌溉等,还会维持空气的湿度,营造出更加适合林木生长的环境。

1.1.5   植被因素

在选择造林地时不能只考虑到林木的生长,还要考虑到其他植被的生长。首先是不能够大肆破坏原有的林地,否则就违背了人工造林地的初衷;其次是考虑到林木生长之后对周围植被的影响,要把这种影响控制在最低,否则会影响到造林地周围环境的生态多样性,进而对造林地的林木造成影响。

1.1.6   人为活动因素

人为活动因素要考虑到两方面:首先是造林地不能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在确定造林地之前要与被影响的居民进行协商。其次是尽量选择居民密度低的地区,减少人为活动对林木的影响。

1.2   林地清理技术优化

林地清理也是人工造林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林木生长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林地清理需要把林地中的杂草、灌木、已有的林木、垃圾以及采伐过程中留下的树枝、伐根等全部清除。我国过去在进行林地清理工作时经常采用砍山的方式,只对造林地进行大面积的表层清理,所以要改变这种模式,进行更加细致的林地清理工作,使林地更加整洁,减少其他植被对林木生长造成的影响,还能够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保证林木能够正常生长[2]。

1.3   树种选择

林木选种是人工造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种选择首先要考虑两个大的方面,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些树种对于生态环境有改善作用,但是基本不具有经济效益,种植难度较高,且不容易存活,木材质量较差,没有市场空间;还有一部分树种虽然采购成本较低,木材价格较高,但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在林木选种时,要综合这两个方面,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优质的树木品种。要尽量选择多种树种,避免出现树种单一的情况,对林木品种进行科学的配比,以便于维持生态平衡。

1.4   林木栽植技术优化

人工造林常选择的栽植技术一般有苗木营林和播种营林两种方法。首先是苗木营林。苗木营林是把培育好的树苗移植到造林地之中,这种方法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在较为干旱、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流动沙地以及冷冻害高发的地区具有良好的表现。例如东北地区人工造林中常见的油松、落叶松、云杉等,都可以通过苗木造林的方式进行栽植。比如落叶松,只需要把沙棘粘上泥浆,剪去较长的根须,就可以进行造林,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非常短,操作非常方便,且苗木的存活率较高,是我国大多数地区人工造林工作的最佳选择[3]。其次是播种营林。播种营林就是将林木种子播种在造林地,这种方法较为简单,常在大面积的人工造林工程中使用。播种营林能够省去育苗这道程序,但是播种营林方法对于造林地的条件要求较为严格,对于后期的营林管理工作要求也较高,还要考虑到土壤的肥力、水分等因素,才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林木的存活率。

2   人工造林抚育管理技术分析

2.1   水肥管理技术优化

当前我国人工造林管理中主要采用灌溉的方式为林木补充水分,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大型人工造林工程、干旱地区的造林工程以及速产速丰型的造林工程。灌溉的水量要结合林木的生长期、当期土壤的条件、气候状况以及树种对水分的需求而定。灌溉时要做好天气预测工作,防止灌溉之后出现大量的降雨,使土壤水分含量过高,从而导致林木根系腐爛等问题发生。还要注意灌溉的强度,避免灌溉水流过大,对土壤造成破坏,冲走土壤中的养分,以及导致土壤流失等情况的发生。施肥要根据当前林木的生长情况,经过技术人员分析土壤肥力不足时,就要对林木进行施肥,从而改善土壤肥力,保证林木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2.2   林间管理技术优化

人工造林与其他的林业、农业工程相同,需要进行科学、详细的林间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林木正常生长。造林地松土可以使板结的土壤破碎,从而使土壤能够更好地保持水分,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让土壤条件更加适合林木生长[4]。林间除草能够去除与林木争夺养分的其他雜草、灌木等,从而使林木能够生长得更加旺盛。因此需要加强除草工作,做好除草计划安排,定期进行杂草清除工作。有时还需要适当地保留林木周围植被,为苗木生长提供适当的庇荫,减少苗木的水分蒸发,还能够适当地降低地温,保持更适宜苗木生长的温度。但是,除草和松土的深度应该根据林木表层根系的分布情况来确定,不能因为除草或松土使林木的根系暴露出来,否则会使林木根系受到一定的损伤,不利于林木生长。对于杨树等根系再生能力较强的树种,松土的深度可以深一些,提高土壤的透气性。

2.3   病虫害治理技术优化

人工造林经常会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因此要加强造林地病虫害的治理工作。首先,技术人员要掌握当地高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在病虫害到来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对经常发生病虫害的区域可以使用药土、药泥、杀虫剂等进行防治工作[5]。人工造林的病虫害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加强日常的巡查和监管,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清除有利于病虫害生长的条件,从而提高造林的整体抗病虫害能力。

2.4   霜冻灾害防治优化

在一些较冷的地区,例如我国的吉林地区,经常会发生霜冻灾害,因此要做好冬季的霜冻灾害防治工作。在吉林地区的人工造林工程中,要选择抗冻能力较强的树种,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做好修枝、剪枝、浇水、培土等工作,保护好树木的根部,利用浇水的方式来减缓低温对树木根部的伤害,从而对树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我国北方的人工造林工程相较于南方的特殊性更高一些,因此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因素,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抚育管理措施。

3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造林工程不论是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还是林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人工造林工程的管理,不断优化人工造林技术,减少病虫害对林木的侵害。在东北等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要做好冬季的防寒工作,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不断提高林间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 1 ] 卜婷.小陇山林区人工造林技术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J].种子科技,2019(16):74,77.

[ 2 ] 张晓芸.影响楠木人工造林成活率的施肥因素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9(5):54-55.

[ 3 ] 武艳丽.太行山林区人工造林现状及对策探讨[J].山西林业,2019(5):18-19.

[ 4 ] 乐金良.中幼林抚育管理在营林生产中的重要性及成效研究[J].绿色科技,2020(1):135-137.

[ 5 ] 邢伟成.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和抚育技术要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9(24):222-223.

猜你喜欢

管理技术
电力配网的生产过程管理
配电线路施工管理技术研究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
南方葡萄结果园不同物候期的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