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评博弈如何演变

2021-03-16维舟

南风窗 2021年4期
关键词:王一博书评灌水

维舟

我一些朋友,因为在豆瓣书评中、或电商平台购物后给了3星,竟被作者和店主追著骂,虽然他们那样打分时其实并无恶意,只是觉得它确实就只值这么多而已—何况3星都已经不算差了。然而在像民宿这样激烈竞争的行业里,打分似乎也“通货膨胀”了,以至于只要不是5星都算是差评,似乎“不绝对好就是绝对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店家固然神经紧绷,而对消费者而言,满眼的5星也不知是真是假,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它凸显出中国社会某种具有普遍性的特质:那些本应是客观评定的分数,在现实中不完全代表品质、服务的好坏,而被一系列因素所扭曲。消费者和店主往往把评分变成了一种讨价还价的博弈手段,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评分甚至完全失去了可供参考决策依据的价值。

像这样控评的努力,有时甚至演变为公共事件。2020年年底爆出的一大新闻,就是王一博的粉丝大量涌入到豆瓣平台上去,给书籍写短评打分,目的只是为了“养号”来帮自己的偶像发声。因为在他们眼里,豆瓣是一个“恐怖”的地方,很多影评和娱乐小组中充满对明星毫不留情的评价,为了挽回王一博的作品评分下滑的趋势,帮偶像“反黑”,“没有经验、对豆瓣生态一无所知,但没有恶意的”粉丝们大批涌入豆瓣,但他们为了养号而灌水的大量短评,却把原本正常的很多书评搅扰得一团糟。

这种“控评”,本质上是一种对市场自发秩序的扰乱,特别是为了控制好评,到处灌水不让别人说话,或集体性地发起攻击。反过来,近些年的“一星运动”虽然看似相反,但也常常表现为一种情绪性的宣泄:只要是我看不懂的、不能满足我的,就是不好的作品,甚或为了某个细小的错误、创作人员乃至出品方的争议行为,也不管自己是不是用过,就争相用自己手中的评分权去施以惩罚。更有甚者,还有所谓“一星均衡派”:看到好评很多的,无理由打个低分来“平衡”一下。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其实是反串的,所谓“狗粉丝”,就是故意用这样的方式反向控评,甚至这不失为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由于很多顾客更关注差评,于是制造“差评中的好评”,就成了反向控评的常规化操作。

不管怎样,这在经济学上是低效的。常听人感叹说,中国真是一个复杂的市场。在这里,“复杂”的意思并不仅仅是说“丰富多样”,还指充满着意料不到的陷阱,差不多就是你涉世未深刚踏上社会时,师长告诫说“社会很复杂”的那层意思。不要说老外弄不懂,有时就算是中国人自己,也常会搞不清楚状况,但这种“复杂”其实是人为造成的:在这个市场上,对这些评分机制既缺乏必要的监管,也没有行业自治和自律,其结果是充满着混杂的无效信息或误导信息,消费者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自己学会如何鉴别才能“避雷”。

这样一个“市场”秩序会如何演变?眼下很难看到明确的走向,因为这牵涉到监管部门、平台、商家、消费者等各方的无数复杂博弈,但有一点大概是可以肯定的:即便再成功的控评,消费者也只会上当受骗一次。等你体验过一次,就会有了自己的判断,挂在那里的评分就没有多大意义了。任何一个商家,除非只想做一锤子买卖,如果想要做的是长久的回头客生意,那不如把控评的精力多花一点到如何改善自己服务品质上—那才是终极意义上的“控评”。

猜你喜欢

王一博书评灌水
书评
王一博:酷盖酷盖,还是酷盖
王一博同款 鞋圈新财富密码
书评
书评
灌水取球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王一博:在自己的时区,爱我所爱
灌水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