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1-03-16孙青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3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识字教学汉字

孙青

[摘 要]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国家对于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新编统编教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课文中,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实践,对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展开讨论,剖析其原因、特点、做法,并提出几点建议。目的希望优秀传统文化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能够发挥其魅力,让低年级学生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识字教学;汉字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7-0089-02

2019年,全国中小学生采用统编教材进行学习,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比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大胆实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低年级识字教学相融合,努力探索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新路径。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原因

(一)国情需要

在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就强调,低年级学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重点,要培养他们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低年级学生要学会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识字的能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最后低年级学生要经常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取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感受文字的魅力。通知中也要求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的比例要加重。

(二)教育启蒙

一个个的汉字看上去很“孤独”,但其实反映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汉字发展规律。学生观看一个一个可爱的图形变成文字的过程,是非常有趣的。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段学生学好语文的必要基础。学生要能够对文字从喜欢到对词语的赏析,再到好好读一篇篇文章,再由此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长期发展

汉字中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一个汉字可能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汉字可能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汉字可能就是一个价值观的体现。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识字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统编教材低年段的识字教学特点

(一)识字在前,拼音在后

统编教材不像过去其他教材版本,把学好汉语拼音作为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在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就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展现56个民族的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学的画面,让学生在入小学上课的第一天,就由衷地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特别让学生一下子记住了“中国”这两个值得骄傲的字。随后由识字单元入手,学习简单的传统的一些字后,再带领学生学习拼音。这样做,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拼音也是为识字服务的。中国汉字其实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精华所在。

(二)優秀传统文化特色的课文大大增加

在统编低年段教材中,将一些现代元素融入《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等传统蒙学中,编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人之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课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识字《天地人》,借鉴了《三字经》的编排特点,一幅国画映衬着“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字,学生在诵读中既了解了《三字经》的韵律,又识记了这六个生活中常用的汉字。《端午粽》用儿童化的语言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的内容编排可以让学生既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气息,又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田家四季歌》展现了田间劳作在一年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特别让城里学生在文字中感受到农耕的优良传统,产生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三)识字体裁多样化,体现人文情怀

统编教材低年级总共设置了6个集中识字单元,教材中的识字形式活泼,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裁主要有韵文、儿歌、谜语等。多样的形式增添了识字的趣味性,也大大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不仅集中识字单元的课文体裁丰富多样,而且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每课的汉语拼音都增加了识字环节,有的是看图读拼音识字,有的是儿歌中识字,目的就是告诉学生学习汉语拼音也是为了认识、学习汉字。在一些单元后的“语文园地”中,也有部分板块有识字内容。这些识字编排设计关注小学生的入学适应、心理发展问题,保护儿童学习汉字的兴趣,更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做法

(一)引入传统故事,激发识字兴趣

低年级学生只有6、7岁,相较于传统的识字教学方式,他们更喜欢讲故事的教学形式。 我国的传统故事中有许多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含着传统文化精髓。 因此我结合学生这一兴趣特征,加强对教材的钻研,挖掘出教学内容与传统人物之间的联系,在识字教学中引入传统人物典故,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能够聚精会神地投入到识字学习中,拉近学生与汉字的距离,使学生可以从心底爱上汉字,为学生今后的汉字运用和语文水平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大小多少》这篇课文中“牛”这个汉字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入《放牛郎王二小》这一人物典故,一边用课件一张张播放故事绘本图片,一边给学生讲述放牛娃王二小是如何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学生在听完这个故事后,被王二小为国牺牲的英勇精神深深感动了,在敬佩王二小的同时,激发自身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对“牛”这个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印象,每当看到“牛”字的时候都会想起王二小这个小小英雄的故事。

传统故事不是硬塞到教学环节中,而是通过巧妙地与识字教学相结合,既有效激发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又促进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习效果。

(二)深究造字规律,深化识字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有些教师不够重视学生识字的“质量”,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大多只是死记硬背汉字的字形、结构、意思等,没有深刻理解其中的渊源与含义,识字教学过于表面化、形式化,长此以往,学生不能全面认识汉字,对学生的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都带来了不利影响,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

例如一年级《日月水火》一课,我在教学课文中的八个生字时,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探究原始文字的由来,进而探究原始文字与楷体文字的关系。我还特意把“禾”和“木”两者结合起来教学,通过观看“禾苗”和“木头”的微视频,给学生以动态演示造字过程,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禾”字的一撇指的是麦穗成熟后弯下腰的样子。同时对“禾”字,联系《语文园地五》的一首古诗《锄禾》,加深对汉字的了解,更体会了农民伯伯大中午给禾苗锄草、松土的辛苦,明白珍惜粮食多么重要,由此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教学这类字时,都可以把字由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一一简单地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图画式的字中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并初步感知中国的造文字规律和方法,同时,教学汉字与儿歌、古诗相结合。这样教学既有趣又长知识,让学生觉得识字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呀!

(三)组织传统游戏,开展识字教学

一直以来,游戏都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学生在游戏中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交流,有助于学生团结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因此我把广为流传的民间传统小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悟到古代人的生活情趣和智慧,由此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教学趣味,让学生在玩中学汉字,在识字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例如“找朋友”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游戏,深受儿童喜爱。我在教学完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这一板块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汉字找朋友”的游戏,将本板块中的“花”“草”“桃”“桥”“树”“苹”等这些汉字进行拆分,贴在准备好的头带上,让学生带上这些头带。一个学生一边唱:“找呀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一边找到和自己组成一个完整汉字的好朋友。学生找朋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再次学习、巩固这些汉字的过程。

“找朋友”是经典的游戏,当然还有“击鼓传花”“丢手绢”等等传统游戏,都可以在课堂的某个环节进行展示,让学生在游戏中“乐学”。

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建议

(一)教材对古文字的渗透

目前统编教材对于识字教学中的古文字渗透较少,其实教材在不断改进中,建议可以对一些字的演变过程进行渗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识字方法中的造字规律带入平时的识字教学中,让低年级学生从小就喜欢中国汉字。

(二)校本教材的研究

要想识字不枯燥,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汉字造字方法和演变过程,出一本与识字有关的校本书籍。里面涵盖故事、儿歌、字的演变过程、组词、造句等系统的识字过程。让低年级学生在故事中、图文中、说话中感知汉字的无限魅力。

(三)識字竞赛活动的开展

学校可以在低年级每一学期开展一次识字竞赛活动。内容形式多样,更可以家校结合。让学生在竞赛中认识更多的字,从而认识更多的词,加深对字词的理解,从而对识字产生兴趣,更能喜欢阅读、喜欢语文、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慢慢深入我们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在识字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奠定稳定基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 参 考 文 献 ]

[1] 徐丽萍.无痕渗透  有效识字——浅议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的渗透[J].基础教育论坛,2017(28).

[2] 冯燕.技术支持下的小学字理识字教学研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15.

[3] 温立三.对语文教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5(7).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识字教学汉字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