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堂言语情境,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2021-03-16单体健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只有创造一定的情境,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更加具有兴趣,并且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教学处理上,首先应该了解语用能力的相关概念和内涵,然后结合相关理念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创造一定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语言,另外也能够恰当地运用语言来进行交流,从而解决社会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因此在进行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以及教材,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能够利用语言来进行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或者是说话的场景,既能够引发学生的言语体验,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一、要提供一定的情境来促进词语的内化
词语作为语言的最小单位,词语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因此只有加强对词语的有效积累,才能够更好的运用语言,并且能够随时随地与现实生活发生一定的关系。比如学生在生活中经历一定的场景之后,立刻就能够用相关的词语来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因此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应该结合学生现有词语库存来进行情境上的设置,才能够加深学生们对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并且能够掌握词语的运用方法以及技巧。比如在进行《负荆请罪》教学时,首先应该引出文本中的重点新词,如“刎颈之交、肉袒负荆”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比如其中存在着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宽容大度等重点词语,这时教师就需要在黑板上进行一一列举,并且解释这些词语的含义。在学生们了解词语含义之后,教师再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具体故事情节之中,负荆请罪讲的故事是蔺相如的宽容,廉颇听到相关传闻之后,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为了创造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扮演相关的角色,从而加深对课文中内容的了解以及感悟,通过创设这种表演情境,使得词语得到有效的内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在情境表演中,要把蔺相如的话,及廉颇惭听后的愧极。以及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家等一系列动作、语言,要活灵活现表现出来。两个一文一武的形象要学生体会好,这样学生真正懂得什么是同心同德,理解“负荆请罪”不光是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重要的是从心底发出的行为方式。有了这些,学生的语用能力肯定会在情境化下得到有效提高。
二、要拓展情境,促進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通过拓展情境能够使得学生对于语言有更深刻的了解,因此教师需要创造一个活灵活现的情境,尤其是要进一步拓展教学的阅读资源,以便延伸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丰富想象,对词语进行充分的利用。比如在对《第一朵杏花》进行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了解竺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略读文章,然后让学生进行说写训练,有效地拓展学什么的想象能力。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文中的小孩儿是怎样一次次的去树下观察静待杏花开放的,可能有的学生说小孩儿一年四季每天都去杏树下观察,可能也有的孩子说春天的每一日都去观察,通过这一提问来引导学生对于杏花开放这一情境进行想象。然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比如小孩儿在竺爷爷的影响之下具有什么样的品质?通过拓展情境来进行课程上的教学,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课文的重点知识,从而提高语用能力。
三、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实现课堂氛围更加融洽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乐在其中、获得成长。因此教师结合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应该创设一定的情境,打造一个立体化的场景,才能够让学生利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情。比如在对《三顾茅庐》进行教学时要设置相关的情境。教师可以作为采访记者,而学生则作为刘备,教师提问刘备:你还有半里路才能到诸葛亮的茅庐,为什么要提前下马前行呢?学生有的可能就会回答出于尊重。而有的学生会回答担心骑马的噪音影响到诸葛亮休息。然后教师继续提问,到了茅庐之后,为什么不让童子去惊动诸葛亮,而是要多等一个时辰,学生可能会说是对诸葛亮百分之百的尊重,也有的学生会说诸葛亮正在休息,如果打扰他休息,就会让他不满意从而不会出山帮忙,经过这一系列的趣味采访,能够让学生把握好《三顾茅庐》中的重点知识和内容,并且明白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的诚心与决心,不仅使得整个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而且有利于促进课堂的气氛更加融洽、热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四、要延伸情境来实现中心内容的升华
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时,有很多隐藏在语言文字之外的情境,因此要进一步延伸情境,才能够让学生把握住文本中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加深对于词语以及文章的理解。比如在对《艾滋病小斗士》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的通读,然后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故事结构,主要是从珍爱生命、顽强抗争、关爱他人这三个结构来展开的。当学生了解恩科西的不幸之后,教师可以延伸故事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发挥联想人们如何与恩科西告别,同时可以建议学生进行小短文的写作,经过思考之后写出一段文章,学生可以归纳出这篇文章的主旨,并且能够表达自身的一些意见观点,有效地加深了对于文章主旨大意的掌握。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创造相关的语言情境,把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在进行语用能力培养时,不仅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也要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因此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全面加强言语知识的教学。通过进行言语知识的教学,能够为学生运用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是语文知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经过不断的积累才能够沉淀下来,从而形成为规范的书面语言或者是口头语言。在进行言语能力培养时要进一步加强对言语知识的教学,保证学生掌握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应用。
2.要重视言语交际的训练。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不仅产生于实践,而且只有在实践中锻炼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进行语用能力培养时,也应该注重言语交际的训练,通过讲故事、演讲或者是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练习,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以及书面语言,才能够使得学生表达语言更加准确,而且流利,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3.要善用引用的策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善用一些引用的策略,才能够对语言进行有效的延伸和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于语言的积累以保证学习更加具有效果。尤其是通过创设言语交际的情境,来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既能够在课堂中发表意见与观点,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正确的运用语言,表达自身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置一种氛围或热烈欢快或严肃庄重,通过给学生创造一个综合全面的表达机会,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能够调动学生提高语用能力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语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来实现学生语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也要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水平,从而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
单体健,山东省青西新区弘文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