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 培养思维习惯

2021-03-16纪峥斌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小学科学核心素养

纪峥斌

[摘 要]由于小学科学教学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应从有利于科学精神养成和思维发展等角度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针对科学教学中德育缺失、学生思维过简等普遍性问题,教师要本着“立德树人”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尝试,以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思维习惯;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6-0074-02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抵抗弯曲》是一个经典课程,经常被选为公开课内容,但大多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不强。这是科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因为很多教师认为学习科学需要真刀真枪地进行实验,应注重科学实证意识的培养和逻辑思维的提升,而德育是文科类教学的事情,因而忽视品德教育的渗透,这实质上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解不透彻。二是教师处理教材比较死板。教师基本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逐步推进教学,缺少对实验内容的整合,结果每个环节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导致时间紧张,课堂拖沓。三是学生思维含量不高。不少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果,忽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没有深挖教材,老是用旧眼光看待高年级学生,课上看起来虽然很热闹,但思维含量低。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以供大家讨论。

一、以实际生活导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本课教材设计的导入环节是根据桥梁、房屋的物理结构展开讲述,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选用普通桥梁或房屋图片导入,这样处理看起来紧贴教学内容,实质上错失了一次良好的德育渗透机会。因此,笔者选择以港珠澳大桥的图片导入。

(出示港珠澳大桥的图片)

师: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国家最高领导人、敬爱的习近平爷爷参加了一座大桥的落成典礼,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桥吗?

生:港珠澳大桥!

几乎所有试教班级的学生都能回答出是港珠澳大桥,这充分说明学生得到的信息量是巨大的。于是,笔者趁热打铁指出:“港珠澳跨海大桥,全长55千米,是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的一座桥。它不仅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和伟大精神的结晶,更是献给祖国70周年的一份大礼,所以习近平爷爷出席了这座桥的落成典礼。”

当港珠澳大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国70周年紧密联系在一起,看到学生闪闪发亮的眼睛和骄傲自豪的神情时,笔者就知道这个环节不仅激起了学生探索桥梁奥秘的兴趣,更将爱国情怀的种子播撒在了学生心里。

二、整合宽度与厚度,提高学生思维含量

以往的课例,往往先做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实验,再做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实验,这两个思维方式完全一样的实验被机械重复地演示,不仅耗时长,而且效率低。特别是纸的厚度增大后,放的垫圈数量呈几何倍数增大,实验的难度更大。以4倍厚22厘米长的纸梁为例,实验中可放100个垫圈,一个一个地叠上去,还要计数,没五六分钟根本完不成,不仅导致课堂拖沓,还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要解决这个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含量,教师必须对这两个实验进行有效整合。

首先,小组讨论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实验怎么做时,学生会说出这是对比实验。接下来的变量控制实验,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很容易,教师也就没有必要再让学生讨论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实验怎么做了,因为这两个实验的做法一模一样。

其次,发放实验器材,要求学生先完成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实验,再增加纸的厚度进行实验。笔者巡视各组,把学生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填到大屏幕PPT上。在做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实验时,由于要放的垫圈有一百个左右,耗时实在太长,笔者故意只给每组六七十个垫圈。学生做实验后发现垫圈全部用完,纸梁还是好好的。于是有一个小组询问:“垫圈没了,该怎么办?”笔者说很简单,在PPT上给这组填上“74+”,于是其他小组都明白了。

这样设计实验,时间缩短了很多,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展开,层层推进。而笔者也在小组研究时抽空迅速将实验数据填写到大屏幕PPT中,供学生进行数据分析,节奏紧凑,学生思维质量高,效果好。

三、辨析预测与猜测,培养学生科学习惯

预测是根据学生的前概念進行的一种个体或集体的判断行为。如在沉浮实验中,预测实验材料中的物品哪些能在水中浮起,哪些会沉下去。但这节课的预测与前面提到的预测,两者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因为预测1倍宽、2倍宽、4倍宽的纸梁能放几个垫圈,学生缺少前概念,如果一次性预测,就等于随意猜测,学生的实证意识、科学精神难以形成,甚至会养成坏习惯。所以,笔者在实验开始前重点辨析预测与猜测的区别,告诉学生预测是有一定根据的猜测,只有做到科学预测,然后实证,预测才会不断地接近科学事实,而这才是正确的科学习惯的培养方法。笔者要求学生做完1倍宽实测后,才能预测2倍宽的实验结果;做完2倍宽实测后,才能预测4倍宽的实验结果。从每组的实验记录表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预测与实测较为接近,偏离度小,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真正将预测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实验记录

师:第9组4倍厚的实验数据只有20个垫圈,与其他小组的数据差距很大,这是什么原因?

生1:他们组的垫圈是重重地放下去的,砸弯了。

生2:第9组的垫圈放的位置不好,可能偏了。

……

对其他组的实验结论产生疑问时,学生基本上是指责他人的操作不规范,很少从实验材料的可靠性、实验设计的科学性等方面,也就是系统误差的角度考虑数据偏差大的原因。于是,笔者先让第9组学生答复同学的疑问,接着告诉学生:“第9组的4倍厚纸梁其实是老师故意损坏的,因此他们组的20个垫圈是真实的数据。这既是对证据与事实的尊重,也是好多桥用了几年后需要维修加固的原因。在探寻问题答案时,不能老是指责他人,不信任别人,要多听听对方的意见,这样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做科学是这样,做人更是如此。”这样教学既促进了学生科学习惯的培养,又不失时机地渗透了品德教育,一举多得。

总之,经典课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的教学内容能更好地展现科学本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有比较明显的作用。这节课的教学有很强的针对性:其一,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德育教育应该体现在所有学科教学中,即在教学的任何时候,都要有“润物细无声”的思考和融入。其二,研究的问题一定要有思维含量,要让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最后豁然开朗,这样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其三,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时时留心,精准施策。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小学科学核心素养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中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