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构建

2021-03-16郭一凡陈东健谢进伟

职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全程化就业指导互联网+

郭一凡 陈东健 谢进伟

摘 要:“互联网+大学生就业指导”已成为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实践,分析了“互聯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构想缘起、基本内涵、构建路径与保障措施,以期持续拓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效率,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就业指导 全程化

课 题:本文系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建构”(课题编号:JM2018B17)的研究成果。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人们不断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传统各行业融合,形成了新的发展生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自2001年开始,全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持续增长,而社会上有效岗位需求相对不足,结构矛盾突出,甚至出现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所展现出来的发展优势与活力,为互联网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机遇。

一、“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构想缘起

提出构建“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一方面是顺应“互联网+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是借助互联网思维,利用PC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所形成的万物互联空间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各项工作相结合,构建就业指导体系是互联网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深层次融合。因此,有人提出希望构建信息化、全程化、立体化就业指导体系。

对于“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的研究,仅有沈阳师范大学的崔旸与韩东共同研究了在互联网模式下的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的“一站式”就业工作网络服务平台的策略。这成为我们推动“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研究的外在动力。

更为重要的是,从现实工作来说,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年均毕业生超过4 000人,而直接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不到30人。有些工作人员认为就业工作只是毕业班学生才需要考虑和面临的问题,其他年级涉及就业问题为时过早,即便意识到就业指导工作应该融入大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的全过程,也仅仅只是蜻蜓点水般地开展一些零散活动。

基于此,我们希望聚集各种资源与载体,形成合力,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效能,促进就业工作稳步发展,保障大学生就业质量。而在“互联网+”视域下构建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有可能是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最有效的出路,这便是我们实施“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研究的内在需求。

二、“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基本内涵

“互联网+”视域下的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实际是“互联网+大学生就业指导”阶段性发展的一种形态,这种形态的基本内涵就是在互联网思维与现代教育理念引导下,结合学校具体实际,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各项工作进行融合,注重时间维度上的连续性与长期性,确保就业指导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以解决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关就业的问题,优化就业指导过程并促进就业指导工作常态化发展,进而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与就业指导的信息化。

其中,互联网思维与现代教育理念双管齐下是“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建构的先进性与科学性的重要基础。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各项工作融合,是以学校实际情况与具体工作需要为前提,具有明显的校本特色,这里面主要包含两方面的融合。

一方面是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有关的要素之间的融合,如就业指导师、就业信息员、就业指导相关资源等。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的融合,如就业教育过程、就业辅导过程、就业服务过程、就业管理过程等。

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就业指导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解决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关就业的问题,优化就业指导过程并促进就业指导工作常态化发展是“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的过程性目标,而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与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是“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的结果性目标。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互联网+”视域下的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的具体实践表明,该体系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特征是在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过程中,专职队伍与兼职人员的指导主体相结合,全员指导与个别指导的指导对象相结合,线上指导与线下指导、课程教育与课外辅导的指导方法相结合,职业规划与就业能力、统一节奏与管理特色的指导目标相结合,这也是一种全方位、多方面、多角度的就业指导体系。

三、“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构建路径

结合前期文献研究成果与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实践,我们归纳了“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四条路径。

(一)“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教育路径

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将该课程定位为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在大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分成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个阶段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也就是从新生入学开始,主要开展职业(学业)规划与素质意识的培育。第二个阶段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也就是顶岗实习前结束,主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能力培养扩展。

教学主要利用钉钉网络课堂与蓝墨云班课平台开展线上教学,理论知识可以让大学生利用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学习。同时结合与企业家同行、优秀校友面对面、创业“魔法”学堂、职业规划大赛、简历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等常规化课外训练,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二)“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辅导路径

通过包含就业指导师与就业信息员在内的辅导員定点进驻学生行政班级QQ群、微信群、易班等网络社交平台,定向、全程化负责解答大学生有关职业规划与就业疑惑,开展实时化的个性需求辅导。

同时在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心理咨询预约入口,实现就业相关问题与心理安全问题诉求的全程化及时响应与交互,以网格化全覆盖体现就业指导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积极组织并鼓励大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对参赛人员的针对性辅导,训练大学生的“互联网+”思维,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

(三)“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服务路径

通过就业指导网、就业微信服务号形成“一网一微”就业服务网络平台,集就业政策、招聘信息、就业指南、档案查询等就业相关服务于一体。这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整个学习阶段全过程的PC终端、移动终端双向协同的就业相关服务,使就业相关信息有权威性,减少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虚假信息的风险,提升了就业服务的准确性、高效性与持续性。

(四)“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管理路径

通过就业管理系统,实现大学生基本信息、就业推荐、就业去向、就业岗位、薪资水平、就业协议管理、就业率统计等大量就业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实现对大学生就业数据的规范化管理,配合省、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实际情况的统计与掌握,宏观把握就业形势,及时制定与调整政策。

同时,就业数据的统计反馈也对学校动态调整教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依据,有助于实现就业管理提升,促进就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就业服务提升的渐进式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就业质量。

综上所述,从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具体实践来看,四条路径是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关系,这四条路径分别构成了“互联网+就业教育”“互联网+就业辅导”“互联网+就业服务”“互联网+就业管理”四个功能模块,最终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

四、“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保障措施

利用互联网来构建从新生入学到大学毕业的全过程就业指导体系,并使其专门化、专业化以及长效化,需要有力的保障措施。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思政”格局下的顶层设计、专门机构统筹下的一体化领导、四平台支撑下的资源信息整合、立体化协同下的长效运行机制等具体实践可提供有益参考。

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服从“大思政”的格局。在此情况之下,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创新成果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构建以课程就业教育、日常就业辅导为主体,以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为支撑的“互联网+就业指导”的顶层设计,以形成新时代的就业指导生态,致力于缓解当前形势下就业结构矛盾,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优化就业工作效率。

在“互联网+就业指导”的顶层规划下,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就业指导科的专门机构,统筹全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并将就业工作进行模块化划分,实施专门的就业指导科员责任制。同时构建了学校、院系、学生三层级专门化的就业指导工作团队,即在学校层面组建了就业指导教研室,主要负责全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提供面向全员化的就业指导;在院系层面建立了院系工作室,主要负责本院系的就业指导工作,侧重于从学科领域对各院系学生开展差异化就业指导;在学生层面成立了就业起航协会,从学生互学互助角度开展多样化的职业规划与就业素质训练活动。

为实现资源、信息的有效整合,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与效果,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校本特色的“互联网+就业指导”,根据不同功能模块,搭建了不同的互联网平台,即为就业教育搭建了课程网络平台,为就业辅导搭建了辅导社交平台,为就业服务搭建了服务网络平台,为就业管理搭建了就业管理平台。这四类平台构建了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网络空间,能够满足数据统计、信息发布、指导交互、资料存储等的需要。

对于与就业有关的资源、信息从何而来,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等问题,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实践过程中也积累了较好的经验。就业指导工作是在学校党政领导组织下根据上级部门指示开展工作,从顶部引领全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方向。而就业指导师整合教学资源为全校学生提供就业教育,从中部提供动力输入。就业信息员与毕业班班主任根据学校的工作指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与管理,从底部全程跟踪并保障质量。

五、小结

“互联网+大学生就业指导”已成为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其如何深化发展,需要从各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研究符合校情的“互联网+大学生就业指导”。

我们适应发展形势,根据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实践情况,经归纳提炼,构建了“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旨在不断聚合、优化与完善各种就业指导有关资源、载体与项目,促进就业工作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君,张晓霞.我国高职生就业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6).

[2]阳作林.“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2).

(作者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全程化就业指导互联网+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探析
构建全程化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