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霉素浸泡对辣椒幼苗质量的影响

2021-03-16王柏秋李晓红

园艺与种苗 2021年1期
关键词:赤霉素电导率叶绿素

郝 鹏,王 紫,王柏秋 ,李晓红

(1.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辽宁盘锦 124010;2.辽东学院农学院,辽宁丹东 118000)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辣椒生产国,不仅是辣椒主要消费国,也是辣椒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国内对辣椒的需求量也很大。该文利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辣椒幼苗进行浸泡,研究其对辣椒生长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辣椒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选用辽椒4 号。该品种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以自选3 号椒自交系为母本,自选甜椒12 号自交系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其主要性状为株高50~60 cm,开展度60 cm左右,生长势较强。第一果着生于主茎8~9 节,果方灯笼形、深绿色,果面不平整,果基部凹洼,心室3~4个,果肉较厚。味微辣,脆嫩,单果重200 g 左右。中早熟、生育期110 d。抗病性较强,适于露地或保护地栽培,产量60 000~75 000 kg/hm2。赤霉素为90%赤霉素粉剂。

1.2 方法

1.2.1 试验时间与地点。试验于2020 年4 月在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基地进行。

1.2.2 试验步骤。处理共设7 组,分别为清水、0.000 1、0.001、0.01、0.1、1 和 10 mg/L 的赤霉素溶液(CK,C1,C2,C3,C4,C5,C6),选取充实饱满、无损伤的辣椒种子7 份,每份100 粒,分别将辣椒种子在7 种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内浸泡24 h 后,30℃条件下催芽。待辣椒种子长出第2 片叶开始进行测量。

1.2.3 测定方法。(1)光合特性,参考郭帅[1]等的光合色素含量测定方法,称取新鲜辣椒叶片0.1 g 放于研钵中,加少量CaCO3、石英砂及0.5 mL 纯丙酮研成匀浆,再加10 mL 80%丙酮继续研磨至组织变成白色。提取液用漏斗过滤到25 mL 容量瓶里,用少量丙酮清洗研钵,洗液一并滤入容量瓶内,用胶头滴管吸取80%丙酮将滤纸上的提取液全部洗入容量瓶内,直至滤纸和残渣变为无色,80%丙酮定容至25 mL。把提取液倒入光径1 cm 的比色杯内,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波长663、646 和470 nm 下测定吸光度,以80%丙酮为空白对照,将吸光度代入公式计算叶绿素a、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浓度,进一步求组织中各光合色素含量;(2)叶片电导率,选定已编号的6 组处理过的足量的辣椒叶片,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去掉中脉后剪碎,混匀,称取0.5 g 剪碎的样品,放入20 mL 的试管中,加入去离子水10 mL,静置2 h,用DDS-11A型电导率仪测出电导率;(3)根系活力,辣椒幼苗根系活力测定采用TTC 法[2]。称取根尖样品0.5 g 于10 mL烧杯中,加入0.4% TTC 溶液和磷酸缓冲液的1∶1混合液10 mL,将根完全浸没在溶液中,37℃条件下暗保温1~3 h,之后加入1 mol/L 硫酸2 mL,终止反应。根取出后吸干水分,放入研钵中,添加乙酸乙酯3 mL 和少量石英砂,磨碎,红色提取液移入试管,用少量乙酸乙酯洗涤残渣3 次,移入试管,最后加乙酸乙酯至10 mL,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84 nm 下比色,以空白试验作参比测出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四氮唑还原量。

1.2.4 数据分析。利用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辣椒幼苗的地上、地下干重和鲜重的影响

通过对辣椒幼苗鲜重和干重的测量,判断其生物量的变化情况,这是判断作物对赤霉素处理的综合反映,也是评估赤霉素对幼苗生长状况影响程度的可靠指标[3]。从表1 可以看出,当赤霉素浓度为1 mg/L时,幼苗地上、地下干重和鲜重,均达到最大值。当赤霉素浓度继续从1 mg/L 升高到10 mg/L 时,幼苗的地上、地下干重和鲜重又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仍高于对照。由此可见,赤霉素处理能显著增加幼苗的地上、地下干重和鲜重,但要注意使用浓度,赤霉素处理对幼苗的地上、地下干重和鲜重的影响不呈现依浓度递增趋势。

2.2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辣椒幼苗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是植物中的绿色物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酸。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其含量也是衡量植物生长状况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4]。叶绿素含量的多少将决定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质量,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从表2 可以看出,当赤霉素浓度为1 mg/L 时,叶绿素a、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达到最高。0.000 1 mg/L 赤霉素处理组中叶绿素a、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其中叶绿素a 和类胡萝卜素的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这说明低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可能会影响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合成;0.001 mg/L 和0.01 mg/L 处理组中3 种叶绿素含量略高于对照,叶绿素b 的显著性水平达到 5%;0.1 mg/L、1 mg/L 和 10 mg/L 处理组相比于对照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差异性均达到1%极显著水平,说明用赤霉素浸种可以提高作物幼苗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为作物提高光合作用奠定基础。

表1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辣椒幼苗地上、地下干重和鲜重的影响

表2 不同赤霉素处理对辣椒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辣椒幼苗的叶片电导率的影响

从表3 可以看出,赤霉素处理能够降低叶片导电率,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升高,叶片导电率大体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0.000 1 mg/L 赤霉素处理组的叶片导电率与对照几乎相同,随着赤霉素浓度上升到0.001 mg/L 时,叶片电导率明显降低;当赤霉素浓度继续升高时,叶片电导率持续下降,0.01、0.1 和1 mg/L 赤霉素处理组的叶片电导率均达到极显著性差异水平;当赤霉素浓度为1 mg/L 时,叶片导电率达到最低;然而赤霉素浓度继续升高到10 mg/L 时,叶片导电率又出现上升的趋势,但是与对照相比,仍达到极显著性差异水平。

2.4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辣椒根系活力的影响

根系活力是衡量根生长好坏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活力大小反映根代谢的强度,活力越强,则根系的代谢就越旺盛,根系就越健壮[5]。从表4 可以看出,0.000 1、0.001 和 0.01 mg/L 没有显著性差异;0.1 和1 mg/L 处理组能够明显提高辣椒的根系活力,显著性差异水平达到1%,且当赤霉素浓度为1 mg/L 时,根系活力达到最大值为190.67;当浓度继续增加到10 mg/L 时,辣椒根系活力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说明高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能够抑制辣椒的根系活力。

表3 不同赤霉素处理对辣椒叶片电导率的影响

表4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辣椒根系活力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与对照组相比,赤霉素处理的最佳浓度为1 mg/L,经赤霉素处理的辣椒种子,辣椒幼苗的地上、地下干重和鲜重也有显著增加,同时赤霉素处理可以提高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增强植株根系活力以及降低幼苗叶片的导电率,使辣椒幼苗的叶子肥大,颜色浓绿,从而改善生长状况,提高辣椒产量。

猜你喜欢

赤霉素电导率叶绿素
赤霉素对红阳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容重及含水率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研究
提取叶绿素
基于在线水质监测仪电导率校准装置研制探讨*
提取叶绿素
锌对白菜和香葱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
不同低温处理对桃1年生枝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绿茶保存要精心
赤霉素和氯吡脲对不同葡萄品种果实膨大和品质的影响
2265FS土壤原位电导仪测定结果与土壤含盐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