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

2021-03-16何罡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学管理

何罡

摘要:德育理念,即使在小学教学活动当中,注重对于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安全理念,则是在整个小学教学活动当中,规避一切影响小学生生命健康安全的因素,确保小学生能够在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当中进行学习。随着中国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多种多样的改变,传统的小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小学发展。因此,探索德育理念和安全理念双融合的小学管理办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管理;德育观念;安全理念

分类号: G627

一、小学管理中德育理念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校园管理当中,就开始融入德育理念,不仅能够给予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启蒙,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生造成长远的积极作用。而且还能进一步优化中国的人才培养方式,进一步促进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推行。

二、现阶段小学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总结

1、管理方式傳统化,形式化

随着中国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人才培养方向不断转变,新课程改革也逐渐稳步推进。伴随而来的是学校教育方式更新和改变,课堂模式也有了很多创新。有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那么学校的管理办法也应该同步转变。然而,目前很多小学的管理办法仍然是承袭以前的管理办法,最多也只是有一些细微之处的变化,根本无法适应目前学校教育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学校管理工作呈现传统化、形式化。

2、一成不变,缺乏灵活性

目前,很多小学的管理办法都是固定的条文,这些条文大多是根据一些可能发生的状况,提供一些规则制约。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人们可以发现,现实当中永远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很多不可预估的事件和不可规避的因素也在时刻变化,仅仅那几条固有的管理条例,并不能完全涵盖这些现实当中可能会存在和产生的问题。由此可见,目前很多小学的管理办法都是存在缺陷的。这种缺陷一方面表现在学校管理办法没有灵活性和延展性,对于一些预先没有想到的事件,没有提前准备好约束的规则和条文,所以在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又呈现“无法可依”的状态,校园管理者各有各的意见和看法,很难达成统一的意见。

3、管理措施难以落到实处

当把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时候,很难保证这些人的决策和行为都是正确的,只有集中多个主体的智慧和意见,最终才能产生最优的策略和方法。而一些小学在校园管理工作方面,总是把权力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而这些管理人员当中,又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滥用私权的情况,这些现象导致校园管理办法缺乏公平性,影响教师的执行积极性,最终导致校园管理办法难以落到实处。所以,是否具备足够严谨的校园管理办法;是否能够将这些校园管理办法落到实处,都是校长在校园管理时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三、在小学校园管理中融入安全理念和德育理念的策略探究

1、尊重教师地位,形成管理合力

一些校长在进行学校管理的时候,常常是采取硬性管理的方式。比如,直接向教师下达指令,并强迫教师执行,在执行效果不好的时候,不去分析为什么执行效果不好,而是指责教师工作不力。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常常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这也是学校管理者需要充分考虑到的问题。所以,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的管理工作当中,首先需要学会的就是尊重教师的地位,这样教师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执行学校下达的指令。只有学校和教师之间的管理理念能够同步,对于这些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才会进一步加强。并且,在学校管理办法的执行当中,也不会出现校长批评教师,教师又反过来指责和批评学生的恶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师、校长、学生三个主体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让学校的教育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避免权力集中,实行民主化管理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那样,过度集权常常会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在学校的管理当中也是同样的,不能够把管理的权力完全集中在校长的手中,还要把学校的管理工作拆解成一个个小的部分,将这些小部分交到不同的教师手中。这样,每个教师都有一定程度的管理权力,各个教师之间就会形成一种权力的制衡,更有利于形成相互监督的管理模式,促进学校管理的公平化,合理化。另外,学校的管理者也需要充分强化自身的民主观念,在进行某些重大事项决策的时候,可以召开教师讨论会,听取和采纳各个教师的解决办法,综合众多教师的意见,才能够让决策更加理性。

3、注重安全意识的强化

无论人们有多么细致的管理办法,有多么健全的管理机制,都不能100%的确保避免一切安全事故。所以在加强校园管理的同时,也要安全意识的强化。笔者在这里所说的安全意识强化,不仅仅包含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还包含学校管理者安全意识的强化。比如,一些学校常常定期举行火灾、地震等灾害预防的逃生演练,为学生灌输安全知识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学生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通过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对于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方面的发育都不够健全,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也不够强,这样的现实状况也使得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既要结合小学生的自身特点,综合考虑可能存在的各种隐患,并且有针对性的制订管理办法,还需要在制订管理办法的时候留出一定空间,确保整个管理办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延展性,能够实时更新和优化。此外,在学校管理当中,也要具备足够的民主意识,校长需要充分尊重教师的管理地位,做到校园管理的公平公正公开,才能够保证教师的执行积极性,确保校园管理落到实处。总之,小学教学管理要与时俱进,跟随教育发展动态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够适应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延芳,郭凯.试论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所承担的责任[J].教学与管理,2013,4(2).

[2]巴桑罗布.加强和改善小学学校管理[J].读与写,2020(6).

[3]许明志.浅析小学学校后勤及安全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4).

2936500511394

猜你喜欢

小学管理
试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
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探讨
小学管理中的德教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
谈素质教育理念与小学管理工作
浅谈小学管理中师德师风建设探究
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小学管理中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策略探究
试析基于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管理问题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