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三大措施有机结合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必要性
2021-03-16吕国伟
吕国伟
【摘要】水、土属于人类生存的根本,同时也是农业生产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属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根本。因为我国的特殊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条件,再加上不合理的水土开发利用会导致相对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此时也会间接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土保持属于小流域治理过程中的重点任务和目标,同时也是维护生态环境的关键。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综合效果,本文简要分析水保三大措施有机结合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必要性,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有效结合;小流域治理;治理必要性
分类号:S157
引言
水土流失属于全球最为普遍的土地退化类型,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發达国家,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表现,并且大多数国家的水土流失问题处于持续恶化状态,我国部分地区也存在这一现象。水土流失不仅会直接制约农村脱贫致富与地区经济发展,同时还会影响城市建设与持续发展,成为了我国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小流域治理中采取水保三大措施并举,可以显著提高水土保持治理和水土环境的综合水平。对此,探讨水保三大措施有机结合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必要性具有显著实践性价值。
一.水保三大措施
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工程、植物和耕作等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的总称。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按以下两种方法分类:根据治理措施特性分为:工程措施、林草措施(或称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三大类。治理中三类措施都要采用,称为综合措施。根据治理对象分为:坡耕地治理措施、荒地治理措施、沟壑治理措施、风沙治理措施、崩岗治理措施和小型水利工程等六大类。各类治理对象在不同条件下分别采取工程措施、林草措施、耕作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不同组合,总起来也是综合措施。1.工程措施:为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2.生物措施: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方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又称植物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保土蓄水,改良土壤,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的措施。3.耕作措施: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二.水保三大措施有机结合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必要性
1.经济效益方面的必要性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基于水土保持三大措施结合应用,可以实现对水土流失问题的应对,在治理过程中可以将经济效益较高的资源培育与开发放在首位,可以更好的展现商品意识以及明确的市场理念,可以更好的推动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开发水平[2]。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措施根本上属于惠民工程,借助小流域的水土治理可以促使开发水土资源以及治理水土流失保持紧密关联,可以将小流域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并将水土资源有效利用于其中,从而提升粮食与果品的生产质量。借助水土保持三大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可以为优质高产提供支持,提高水土保持自身效益从而推动综合生产效益。
2.社会效益方面的必要性
大多数水土流失都属于贫困与经济欠发达区域,这一些区域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资源,借助水土保持三大措施,可以通过政策、政府的组织领导与监督管理等方式实现对经济发展问题的解决,并促使贫困与劳动力流向问题得到改善,从而改善农业生产综合条件,改善农业生产综合环境效益,特别是借助水土保持三大措施可以促使部分地质较差的地方实现经济林建设,可以促使土地利用与农村生产结构保持高度合理,并推动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
3.生态效益
借助水土保持三大措施可以有效监督并预防水土流失问题,并实现对自然植被的有效保护,减少因为水土资源不合理或缺乏而导致的流失与自然危害。在水土保持三大措施可以实现对原地貌植被的保护,可以有效扩大生物措施比例并减少自然植被的破坏表现,提升流域生态综合建设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工程属于小流域治理中预防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综合治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水土保持工程属于一门应用工程原理实现对山区、丘陵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的防治方式,对于水土保持三大措施的结合应用,可以协同发挥不同措施的保持价值,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风险,保障小流域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利超,刘窑军,汤崇军,等.红砂岩侵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以宁都县还安小流域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2019,No.450(09):25-29.
[2]刘丽佳.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4):115-115.
11225005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