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西南省份雾霾天气成因及对策

2021-03-16丁林林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环境空气

丁林林

摘  要:西南省份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正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环境空气质量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本文从基层环保工作者角度浅析了西南地区雾霾天气增多的原因,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了治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西南省份;环境空气;治霾

近些年来,雾霾,正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词汇,每逢秋冬季,北方诸多城市的区域性“十面霾伏”更是频频刷爆朋友圈。今年3月份,从蒙古国一路南下的的沙尘天气更是连续多日横扫北方大片国土。人们在感慨北方雾霾如此之严重,大家在群策群力治理雾霾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声音---走,去西南省份地区呼吸新鲜空气去。西南省份地区,就是天然氧吧。

诚然,西南省份的山清水秀天蓝地净是外省尤其是北方城市的人很难体会到的,作为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集中地,空气质量更是常年排名全国前列。说到这里,也许提及“西南省份雾霾”这样的词汇时会特别刺耳,然而,笔者身为一名环保工作人员,多年工作在西南省份地区环保最基层,可以负责任的说        西南省份地区的雾霾不是水中望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现实。

先看一组数据:2017年1月,某西南省份80多个县当中,已经有个别县当月空气质量优良率不足40%,不足40%是什么概念---根据原环保部公布的数据:2017年1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36.2%,该区域也正是全国雾霾重点高发区域。虽然这是个别县的数据,但足以说明西南省份地区雾霾不是空穴来风;2021年一季度,西南地区某地级市16个县市均被雾霾侵袭,空气质量优良率无一达到100%,而2020年同期,该地级市16个县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为100%。雾霾袭城,可见一斑。

一、成因分析

1.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计划的深入实施以及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需要,作为欠发达地区西南省份地区势必要狠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落下的短板,这也是人心所向,无可厚非,但大量基础设施的兴建,带来的系列扬尘污染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2.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随着发达地区对环境管控力度的持续加大,很多高污染、高耗能的淘汰落后产能也随之进入西南省份地区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虽然地方政府也明确了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但是执行力度不一以及一些地方政府为了GDP而选择性忽视问题的现象也不罕见。

3.受地形、交通等条件限制,西南省份地区这边的县城一般不大,城区常住人口6-20万左右的居多,连绵起伏的高山决定了很多县城位于山谷、盆地腹地,一旦气象条件稍有不好,PM2.5之类的污染物便像脸盆一样的倒扣在城区上空,造成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长时间不好。

4.区域性雾霾天气影响同样直接影响着西南地区的空气质量。笔者所在的地区毗邻某中部较发达省,每到秋冬季受季风及空气环流影响,本地区经常出现雾霾天气,而远离污染源头的同省西部地区空气质量却很好。

二、认识误区

西南省份因为前些年一直是全国公认的空气优良地区,本地人也自然而然的认为雾霾离自己很远,对于已经来到的雾霾天气以及治霾工作有很多认识的误区。

1.“环保就是环保局的事”--观念陈旧很致命。虽然新环保法已经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应该为本行政区域内环境质量的改善负主体责任,但是落实到基层的却是“谁出数据谁负责”:环保部门负责出具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那么你就得为空气质量的改善负责。本该是政府各部门通力协作,一起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共同努力的事成了环保的一家之事。

2.“我们这里的雾霾都是外地吹过来的”--逃避现实要不得。诚然,在毗邻中部省份的地区,秋冬季空气质量容易受影响。但是“我们这里的雾霾都是外地吹过来的”类似的话工作中经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话其实也恰恰反映了西南省份地区公众甚至是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鸵鸟心态”--不愿直面问题。

3.“雾霾影响城市形象,不利发展”--如此敏感太荒诞。众所周知,社会公众有权知晓身边的环境质量,各级环保部门也按照上级要求,定期在官网、报刊以及各类新媒体及时发布地方空气质量。但还是有个别地方政府认为雾霾数据太敏感,不利于招商引资。出于這种心态,某些地方领导更愿意遮掩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1]。

三、治霾对策

雾霾天气的应对,除了常规层面的生态环境、城市综合执法、住建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分工对产污单位开展执法工作以外,更需要高层次思考,从源头治理、污染预防的角度及时应对。

1.政府层面应及时扭转观念,我们提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不是“高耗能发展、高污染发展”。雾霾的治理,说到底还是需要政府层面牵头应对的,如果政府层面不愿意正视问题甚至是掩盖问题,那么我们的治霾只会无处受力。也只有政府各部门间的通力协作才能共同完成本地区的治霾工作。因此,政府层面的观念扭转对于雾霾天气的治理甚为重要。

2.应将“三线一单”的贯彻落实作为地方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转型中若能严格按照“三线一单”要求开展,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企业便无处遁形。

3.尽快开展区域性雾霾成因研究探索。雾霾的成因往往不是单一的原因,很多雾霾的产生是区域性的,西南省份可以在生态环境部技术支持下,联合科研院校专业力量模仿京津冀颗粒物传输通道研究机制,共同探索本地区雾霾的成因及传输通道。同时,可以参照京津冀“26+2”城市联合行动机制,在污染天气来临时,共同采取各种污染防治措施高效应对。

4.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污染型企业主动作为,加快产业升级转型脚步。企业的主动参与对于雾霾天气的治理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符合当地产业政策的现有污染型企业,可以出台政策、税收等方面的激励措施,鼓励企业主动作为,用低耗能设备取代高耗能设备,用低污染型原材料取代高污染型原材料,用高效能的除尘脱硫设施取代低效能的除尘脱硫设施...多手段推进企业污染减排成效。

四、结语

雾霾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雾霾的治理也绝非一日之功,对于污染天气的应对,各环境保护参与者应保持足够的耐心、恒心和信心。只要全社会都摆正心态,齐心协力共同为改善本地区空气质量尽心尽力,那么我们的生态环境一定能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地更净,“天然氧吧”的生态效益也能愈发明显。

参考文献

[1]王清洲,王宏宇,栾海敏,孔丽颖.基于交通仿真的雾霾天气后高速路网消散[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1(01):69-77.

1227500520305

猜你喜欢

环境空气
试论如何加强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
开封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
西昌市环境空气中臭氧变化规律及污染状况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比对
空气中苯系物检测及治理方法探讨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探讨气象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实验研究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浅析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的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扬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分析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