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

2021-03-16周玉荣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基础处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周玉荣

摘要:水利基础施工技术主要有粉喷桩技术、水泥加固技术、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等。在实际工作中可依据施工设计规范及实际地质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进而能够让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水利工程也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由于施工环境日渐复杂,施工难度持续增加,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要求愈发严格。因此,相关施工单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技术来处理软基基础,增强地基的稳定性,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让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规范,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水利工程基础处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和其他建筑项目施工过程相比较而言,水利工程交叉施工和一次性施工的环节非常多,并且水利工程对施工质量的要求非常高,也非常严格,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性,而且水利工程大多数都在地下或者水下进行建设施工,如果基础处理工作没有达到标准,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地基处理,另一部分是基础环节,虽然地基处理是整个水利工程最基础的部分,但是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地基的安全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稳定性,对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等要求都非常高。

2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2.1锚固技术

锚固技术是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核心技术,对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水利水电项目基础施工中,应用锚固技术可实现两方面目标。水利水电项目工期要求较高,锚固技术应用锚具、承压板、台座、预应力钢筋等,通过应用锚固结构进行施工,可有效提高项目建设效率,满足项目实际工期要求。锚固技术应用时间长、施工工艺较成熟、施工成本较低,应用锚固加固技术开展水利水电项目基础施工,可保证项目结构整体稳定性,在较为复杂地段应用锚固技术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系统性分析,保证最终施工成效。

2.2软土处理技术

水利工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结构。在现阶段,有效处理这两种土质结构的方法就是换填法以及排水固结法。换填法主要是选取换填管埋法来提升软基强度,有助于工程的有序进行。换填是一种较为常用和实用的处理方法,针对存在的软土层,如果其厚度较小,可选择换填的方式来对软土层的部分进行置换,转换成由其他强度较大、承载性能较强的土壤或材料,并且在填充完填料之后,还要展开有效的压实作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在选择填料时,需要尽可能选择如粗砂、卵石等大颗粒材料,这样不仅能够让软土地基的抗荷载性能得到提高,还能增强地基结构的排水功能。排水固结法主要是在地基中增加加压和排水系统,实际工程中对地基进行加压的方式较多,如真空预压法、降水预压法和超载预压法等,主要针对软土地基的脱水能力较弱,加速地基积水的排出。真空预压法在水利工程中较为常见,将砂垫层敷设在软土地基表面,同时埋设排水管道,用封闭薄膜将其与空气隔开,再用真空抽气装置将薄膜内部空气抽出形成真空地带,从而实现加强地基的目的。

2.3预应力管桩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是基础处理施工工艺的重要部分。预应力管桩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包括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后张法预应力管桩2个方面。根据水利水电施工阶段的不同需要进行适当调整。现阶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也不断成熟,如预應力管桩沉降阶段,静压法、锤击法、射水法等方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预应力管桩施工效率。其中,静压法主要是利用桩机向预应力管桩进行适当力的施加,从而促使预应力管桩降至地层表面以下,而锤击法则是利用撞锤对预应力进行重复的打击,从而促使预应力管桩沉降速度不断上升。

2.4水泥加固技术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普遍运用到地基处理技术,该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核心控制点是水泥拌和及质量把控,确保水泥与水充分拌和,增强水泥实际强度,提升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水泥加固技术应用期间,需要注重水泥和水配比的合理性及标准性,根据项目实际状况严控材料配比、水泥用量,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应用水泥加固技术时应强调提升水利水电基础结构整体稳定性,保证项目基础承载力满足相关规定要求,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水泥土灌浆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控制深度,通常控制在50cm为宜,全面考量土壤密度与质量对水利水电项目造成的干扰,避免因设计不足影响水泥土加固技术具体应用效果,导致质量难以达标。

2.5粉喷桩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粉喷桩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粉喷桩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及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粉喷桩位置的确定,为了对桩位误差进行有效的确定,可设置适当的标志。在应用过程中还要一些注意事项:第一,粉喷桩对施工环境要求非常高,要求施工环境必须干净整洁且平坦,还要使用整平机做好辅助的处理。第二,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方案,对实际的施工现场和施工进度进行勘察,然后再确定桩位位置。第三,桩顶和桩底在一般情况的高度都是在距离地面半米的位置,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第四,桩身的垂直度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通常情况下是需要垂直进入地面的,允许有轻微的倾斜,但是倾斜的程度不能超过百分之十五,避免出现其他安全隐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地基的处理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首要任务,地基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基础。如果地基的选址是软土结构,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渗透性差、含水量高等情况,久而久之,当地基承载能力无法满足相关的要求时,容易出现建筑物下沉、变形甚至坍塌等问题。因此,需要重视基础处理技术的运用,确保水利工程整体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樊守亮.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197-198.

【2】黄丹华.浅析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20(18):115-116.

【3】刘涛.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19(1):278-279.

2266500783256

猜你喜欢

基础处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旧砖房加固、增层改造技术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袖阀管法灌浆施工技术在倒虹吸基础防渗中的应用
丹东大闸码头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