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区“三社联动”应急管理战略
2021-03-16罗嘉仪白靖楠林昊元
罗嘉仪 白靖楠 林昊元
【摘要】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基础防线,降低社区感染率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目标。“三社联动”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实践中却仍旧存在边界不清晰,缺乏理论实际化等问题。文章选取了成都、青岛及大连三个城市的社区疫情防控进行横向比较和经验借鉴,提炼出全方位、多角度的“三社联动”应急管理战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是社区治理主体,具有协商互助、共建共治的特征,并且彼此具有双向互动关系。各主体只有定准位、传好球、尽好责,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社联动;应急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2019年底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整个世界的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我国作为面对疫情相对较早的地区,从相对无序的应急干预到平稳秩序的社会防疫,社区在其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防疫抗疫任务,基层社区针对传染病、区域内重点疾病的应对能力不强,尤其是对于可能潜在发生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没有应对经验。2020年11月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社会建设和安全发展等重点领域均做出了重要工作部署。“十四五”规划将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提升突发公共事件的社会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及服务水平,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治理将朝向规范化、一体化、现代化有进步性发展。
二、国内典型社区“三社联动“疫情防控的比较分析
第一,成都“三社联动”,平战结合开展疫情防控全域基础工作“大体检”。成都市新增疫情本土化病例后,迅速采取平战结合战略,对人民生命健康和城市安全高度负责,由中央下达至地方,政府主导,三社联动,集中人力物力,灵活运用大数据治理,对全市疫情防控全域基础工作开展一次“大体检”,查漏补缺、集中攻坚,健全完善基础扎实、精准严密的防控体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迅速恢复城市生机活力,奋力夺取“双胜利”。
第二,青岛“三社联动”,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查、人物同检、人物同管。青岛此次疫情防控工作,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因此,外防输入成为下一步防疫的重点工作。青岛政府下达命令,基层社区发挥主观能动性,“三社联动”建构防控机制,对于冷链食品的相关工作人员,尤其是接触到进口冷链的,社区做好登记工作,加大应检尽检的密度、频次,上门检查,居家隔离,使检查频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此外,社区发挥平台作用,呼吁社会组织为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的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防护资源,进一步加强常态化防控措施,更好地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按照“人物同查、人物同检、人物同管”的思路,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属地责任和部门职责,落实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切实做到外防输入不放松、内防反弹不松懈。
第三,大连“三社联动”,压实“四方”责任,未雨绸缪补短板强弱项,条块结合把住每一道关口。大连防控工作压实“四方”责任,由点到面落实到基层政府,“三社联动”,坚持条块结合,未雨绸缪补短板强弱项,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把住每一道关口,守住每一寸阵地。社区做好常态化值班备勤工作,招募志愿者和专业社工团队,科学调度力量,合理安排轮换,确保各项应对举措跑在病毒前面;社区加强居民身份认证管理,针对港口企业冷链食品装卸作业人员从严监测作业人员健康、核酸检测和集中管理,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发挥周边社会组织的资源,加强对超市生鲜、学校食堂、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通风消杀检测,加大扫码登记测温等防控措施的督导检查力度,最大限度减小疫情传播风险。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三社联动”应急管理战略
(一)社区搭建平台,倡导新型社区治理模式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社区有效落实“14+7+7”隔离措施。“14+7”是社区响应国家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依据国外险峻的疫情状况,社区积极配合党中央下发的常态化防控任务,针对从入境人员采取“14+7”的隔离措施,对于入境人员有目的地地市专人专车“手递手”方式转送到目的地;需转运外省的人员依托联防联控机制,提前三天将相关信息推送给目的地指挥部,安排专用车厢、专用排位。“手递手”交给其他省份接续管理,确保形成闭环,不出纰漏。到达定点隔离中心后进行14天的医学隔离观察,前后两次核酸检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其次对入境人员医学隔离观察的第二次核酸检查为阴性的,转社区进行7天的居家隔离,不得外出,每天报告情况。“14+7”模式贯彻落实“外放输入,内防反弹”的总方针,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
(二)社会组织引入外部资源和社会力量,实现资源优质整合
以社会组织为载体,积极响应三社联动,协商互助共建共治。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是社区治理主体,具有协商互助、共建共治的特征,并且彼此具有双向互动关系。各主体只有定准位、传好球、尽好责,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提高社区治理水平。随着全国防疫工作的纵深推进以及社区逐渐进入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居民对于口罩等防疫物资的需求非常迫切,而“三社联动”嵌入防控工作中,将为社区物资不足、人手不够带来极好的解决思路。“三社联动”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牵引,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为骨干,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社会组织引入外部资源和社会力量,通过社工提供专业化服务和物资,把问题化解在社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社会服务供给方式和创新社会动员机制,把分散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联系起来,协调互动,形成合力,有利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现代化。
(三)社工发挥专业优势,提高社区服务专业化、精细化
引入专业的社工队伍,培育和强化社区事务的自治体系和能力。疫情爆发之际,国家启动一級响应,然而社区实施却面临“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矛盾。疫情防控初期一线社区工作者普遍表示预警不足、准备不够和落实不力,日常缺乏公共卫生应急专业知识普及和具体应急管理操作流程演绎。为解决以上问题,社区应引入专业的社工队伍,加强社工防疫的专业知识培训,培育和强化社区事务的自治体系和能力,以标准化、常态化防控自治为核心,训练社区应对各种紧急情境的基础能力。
三、总结与反思
三社联动模式坚持以群众需求导向、社区建设为基础、社会组织为载体和社会工作者为支撑,逐步形成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互联、互动、互补”的服务性治理方式,从而真正实现由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走向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转变;有利于发挥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对新形势下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公共服务,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区“三社联动”应急管理。
【参考文献】
[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陈佳俊,陈建胜.寻找平衡点:社区治理中国家与社会的衔接与融合——以杭州市江干区“双网共生”社区治理实践为例[J].社会工作,2020(6):52-61,109.
[3]郭剑鸣,向科衡.新冠肺炎社区防疫体系复盘:问题梳理与改进路径——基于社区互动仪式链的深度访谈[J].学习与探索,2020(5):32-40.
[4]郭圣莉.疫情防控常态化对社区治理网格化提出哪些新要求[J].国家治理,2020(22):9-13.
[5]何雪松.多重语境下的社会工作理论:反思与建构[J].社会工作与管理,2020(1):5-5.
[6]李凌鸥.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 优化社区治理共同体[J].中国社会工作,2020(19):24-25.
[7]王思斌.社会工作参与公共危机事件治理中专业功能的嵌合性实现——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治理为基础[J].社会工作与管理,2020(6):5-11,21.
[8]雷琼,喻卫斌.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社区治理:逻辑、困境与出路[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0(12):27-31.
287950170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