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集素化护理

2021-03-16王晓玲王娜傅成健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不良反应

王晓玲 王娜 傅成健

摘要:目的:在本次研究中,在输血治疗中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其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予以探究。方法:102例输血患者筛选自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1例,集束化护理);对照组(51例,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研究中,在输血治疗中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该护理方法可在输血治疗中予以推广。

关键词:输血治疗;不良反应;集束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临床输血是临床上较为重要的治疗方法,起能够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治疗[1]。其无法用其他药物替代。因此,在输血过程中规范的操作尤为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有许多常见的不良输血反应,包括发烧反应、过敏反应以及溶血反应等。 因此,对输血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可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此,本次研究中102例输血患者筛选自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输血治疗中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其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予以探究。结果详见下文。

一、资料与方法

1.基础资料

102例输血患者筛选自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1例,集束化护理);对照组(51例,常规护理)。2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意义(P>0.05)。基础资料:实验组性别:男31例,女20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为(47.78±5.31)岁。对照组性别:男32例,女19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为(48.93±4.12)岁。

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详情见下文:

(1)患者出现发热反应,应及时停止输血,并保持静脉开放。输血过程中的设备和样品应妥善保存,并及时送至检查科室,以查明病因。如果患者继续发高烧,则给予物理降温。对于发寒的患者,给予保暖并进行异丙嗪肌肉注射治療。在发烧期间,应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每30分钟一次体温和血压测量,加强查房,及时询问患者的主诉需求以及感受。告知患者保持情绪平静,不必太紧张。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

(2)患者有过敏反应,例如轻度过敏反应可不对输血予以停止,但需要在随访中密切监测,同时给予地塞米松和其他抗过敏药物治疗。 如果过敏严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确保呼吸顺畅以及静脉输液畅通。若产生喉头水肿,则需要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例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若患者产生休克,给予阿拉明和其他降压药使用,且监测心肺功能。 护理人员对患者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予以密切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

(3)若患者发生溶血反应,需要立即停止输血,检查血型后,予以进行交叉匹配试验,应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分析患者的尿量和尿色,并 选择生理盐水或尿液颜色。静脉滴注葡萄糖等。重新配型后,选择相同类型的血压200-400ml,若产生休克,则给予需要羟胺-多巴胺予以静脉滴注治疗。

(4)如果产生循环负荷,则必须立即停止输血,将患者更改为坐姿,下肢为下垂状态,结扎止血带,对静脉回流予以抑制,每5分钟进行一次止血带放松。 对患者采取高压氧吸入治疗。同时进行平喘、强心以及扩张血管等治疗。 若情况严重,则需要使用注酚妥拉明进行静脉滴注治疗。

3.效果标准

观察2组护理效果,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循环负荷较重、溶血反应。

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数据输入到SPSS25.0中予以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采用X2检验,并以(%)表达。(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实验组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发热反应1例、过敏反应0例、循环负荷较重0例、溶血反应1例。对照组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1%:发热反应3例、过敏反应2例、循环负荷较重2例、溶血反应3例。X2检验值:不良反应发生率(X2=6.044,P=0.014)。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总结

临床中输血引起发热的原因包括多种微量物质进入体内,产生抗自细胞抗体、抗血小板抗体以及血浆蛋白抗体产生免疫反应等﹐导致输血1到2小时后体温升高10℃以上。导致过敏反应的因素为输血中lgA抗体产生,再次出血造成加重反应。溶血反应常见的因素血型不匹配。循环负荷过重则因大量快速输注血液制品造导致。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来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发生。

本次研究中对输血患者采取了集束化护理干预,该护理是集合一系列不良反应,结合诱发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科学的护理流程,以降低输血中的不良反应[2]。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研究结果对比可知,在输血治疗中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该研究中,在输血治疗中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该护理方法可在输血治疗中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红. 静脉输血中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018(001):263-263.

[2]丁晓艳.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影响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412(095):108-108.

3937501908205

猜你喜欢

集束化护理不良反应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集束化护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便秘的影响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