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探索
2021-03-16刘畅
刘畅
摘要:新冠肺炎的发生给高校的正常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成为教育的重点抓手。本文在梳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内涵及线上教育方式的发展与特点基础上,提出了抓住课程特点,发挥线上优势的线上辅助线下的混合教育模式,以达到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线上教育;混合教育模式
2020年春季,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未能如期开学,各高校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文件精神,以慕课、直播等形式,积极开展了线上教育教学工作。一方面大学生群体难免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线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又难以集中开展;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使学生不再需要通过单一渠道获取信息,学生可以自由探索发现更适配当下情境的知识。线上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是应对疫情的必要举措,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利用線上教育方式辅助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疫情“常态化”环境下为大学生心理赋能,将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的重要契机。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要求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通识教育,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是向全体学生宣传和不急心理健康知识和调适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
1.情理并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于心理学专业课程具有较大区别。心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心理学专业学生,教学内容是心理学专业知识,教学目标是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全体大学生,教学内容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但是重点是受教育者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包含心理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的发展性目标,以及发现心理问题,纠正不健康心理状态的预防性目标。[1]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仅仅是一种简单要求背诵或记忆的陈述性或程序性记忆,而是要求学生可以深度理解概念,并通过反思、整合、迁移形成适当的情境下可应用的知识。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属于高阶学习范畴,高阶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在学习新思想和事实时,批判性地将其融入原有认知结构、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并灵活的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观念、思想的改变无法依靠单纯的知识教育完全实现,而是需要作用于学习者内心,在体验中完成。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形式必然也应该与单纯知识性的课程形式不同。需要在有一定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体验到情感投射与价值认同,进而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体验,重新对知识进行整合并灵活迁移应用。
2.多元指向
大学生正值青年早期,一方面大学生们正处于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建构时期;另一方面也极易受到外界的不良风气或利益诱惑的误导。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育人大格局,其目标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困扰,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生命品质,同时在教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坚守人格品质,充分实现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3.浸润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心理学学科为背景,但并不是将知识点“填鸭式”植入学生,也不是对场景案例的生搬硬套,而是以心理学的科学性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有依据的应对困难和挑战的思路,引导学生用更多面的视角辩证的看待问题。这就又要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更要潜移默化的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和环境。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泛在学习新模式,这一模式贴近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为渗透式培养大学生反思、整合、迁移等高阶学习能力提供了途径。
二、线上教育的发展与困境
线上教育也称为远程教育。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推广,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校园不再局限于围墙之中,优质的资源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从微观角度,线上教育的发展使个体的学习过程更加便捷,可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从宏观角度,线上教育的发展已超出简单的教育范畴,最终会成为国家文化和软实力输出的重要载体。尽管线上教育被誉为500年来高等教育领域最为深刻的技术变革,但是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退课率高,教学质量低等问题。[2]
1.学习内容碎片化,缺乏连续性与互动性
线上课程与传统课堂不同,一般以10-20分钟的“短视频”为基本单元,这就导致了知识内容的碎片化呈现。并且,受到按时间长度的影响,教学者需要用精炼的语言阐述知识点,难以展开内在逻辑关系或对内容进行扩展。同时,线上课程以教师个人理解为基础,内容导向和问题假设也基于教师个人设计,难以像传统课堂一样形成与学生的真实互动,对于学习者而言这种课堂也缺乏真实的体验性,有可能导致学习者主动的探索性缺失。
2.学习场景碎片化,降低专注度和记忆率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手机等移动应用设备的普及和发展,个体在获取信息时所需要的工具逐渐的微型化和移动化,个体获取信息的时间、场景和习惯也在逐渐碎片化。这一变化首先影响了学习者的专注程度。短暂的学习时间,变化的学习场景,不固定的学习习惯,会比传统长时间、固定而规律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刺激,特别是在应用网络学习时,更容易被无关信息影响分心。并且由于信息内容的增加以及获取信息难度的降低,出现越来越多的“快餐式”学习或“多线程”学习现象。人类大脑每秒钟只能处理110字节信息,碎片化的信息会给我们带来过多的刺激,超出大脑的认知负荷,学习者极易出现注意转移、分散、中断及控制弱化等现象,进而导致提取困难,产生遗忘。[3]
三、抓住线上-线下教育模式特点,实现育人育心目标
心理育人是“三全育人”的基础之一,要营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育人格局必然不能脱离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这也就是说要实现“三全育人”总体目标,离不开线上课程的发展。线上教学的“碎片化”特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加工深度,但是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线上教学也更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涵与意义,转化“碎片化”学习带来的弊端,发挥线上-线下交互式的学习特征,是切实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课程,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基础。
1.把握线上课程传播模式特点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基础
线上课程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网络的开放性造就了课程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同时为了保证课程效果,要求教学者既要有计划的将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分割,形成完整知识点;又要将知识点串联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在这个知识点整合成知识结构的过程中,教学者不再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知识的传播途径也不再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播。
在线上课程传播的过程中,教学者成为推动学习者自发参与学习的角色,学习者将被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位置,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再单一局限于正规的学校教育,而是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实践等方式实现知识的构建与共享的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交流和反馈对知识的内容进行推动。研究者通过对推特话题标签的研究发现,学习者关注的话题更多的是基于兴趣,而不是教师的指派。并且这些话题会在学习这中迅速的传播,成为课程的一项重要知识。这种特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相吻合,教学者可以通过分析学习者在网络平台的行为数据对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偏好进行分析,有利于课程内容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真实需求,促进知识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提升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2.联结线上-线下教学安排 加深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体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般以专题形式开展,作为高阶学习范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首先阐述专题概念是什么;接着要对专题进行描述,也就是结合实例让学习者理解这个问题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特征与表现,自己是否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后并且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学习者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要怎么做。这三个问题中的“是什么”、“怎么样”可以划分为陈述性知识,教学者可以通过线上讲解,或使用图像、视频让学习者理解其含义;而“怎么做”则为程序性知识。
线上-线下联结的教育手段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适性价值和个性化体验进行有机结合。线上利用多媒体手段侧重概念、方法讲解,一方面可以结合动画或情境展示等方式生动呈现案例,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师在讲台上的讲解,利用多媒体手段学生可以更加直接深刻的理解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处于线上课程学习过程主体地位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有的知识基础对教学者提供的学习材料进行筛选,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线下教育重点则放在“怎么做”,侧重学习者个性化的体验和反思。综合运用分享、小组讨论、角色模拟等课堂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体验和反思中深刻理解学习内容,达到整合知識,灵活应用的教学目的。结合线上知识点设置相应活动与体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3.融合专业显性与思政隐性教育 型塑思政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坚持将德育与心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二者协同育人效应,达到最大化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实际过程中受美国咨询学会提出的咨询师应尊重来访者的多样性,咨询师应保持价值中立原则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也应保持中立。但是课程与咨询不同,其面向对象为全体学生,已有的研究发现单一的价值观、理想信念的缺失会使年轻人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严重心理障碍。[4]北大徐凯文提出“空心病”这以大学生心理障碍,其核心问题就是缺乏支撑个体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5]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与引领迫在眉睫。
将思政元素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避免空洞说教引发学生的逆反与排斥心理,并且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更容易引发学生的理解与共情。线上教育打破空间与实践限制,并且通过课程设计,生动再现情景,充分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并且网络的匿名性具有一定隐私保护性,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自由表达内心感受。而教师则可以根据线上搜集到的信息,将思政元素更隐形的融入到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中,切实做到融而无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引导贯穿始终。
四、结语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我们的工作仍不能放松。心理健康教育从内容层面筑牢学生心理防线,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线上教育从技术层面丰富学生心理感受,拓宽学生知识渠道,渗透学生真实生活。二者统筹兼顾,实现线上辅助线下,线下指导线上的融合机制,让学生有更自主、更灵活的学习体验,切实做到助力学生的健康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洋. (20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8), 128-129.
[2]苏建华. (2019). 图书馆mooc化信息素养教育冷思考. 高校图书馆工作, 039(003), 58-60.
[3]胡姣, 张文兰, & 陈思睿. (2019). 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归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 电化教育研究, 040(012), 36-43.
[4]徐凯文. (2010). "80后","90后"的困境与心理危机——从富士康事件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北京教育(德育)(09), 39-41.
[5]郭翠翠, 王双丽. (20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价值引领及融入路径——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例.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7(12), 138-141.
32055019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