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情境下的抗灾引导机制综述研究
2021-03-16张霄
摘要:心理韧性是一种帮助个体在应急危机和巨灾情境下出现缓冲甚至抵御创伤等后续效应的负面影响,有效适应和成长心理品质的积极表现。心理韧性目前已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并被越来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们所关注,已有的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给予心理韧性不同的定义, 但至今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此外对心理韧性的研究目前大多只停留在第一阶段, 即对心理韧性变量的探讨;而对心理韧性内在机制的探讨则是心理韧性研究的第二阶段, 这应该会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的趋势和重点。
关键词:巨灾情境 抗灾引导机制 心理韧性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124
庚子年,灾害不断。新型冠状病毒奇袭全球、东非、中亚蝗虫铺天盖地、美国流感再次大爆发、澳大利亚山火席卷全国、多国禽流感卷土重来、菲律宾、日本、印尼火山频频爆发,还有让我们至今也难以忘怀的SARS病毒、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天气、“5.12”汶川特大地震、日本“3.11”大地震、天津港爆炸、“9.11”事件、非洲“埃博拉”病毒蔓延、南美洲 “寨卡”病毒等一系列灾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巨灾降临之际,建立并完善强大的心理韧性抗灾引导机制一定能对保护个体和群体的情绪稳定发挥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从而帮助个人和群体尽可能平静的度过每一个难关,由此可见,对巨灾情境下抗灾引导机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我选择的研究焦点是心理韧性,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指曾经历或正遭受严重压力或是逆境的个体,其身心未受到不利处境的影响或是愈挫弥坚的发展现象,它既是一种特质,也是一种从压力或是逆境中反弹的能力,更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困难、威胁、创伤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良好的适应过程;不仅如此,心理韧性也是一种能够帮助个体缓冲或抵御应激、危机或创伤条件的消极影响,促进良好适应和茁壮成长的积极心理品质。近五十年来,国外心理学研究者对心理韧性的理论和应用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心理韧性抵御应激、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尚有未明之处,结论并不一致。而国内的心理韧性研究刚刚起步,因此,深入探讨和诠释巨灾情境下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发挥积极作用的心理机制综述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巨灾的内涵与特征
1 巨灾的内涵
“‘巨灾’(Catastrophe)—词源于法语,是指系统内或系统外的突变,导致系统无法承受不利影响”,一般情况下是用来描述引发巨大灾难性后果的事件,这些事件不局限于自然领域,也可以描述社会领域的事件,甚至是自然和社会的交叉领域。对于巨灾概念的学术研究,大部分相关学者认为应该有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和产生的结果而判定,所以大多数学者将巨灾研究的主要对象设定为危害性巨大的自然事故:比如洪水、地震、台风等;又因为巨灾爆发的原因复杂,过程复杂,影响力大,波及范围大,因为巨灾是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领域,这导致对于巨灾的定义,有着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给出的理解定义也是不尽相同的。
美国学者默罕默德.盖德.哈克认为“巨灾是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或受灾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灾害,由此把灾害分为小灾、中灾、大灾、巨灾、特大灾害五级”;针对于美国的国情以及被认定为巨灾的代表性事件“卡特里娜”飓风这一自然灾害,从而提炼出巨灾的核心内涵,即所谓的以社区为主要载体,无法进行自救和互救行为的,灾害的应急响应和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都必须完全依靠外部救援进行的。
我国学者马宗晋等认为“巨灾是死亡人数超过10000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人民币的灾害”,长久以来,巨灾的定义都没有一个清晰明确被各界学者均认可的理论概念,所以如果单纯从致死人数数或财产损失作为评判是否为巨灾,这种评判方式局限性过大。因此本研究将学习借鉴众多致力于巨灾研究的专家学者观点,并与本研究主题进行整合研究,将巨灾概念暂定为:“巨灾”一般情况下指事件发生概率极小、财产损失巨大、波及范围巨广、复杂性极高,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危害的,甚至已经造成毁灭性危害的,致使社会系统短期内处于无法复原的失衡状态,这一风险事故的统称。
2 巨灾的特征
巨灾事件是突发事件的特例,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决策的非程序化等这些危机事件的全部性特征。与此同时,巨灾也还具有这如下特征:人员伤亡数量大、财产损失金额大大、事件发生频率低等。同一个国家或地区极少发生,甚至未发生过;巨灾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也具有不确定性、难以推断、进而导致巨灾造成的风险几乎无法预防和提前疏散等特征。相比较而言,常规性的灾害事件,我们大多具有较好预防、应对甚至提前疏散能力,但对于巨灾,我们了解的少、应对经验少,可预防性差、处理起来困,很难及时做出正确的积极反应,首当其冲就是我们的情绪无法控制,会不自觉的陷入悲观、绝望甚至深度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而巨灾事件的发生诱因通常是由灾前的数个不合理决策积累的,从而使得灾害负面影响升温。
二、抗灾引导机制
自2020年1月20日新冠肺炎疫(災)情以来,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国累计确诊人数从217例增至75571例,最高日新增确诊病例达15152例,全球累计确诊76721例。
面对严峻的疫情局势,社会大众对疫情的认知和对疫情防控所采取的行为具有多角度、多诱因、多尺度的特征,通过对这种多样化认知与行为的调查与量化分析,可以客观科学地衡量当前社会群体不同的抗疫能力。有研究表明,根据“科学认知、风险识别、心理素质、避险行为、人文情怀”从“社会群体的总体抗疫能力”和“社会群体的主客观抗疫能力差异”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将社会群体各纬度的抗疫能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另一方面将社会群体的主、客观抗疫能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得出社会群体抗疫能力的弱项纬度,并进一步通过溯因分析,为疫情防控的精准施策做好基础性铺垫。
在我们对抗灾引导机制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发现社会群体在人文情怀、心理素质、科学认知这三个方面都会涉及“认知”层面的因素,因此,从根本上看,如果要引导社会群体抗灾能力,就应该引导大众对灾情认知。
三、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对生活压力和挫折压力的“反弹能力”。有的学者将其翻译成“弹性”、“复原力”或者“抗压力”等。Resilience的动词形式resile源自拉丁语resinize,意为“跳回”(jump back)、“弹回”(recoil)。Resilience就有了如下含义:1)跳回;回弹性;回能;弹能;2)(活力、精神的)恢复力、复原力;迅速重获积极状态。因此“resilience”的含义里就包含了“弹性”、“复原力”、“抗逆力”及“韧性”,所以根据中国文化传统和特色,我们觉得将“resilience”译为“心理韧性”更为贴切。
对基础数据的整理,我们不难发现,对心理韧性的研究在2009年开始广泛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继而研究持续升温,跨学科、跨领域、碩博论文研究等都纷纷参与进来,而针对心理韧性的主题研究,综观国内外有关心理韧性的研究则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心理韧性概念的界定和心理韧性变量的探讨;其二是构建心理韧性理论模型,探讨心理韧性作用机制。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什么是心理韧性和有哪些心理韧性变量的探讨,而探讨心理韧性如何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整理分析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研究成果,对心理韧性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心理韧性的作用机制及其模型建构的研究,最后试图挖掘心理韧性研究机制的发展趋势。
1 实验方法的改进
这些年对于心理韧性的研究,无论是从结果取向、特质取向、过程取向来说,基本上都是采用问卷的方式,而使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即为特质取向的由李海垒等人编制的《健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过程取向的由胡月琴等人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但其实对于问卷的适用性不仅要考虑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文化差异,而且还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对年代性群体的心理韧性影响,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与现在的“90后”和“00后”群体不同成长环境所引起心理韧性特质的差异性。除此之外,还要开始关注于使用实验设计的方法进行长期跟踪。心理韧性的发展不仅有个体差异性,也存在时代和群体的共性,所以对于某一时间段群体的实验独立性追踪都会对心理韧性的研究产生质变性的影响。
2 干预的实践应用
人们会更加关注干预的实践应用。除了要以认知疗法帮助个体或团体修正不合理信念,达到情绪优化和行为改善的积极性后果,更要对如何增强自身心理韧性的方法策略加以应用性的实践与指导,让参与个体或团体可以在团体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使用这些技能改善自身的韧性水平,并将此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最重要的是,团体咨询的时间要足够长,可以达到提升个体心理韧性水平的真正改变阶段,而不是在刚刚习得这种技能或达到此状况下立即停止咨询,使个体在遇到无法处理状况时很容易回归到初始状况,最后还要定期反馈与跟踪,考虑之后的一系列影响因素。
结束语:巨灾的发生,通常人力无法阻抵,但我们可以通过抗灾引导机制的运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心理韧性强化和干预,我们相信通过从心理韧性进化史的纵向视角认识心理韧性的功能特征,一定会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解读其诞生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必要性,从而建立更有效的理论效度。长远来看,对生态学原则进行细化横向研究、拓展纵向研究、加强认知研究和实施干预研究, 将可能成为巨灾情境下抗灾引导机制中的心理韧性作用机制的未来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华; 缴润凯:《大学生生涯管理能力的结构模型构建及其发展特点》,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11)
[2]Ronnie P D. Catastrophe Theory [J]. Encyclopedia of ecology,2008:531-536
[3] Mohamed Gad EL HAK. Large Scale Disasters: Prediction control and mitigation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2
[4]马宗晋.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5]数据来源于人民日报2月21日“疫情信息”统计数据
[6 ]AmericanPsychologyAssociationHelpCenter.Theroadtore2 salience. What is resilience? http://www.apahelpcenter.org/featuredtopics/feature.php?id=6&ch=2,2004/12/30.
[7] 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2008,31(4):995-998
[8]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58-665
作者简介:张霄(1990-)女,辽宁沈阳人 ,民族:汉,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四川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教育史、心理学。
345750190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