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
2021-03-16刘平
刘平
摘要: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日益收紧,环境监管越来越严,在新的环保形势下,推动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不仅是环境监管部门的职责,同时也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础保障。本文围绕环境监测技术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概述了环境监测技术的特点及类型,然后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在环境监测中的不足,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实施进行了论述,并展望了环境技术发展的趋势,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技术;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X832
引言
只有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根本支撑。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发挥出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立足于现实情况,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才能保证国家发展目标实现。面对新情况,结合现阶段的问题,探索更加科学的技术实施方案和策略是环境监测部门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议题。
一、环境监测技术的特点
环境监测技术具有多面性特点。这一特点主要指的是环境监测的对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因此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环境监测的对象变化特征而进行适当的调整。
环境监测技术具有系统性特点。这一特点主要指的是监测技术并不是某一项技术,而是不同的技术的集合体系,是一类技术的统称。结合环境监测对象的不同,环境监测采用的技术方法也有差异性,这意味着环境监测技术是多样的,是系统的,同时也是相互关联的。
环境监测技术具有持续性特点。这一特点主要是与环境监测对象变化的特征相适应。由于环境监测对象在变化,而环境监测通常是定期且短时间的监测,因此只能反映出当下或最近阶段的环境状况及短期变化趋势,但是不能反映环境长期情况,因此环境监测需要坚持不懈的开展,并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懈怠。
二、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但是在环境监测技术方面仍然存在环境监测技术监测的精准度不高的问题。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不成熟、环境监测设备设施不完善、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不高、环境监测制度机制不健全等,只有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工作水平。
三、环境监测技术的实施
遥感技术:通过遥感技术对环境信息进行获取,如可以对沙漠化信息进行采集、对水土流失信息进行采集、对水环境污染信息进行采集等,以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是在遥感技术的支持下,对污染源的分布、对污染源的扩散情况进行信息获取,然后结合信息得到污染物浓度梯度的变化信息。在水环境监测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得到水环境的分布情况、水环境中的有机质情况、污染情况以及水环境的深度、温度等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出水环境健康情况。当水体发生污染时,遥感技术可以快速监测到污染源类型,并且可以獲取到污染源的分布范围。在水体富氧化监测中,遥感技术也有较好的表现。利用遥感技术对水体反射光谱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水体的吸收光谱,建立起水环境的光谱模型,找到水体环境光谱和富氧化水体参数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水体富氧化评价模型,利用遥感技术来分析水体环境富氧化情况。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优势体现在监测范围更广,适应于大型水环境监测场景,具有更高的监测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在一些使用常规监测方法难以得到准确信息的情境中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水中悬浮固体含量是评价水环境是否存在污染的重要衡量指标,在这一水体污染物的跟踪物的评价过程中,遥感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水中悬浮固体含量对于水环境的透明度情况以及其他光学性质有紧密关联。遥感技术在悬浮物含量监测中,是通过建立特定的模型来实现的。水环境中悬浮物浓度和波段有紧密关系,结合实际测量的悬浮物浓度,建立水中悬浮物特定波段辐射值和悬浮物浓度的关系模型,然后利用遥感技术得到的波段辐射值,得到悬浮物浓度含量,继而对水环境进行评价。
生物技术:当污染物进入到生态系统,会对环境中的生态系统产生干扰和破坏,继而改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结构和功能。如环境中的生物发生衰弱、死亡、生育繁殖性能减弱、生长状态异常等。对于环境中的微生物来说,当受到污染物影响后通常表现为微生物群落的数量或者微生物种群密度发生改变,物种竞争关系受到影响继而引起微生物物种比例发生变化,引起种群多样性改变。在环境监测中,生物技术可以应用在多个方面,如大气、土壤、水环境等。如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对大气环境中的硫氧化物、碳氧化物和氟化物进行监测。通过落地松、苔藓、地衣等植物在环境中会表现出植物外观状态异常的情况,对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情况进行判断。又如,利用蚯蚓对土壤的敏感性,监测土壤中环境是否健康,土壤中是否存在重金属污染或农药残留污染情况。
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涌现,环境监测技术也将获得较快发展。一是环境监测技术将向着越来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对环境监测准确度和时效性要求的提高需要借助更便捷的技术手段,而信息化技术是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效率和准确度的重要支持,因此是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二是环境监测中更多学科的技术将有所融合,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将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应用。环境监测工作是全方位、系统性的工作,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很多限制。通过多学科的融合,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整体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的工程中一直是基础性的,不容忽视的工作。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环境监管的更高要求,监管部门及从业人员必须保持技术研究创新,积极推动环境监测体系日益完善。如此,才能使监测结果准确、客观,才能更好地实现环境监管和环境保护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沙鸥.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建材·装饰,2019(000)019:187.
[2]姜燕珍.试论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科技,2019,(47):295.
[3]常伟.环境影响评价现状检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2019(22):121.
351050190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