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王者荣耀》国际版角色改编研究

2021-03-16曹燕玲匡霞

新媒体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王者荣耀跨文化传播角色

曹燕玲 匡霞

摘 要 腾讯手游《王者荣耀》自发布后在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持续在国内手游市场保持热度。腾讯与Garena合作在欧美地区推出的《王者荣耀》国际版,在国际上也引起了热烈的反响。《王者荣耀》国际版经原版游戏改制出海,游戏内容与游戏角色均有所改变。基于跨文化传播相关理论,对《王者荣耀》国际版的角色改编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国际版游戏和原版游戏角色的差异,探究《王者荣耀》国际版角色改编的特点以及缘由,并对中国游戏出海在角色改编方面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中国元素少量集中分布,发挥中国文化的他异性魅力;2)与海外目标市场本土文化融合,增加用户的亲切感;3)图式下文化符号替换,产生直接联想。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王者荣耀;角色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22-0088-04

《王者荣耀》是腾讯旗下天美工作室开发的一款多人实时对战手机游戏,自2015年在国内发行起,获得国内众多游戏玩家的喜爱,一直稳居国内各大应用市场排行榜前列。在国内获得成功之后,2017年,腾讯与Garena合作,面向欧美地区用户推出了该游戏的国际版。2018年,《王者荣耀》国际版荣登北美权威游戏媒体IGN的“25款史上最佳手游”榜单,成为中国唯一一款入选该榜单的自主研发手游。

《王者荣耀》国际版针对目标市场重制了游戏中的许多内容,抛弃了原版游戏的中国风故事背景,改制成为西方幻想题材的游戏,又融入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使其更符合欧美游戏玩家的需求。

角色是游戏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无论是游戏过程、游戏消费、玩家讨论还是商业游戏广告都围绕着角色进行[1]。角色连接起玩家与游戏,是玩家接触游戏的第一直观感受对象,因而,在《王者荣耀》国际版改制中,角色改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基于跨文化传播语境,通过分析《王者荣耀》国际版角色改编的特点,希望为中国游戏改制出海提供参考。

《王者荣耀》原版游戏共有106位英雄(即玩家可操控或扮演的角色),针对欧美等地发行的《王者荣耀》国际版游戏共有78位英雄。这78位英雄并非简单地从原版游戏中筛选出来,仅经过语言上的翻译就移植到国际版游戏中,而是不拘泥于原版英雄的名字、外貌、身份等特征,在原版游戏角色的基础上改制而成。所以,国际版游戏的78位英雄并不是每个都能在原版游戏中找到一一对应的个体。

国际版游戏角色的设定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基于神话传说人物、历史人物,以及他们在原版游戏中的同名角色,重新设计角色形象、角色身份,国际版Wukong、Toro、Diaochan、LuBu、Zanis、Arthur原型分别是孙悟空、牛魔、貂蝉、吕布、赵云、亚瑟,这6个角色的原型是中国神话、小说中的角色以及英国神话人物,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

2)与海外知名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合作,将原著角色植入游戏中,例如漫威合作角色Batman(蝙蝠侠)、The Joker(小丑)。

3)根据游戏剧情需要,并依照原版游戏角色的技能特点,设计有着全新名称、外形、身份、故事的原创角色。

2.1 基于审美偏好,视觉形象偏向健美

角色皮肤指的是游戏中角色的视觉形象,本文关于游戏角色的外形仅讨论游戏角色的初始皮肤(即玩家首次遇到该角色时,角色默认的视觉形象)。从两版游戏各个英雄的初始皮肤形象来看,《王者荣耀》原版游戏的角色外表更浪漫唯美,国际版游戏的角色外表更硬朗,在男性角色身上表现得更明显。在原版游戏中,仅有11个英雄角色呈现非常明显的非人类特征(包括干将莫邪中的干将),用面具、盔甲遮挡脸部的角色较少,男性角色中,即使是威猛的武将类角色,也有不少容貌俊美,容易吸引女性玩家。国际版游戏共有52位男性英雄,多以“硬汉”形象出现,表现在宽阔的下颌、胡须、健硕的身材等方面。游戏中非人类角色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中精灵类角色是在保留人形的基础上加上翅膀、动物耳朵等元素,其他英雄的脸部是动物、怪物的形象。此外,人类角色中也有不少以盔甲、面具遮挡面部。由此可见,国际服角色外表风格中性化,满足不同类型角色的爱好者的偏好。

2.2 基于历史文化,角色身份以西方神话传说为基础

在《王者荣耀》的两版游戏中,角色的种族、所处阵营以及他们从事的职业决定了他们的身份。《王者荣耀》原版游戏中,共有神、魔种、人类、神职者、人魔混血、人造人等几个种族,魔种即大自然中的动物修炼成的妖怪,神职者即经过神选拔、改造后的人,人造人即人类制造的机甲、人偶。原版游戏的种族划分与中国神话传说大体一致,是在神、人、妖的基础上进行划分的,无论是“神职者”,“人魔混血”还是“人造人”,都是神、人、妖的产物。《王者荣耀》国际版游戏中,共有神、半神、人类、精灵、怪物、堕落者、黑暗生物几个种族,种族的划分与栖息地、居住地密不可分,神与半神住在光明圣殿,人类住在人类自己建立的王国,精灵生活在暗影森林里,怪物是由各地的自然现象产生,黑暗生物盘踞在黑暗深渊之中。国际版游戏的种族划分是以西方神话传说为基础的,在这个版本游戏的世界里,先有神,而后有一部分神堕落了,成为了“恶魔”,被打入黑暗深渊,从此与神势不两立。

2.3 基于多语种背景,角色名称表、意并存

中文名字翻译成英文,一般直接用读音表示。国际版游戏使用英语作为游戏的默认语言。英文是表音文字,英文词汇由拉丁字母组成,为其注音的国际音标也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设计;而汉字源于象形符号,现代中文拼音以拉丁字母表示,仅能注音,很难由拼音直接联想到文字的含义。角色名称由中文变成英文,失去了汉字原有的内涵,所以,用符合英语发音习惯的词表示角色的名称,使欧美玩家更容易理解、记忆。比如《王者荣耀》原版游戏中的角色牛魔经过改制,改名为Toro,是西班牙语“公牛”的意思,保留了原版角色的意义。国际版游戏中也有不符合英语或其他拉丁语系语种发音习惯的名字。中国角色孙悟空、貂蝉、吕布改制后的名称就是中文名称的发音直译,这几名角色在神话、传说中的知名度较高,名称的发音也是能够辨识这几名角色的符号。角色名称音译保留了异域角色的他异性魅力,从字面上给玩家带来新鲜感。

3.1 中国文化作为他者文化中引起的陌生感

“他者”是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术语,“他者”与“本土”是相互对立,且二者的概念并非绝对,而是根据参照物不同而变化。对于我国来说,中国文化是本土文化,西方文化是外来文化;同理,对于欧美等地来说,中国文化是外来文化,相对于他们的本土文化而言,是“他者”。他者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2]。当主体与他者发生交流时,主体认知到自己与他者的差异,同时不断强化自己作为主体的意识。

中国自主研发的游戏是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社会磁场中创作的,从开发到发行,面对的是国内用户,开发者成员本身的文化素养、开发者团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国内用户的反馈,使得中国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游戏内容中。海外用户生活在以自己本土文化为背景的社会磁场中,自我意识和看待事物的态度受到本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游戏进入海外市场,是包含中国文化意义的信息传播到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磁场的过程,中国文化作为他者文化与其他文化发生碰撞,使海外玩家感受到文化差异,从而产生陌生感,所以,游戏改编过程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加入海外玩家熟悉的元素来减轻这种陌生感。

3.2 高语境环境信息传播到低语境环境时的信息缺失

不同文化背景、文化语境下,游戏中的角色在名称、形象、身份等方面进行改编,这一现象与1976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超越文化》中提出的高低语境之说不谋而合[3]。在高语境文化中,说话者表达的许多意义隐含在所处的语境之中,表达的东西往往比所说的东西多;反之,在低语境文化中,说话者更强调双方交流的内容,想要表达的意义直接用语言说清楚。Gudykunst按照高语境到低语境的顺序给12个国家排序,12个国家中,中国排行第一,属于高语境国家,美国属于低语境国家,英国和美国同样是英语国家,但英国相对美国来说是高语境国家,相对中国来说是低语境国家,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相对中国来说也属于低语境国家[4]。由此可见,中国的游戏走向欧美市场,实际上是信息从高语境环境传播到低语境环境。

由于高语境环境的意义表达隐含信息更多,低语境环境在接受来自高语境的意义时,往往接收不到隐含于语境中的“言外之意”,这就造成了信息的丢失,换言之,低语境环境中的接收者无法接收语境中的隐含信息,因而无法理解从高语境环境中发出的信息原本是什么意义。正如周瑜火烧赤壁败曹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人们谈到周瑜,自然会联想到火。但如果海外玩家没有了解过三国,就无法将这个名字与“火”联系起来,也无法确定原版游戏角色周瑜以火攻击敌人的合理性。因此,国际版游戏需要加入目标市场所处文化背景的语境下与“火”这一符号有直接关联的信息,以补充信息从高语境环境传播到低语境环境中的缺失的部分。

游戏是一种内容产品,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承载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在走向海外市场时,难免会因文化差异而与受众产生隔阂,因此,中国游戏出海需要经过适当的改制。在游戏改制中,角色改编是重要的一环。考虑到我国与海外其他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文化差异,中国游戏出海角色改编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4.1 中国元素少量集中分布,发挥中国文化的他异性魅力

《王者荣耀》国际版游戏融合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78个角色中,有不少带有明显地域文化特征的角色,包括中国的侠者、日本的忍者、中东地区的刺客。中国角色中,熊猫Zuka是国际版游戏的原创角色。Zuka的形象包含了典型的中国元素——熊猫、竹子、武术。原版游戏的角色是在一个中国风的虚拟游戏空间中活动,中国元素渗透在游戏的每个角落;国际版游戏的角色是在一个西方幻想风格的虚拟游戏空间中活动,中国元素在其中独具一格,和西方幻想风格的故事背景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游戏改制出海,可以减少中国元素的分布,利用中外文化差异导致的陌生感,使游戏中稀有的中国元素成为亮眼的一笔。在角色改编时,可以聚焦于一部分角色身上的中国元素,弱化其他角色的中国风格特征,使中国元素更加集中,产生对比,玩家不会因为对异域文化陌生产生抗拒,反而能够产生新鲜感。

4.2 与海外目标市场本土文化融合,增加用户的亲切感

《王者荣耀》国际版改变了游戏的故事背景,在题材上,也由原版以中国神话为基础设定的东方幻想世界改成了以西方神话为基础设定的西方幻想世界。国际版游戏中的精灵、兽人、魔法师、骑士都是西方文化中的元素,为欧美玩家所熟悉。熟悉的题材拉近了游戏与玩家的关系,使玩家感到亲切。此外,国际版游戏中有许多角色虽然来自世界各地,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但他们都以西方幻想题材中常见的身份出现在玩家面前。国际版游戏将带有异域元素的角色嵌入本土题材,保持异域元素的同时,弱化了异域文化引起的陌生感,使欧美玩家更容易接受。

中国游戏出海,为了满足海外用户的需求,可以融入目标市场的本土文化,增加用户的亲切感。《王者荣耀》国际版将游戏的故事背景替换成目标市场用户熟悉的题材,因此角色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编以适应新的题材。如果一款中国游戏出海改制,在故事背景、故事主线剧情方面不做改动,可以加入具有目标市场文化特色的新角色,以迎合用户的偏好。

4.3 图式下文化符号替换,产生直接联想

图式是一种认知模式,指人脑中围绕某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结构。刘明东提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信息与一致信息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储存[5]。这就是说,人在接触到某个信息时,产生的联想取决与自己已知的信息,看到的信息与联想到的信息在人的认知里是有某种关联的,如果认知中没有某个信息,就不会产生这个信息的联想。比如《王者荣耀》原版游戏的周瑜用火攻击敌人,中国玩家看到“周瑜”,可以联想到火烧赤壁,这是因为人们的知识储备中有这一部分;而没有了解过周瑜的外国人,无论看到“周瑜”还是这个名字的音译词,都不会产生相关的联想,因为这个词不在他们的认知中。《王者荣耀》国际版将周瑜替换为Ignis(拉丁语释义:火),让欧美玩家产生“火”的联想。

中国作为高语境国家,向低语境国家传播信息时,中文中隐含的语境信息会减损丢失,因此需要把具有联想意义的中国文化符号替换成目标市场受众能够理解的符號,让海外用户能够产生直接的联想。在角色改编中,角色命名不一定采用直接音译原型角色的方法,可以选取原型角色的某个相关意象,用能与这个意象产生直接联想的词汇为改编角色命名。

参考文献

[1]陈静,周小普.规则与符号的关系:游戏传播的另一个研究视角:以《王者荣耀》为例[J].当代传播,2018(4):41-44.

[2]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1):103-113.

[3]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7-113.

[4]唐德根.跨文化交际学[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180-188.

[5]刘明东.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1998(4):28-30.

1767501186294

猜你喜欢

王者荣耀跨文化传播角色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你可能没注意,《王者荣耀》已经火了很久了
从《王者荣耀》冠军杯看移动电竞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