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递课堂”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021-03-16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均衡发展互联网教育

[摘 要] 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急需攻克的重难点,也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前提与基础。文章旨在探索利用互联网结合“专递课堂”,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形成线上与线下联合的“互联网+教育”模式,通过“专递课堂”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专递课堂”;均衡发展

“专递课堂”是远程教育的现代化表现形式,是“双师课堂”的一种应用方式,强调专门性,采用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等形式,利用互联网,按照教学进度推送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均衡。“专递课堂”可以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师资,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专门开课、推送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帮助农村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促进教育公平。

一、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全面实现“专递课堂”

(一)完善机制,助力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工具

为了更好地实现“专递课堂”,学校应注重电子备课模式、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信息教学模式的广泛运用。教师应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理论和应用能力,逐渐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检索工具、信息交流工具和常用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以及思维导图、网络学习空间等知识管理工具,并在教学中有效运用。

(二)重心下移,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在“专递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教学内容,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利用在线考试系统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利用在线教学平台专门开課或同步上课,推送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

(三)优化体系,营造校园信息化氛围

学校应加快校园数字化进程,推广“专递课堂”,构建信息化资源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以为教师设立信息化教学支持服务中心,为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课程制作与运营支持服务、信息化教学研修支持服务等。

二、探索“专递课堂”有效实践应用的路径

(一)深入研究讲授式方法

教师在“专递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根据学情分解知识点,降低知识点的难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二)采用启发式方法

教师可以将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准备—诱发—释疑—转化—应用”环节作为“专递课堂”教学新模式。步骤如下:①教师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②学生尝试探究知识。③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④学生尝试变式练习。⑤分析尝试结果,组织质疑和讲解。⑥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在布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学习状况,对启发式课堂进行调整,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三)探索讨论式方法

在“专递课堂”模式下,为打造“临场感”更强的课堂,教师在学生对新授知识产生疑惑时,可以将讨论式课堂教学融入其中,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通过生生互动、思考辩论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专递课堂”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展示(图片、视频、音频等),实现形象化的表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让教学更加高效。

三、提出“专递课堂”常态化使用方案

“专递课堂”的使用不是一个人的事,涉及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共同形成“3+3+X”模式,即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配合,主讲老师、助课老师、技术指导老师协同管理,学生共同参与。

(一)学校

1.对接学校:确立合作关系后,确定一个班级为授课中心点,其他班级为听课点。

2.课程安排:确定需要专递的课程和课时计划,排出“联校‘专递课堂’课程表”。

3.师资配备:择优确定主讲老师和助课老师。

4.教师培训:安排技术指导老师,针对“专递课堂”的设备操作进行培训。

5.系统保障:确保网络实时畅通,开课前技术老师进行设备调试。

6.评价考核:制订“专递课堂”教师激励和绩效考核方案。

(二)教师

“专递课堂”教师团:主校授课老师为主讲老师,其他听课点的老师为助课老师,再加上学校的技术指导老师。

“教+管”两端协作:主讲老师为“学”负责,专注于教学方法和技巧;助课老师为“管”负责,做好班级监督管理,落实学习效果;技术指导老师远程监控,从技术上保障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

1.主讲老师

(1)课前考察

了解学生:提前熟悉学生情况。明晰“三情”:明晰各班学情、教情、班情,备课做到城乡兼顾。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目标,细化课程计划,共享教案、教具、课件。课前模拟:课前教学模拟,练习说话声音大小、语调变化、课堂站位及板书操作等细节。

(2)课堂教学

仪容仪表:仪容举止整洁大方。个性教学:兼顾不同学情,做到个性化教学。把握节奏:控制课堂节奏,照顾不同学生学习进度。课堂互动:增加课堂互动,实时给予反馈。教具使用:适当利用教具,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总结:总结课堂要点,帮助学生掌握新学内容。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同步开展学生交流、作业检查评比。

(3)课后反思

课后对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提升“专递课堂”教学技巧。

2.助课老师

(1)课前准备

熟悉内容:提前熟悉主讲老师课件。设计方案:提前设计好与主讲老师相配合的课堂活动方案。课堂组织:组织学生准备上课,提前编好学生序号,或在座位上放置学生姓名卡片。

(2)课堂“三部曲”

课堂关注:观察每个学生的情况和上课表现,给孩子陪伴式教育,解决孩子个性化问题。纪律管控:随时提醒发呆或有小动作的学生,通过科学的管理及时引导,让孩子意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互动配合:与学生互动,指导学生展示练习成果。

(3)课后提升

即时辅导:批改作业,发现学生学习问题并帮助解决。效果反馈: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反馈给主讲老师,并交流、探讨,提升教学质量。

(三)学生

1.课前预习:提前熟悉“专递课堂”上课模式及内容。

2.认真学习:认真听讲,勤做笔记。

3.听从安排:现场听从辅导老师安排,积极参与讨论问题。

4.完成作业:完成“专递课堂”作业,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辅导老师提问。

“互联网+教育”是教育扶贫、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效手段。教师应积极投身参与“互联网+教育”模式下“专递课堂”建设,助力优质课“专递”到村小、教学点,有效改善缺师少教的问题。通过“专递课堂”实现校际“同时、同堂、同构、同师”的“四同”教学模式,可以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地处偏远山区的孩子感受到全新的学习体验,全力促进乡村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博智,刘盾.引路人是新时期教师努力的方向[N].中国教育报,2016-9-12.

[2]王迪钊,翁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与地方政府的注意力配置——基于省域政策文本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3(4):46-50.

[3]薛杨.专递课堂应用的要素分析与模式探究[J].吉林教育,2017(44):41-42.

[4]甘耀明.以农村教学点为目标的专递课堂教学对策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34):199-200.

[5]杨金勇.“三个课堂”县域规模化应用模式与推进机制研究——基于边疆民族山区的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5):26-31.

3078501908256

猜你喜欢

均衡发展互联网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