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财政支出及相关财政政策剖析

2021-03-15徐美华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财政政策

摘要:政府的财政支出和财政政策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财政支出反映政府动用社会资源的程度,及政府公共职能的重点和发展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财政支出的重要性,然后从中国财政支出总量,以及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角度出发,细化分析中国公共财政支出内部结构,并介绍政府所实施的与财政支出相关的财政政策,最后将中国财政支出及相关财政政策细化分析,为中国财政支出及相关财政政策运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政策;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前言

财政支出是政府履行职能,推动社会发展所花费的总合,体现了政府对国家发展宏观上的经济调控,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效应,如何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或调减政府在不同方面的公共开支,对适应国际形势,把握国家发展时势,稳定社会结构构建,建立长期有效的经济体制有重要意义。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对政府有关财政支出的划分调整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研究与财政支出有关的财政政策,分析财政政策对其的作用,同时财政支出也会影响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二者共同作用于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转型,中国的财政支出以及配套的财政政策,都是为了适应国情来推动经济发展,在变化莫测的全球经济里乘风破浪,独占鳌头。

一、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1.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分类

陈共给出的财政支出含义是:财政支出,亦称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系指政府支配使用和资金的活动。根据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或服务支出,前者包括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包括政府部门的投资拨款,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国防支出等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体现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2.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效应

财政支出结构,即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称财政支出构成;其不仅反映了政府动用社会资源的程度,还反映政府公共职能的重点和发展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效应的主要体现在政府财政所支持经济发展的模式、公平性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财政支出结构影响经济的发展模式;经济模式顺应时势灵活转换有利于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的惯性导致孤立的市场自我调节周期较长且不确定性强,而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果的方式,能够有效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资源集中优化,有效调整经济发展模式。

財政支出结构影响经济发展的公平。以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社会公平如何实现以及多大程度的实现,决定着国家的基本制度架构,而在现行的国情和国家发展阶段下,社会分配制度一定程度上的不成熟使得社会分配问题无法完全解决,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提供了可行的路径,如增加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

财政支出结构影响经济体的创新能力;知识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持续的创新能力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不竭动力源,激励各创新主体自主创新、实现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成为了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调整财政支出的角度,可以通过在科学技术支出上增加创新基金提取和建设比例的方式激励创新行为,加强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支持力度,从而实现各主体持续的创新动力。

3.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表明,财政支出对经济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对经济发展十分重要。财政支出是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社会公平,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消费和投资的重要保障。经济发展与财政支出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合理利用财政支出,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建设。例如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充足的资金,集中优势高效展开科研成果建设、教育发展和社会基础设施构建等工作,既为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也为人民提供了不断优化的美好生活环境。但是若是经济增长小于财政支出,说明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之间的不协调性,资源不合理的配置,导致负增长现象形成,需要在合理控制的基础上消减财政规模,调整财政支出范围。可见,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二、中国近年来财政支出及财政政策现状

1.中国近年来财政支出总量及内部结构现状

(1)我国财政支出总量不断增长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财政共支出总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1978年为1132亿元,到1999年超过一万亿,达1.14万亿元,到2011年达10.39万亿元,在2017年突破20万亿元,达到20.30万亿元,2019年为23.89万亿元。财政支出变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原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随着经济发展不断上升,有能力为财政支出提供更多的资金,且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例总体展现缓步攀升的状态。从2000年开始至2019年,占比由15.8%增长到24.1%,其中2015年达到25.5%峰值,短暂回落再度攀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政府加强了在公共基础设施上的建设,国家需要管理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其职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加,国家提供更多的购买性支出。另一个原因与中国自身的国情有关系,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稳定是一个重要前提,新的制度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在此期间,新建立的与旧有的社会机构、体制等彼此界限不够清晰,彼此发生重叠,必然导致财政支出的增加。

(2)我国财政支出内部结构更加合理

从财政支出的内部结构看,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国防支出为购买性支出,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转移性支出。因为国家2007年对财政支出分类进行了改革,所以一般采取2007年作为界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逐渐步向市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较好,一般公共服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逐渐下降,由2007年17%下降到2019年8.6%,2015、2016年跌至7%;中国的教育支出,从改革开放以来总量呈现增长的态势,但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却在逐年下降,国家对教育支出的投资金额随着GDP增加而上涨,但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稳定在14%和15%的左右区间,只在2012达到了16.9%的峰值,其中有落实了教育法三个增长规定的原因;中国的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起初稳定在4%以上,随着国内企业对科技的不断投资参与,减缓了政府压力,基本稳定在3.5%到4%之间;医疗卫生市场化失败和2020年中国政府对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验证了坚持医疗卫生公有制的正确性,中国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连年不断增加,由3%增长至7%,对医疗卫生的大力投入,有利于国民健康社会和谐;国防支出在各类支出项目中具有特殊性,对于国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防费增长的幅度较小,在财政支出总量中所占比例比较稳定,维持在6%以内,国防费的增减与国际形势的变化有着密切相关,稳定的国防支出即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又不会占用大量财政影响经济发展;转移性支出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的社会保障支出缓慢增长,这是由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体现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2.中国转型经济下影响财政支出的财政政策分析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1)上世纪九十年代积极财政政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直接导致中国国际贸易市场萎缩,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失业压力大、国民收入增长放慢等现象说明中国进入了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的发展阶段,为此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即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来带动投资、扩大内需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增加调整社会收入分配,实现经济的公平性,同时也减轻社会负担,刺激消费。具体的政策实施有:一是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增加经济建设支费,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二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通过转移支付来改善居民消费心理预期;三是规范收费制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与政策性补贴支出,减轻社会负担,推动扩大消费;四是支持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提高社会文教费,加大教育投资来培养人才,顺应人才强国战略,消减行政管理费用,促动国有企业改革,鼓励私有企业创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2)新形势下财政政策定位和功能提升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财政政策定位与功能不仅仅是传统上的集中刺激经济增长,实现供求平衡,还要肩负起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宏观任务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和谐的具体工作,财政政策定位的提升带来功能的多样化诉求。中国政府根据国情和国内外經济形势的发展,把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基调,辅助以稳健的财政政策,两种财政政策共同实施,面对经济转型的压力与挑战,与公共支出有关的稳健和灵活的财政政策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财政财政策,应推动改革,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整合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保证一定公共财政投资规模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经济建设费。国际国内形势严峻,政府应实施更加灵活的财政政策,包括减税降费,加大政府支出。当形势改善后,可以再调整财政支出比例,把剩余的经费用于支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创造一个良好、公平和适当宽松的市场环境,建立适应于经济转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和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3.财政支出及相关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罗斯托的“起飞理论”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中国家顺利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基础。我国财政支出加大了对基础设施投入,财政政策保证了资金投入精准有效,中国基础设施构建基本完善,不仅克服了市场中公共产品的不足,也为突破国民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提供了条件。中国的科技创新进程,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不只是科学家、企业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调增财政支出、实施鼓励性的财政政策也是实现重大科技突破的重要基础。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创新是周期性的,从研发、得出成果到转化应用,是需要良好的制度机制,才能有效地对经济起到推动作用,中国制度很好地实现了高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对科学技术的投入通过推动社会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最后,财政支出连续上升的教育医疗投入改善中国的人力资本、社会生活保障,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改善了医疗卫生程度,直接提高了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教育的财政支出改善了各个年龄段的受教育程度,义务教育的普及更是保证了未来人力资本的最低学历水平,提高了潜在的人力资本知识技术水平,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随着精准扶贫等政策的落实,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道路。总体上,财政支出及相关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推动作用。

三、中国财政支出及相关政策建议

首先保持对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持续增加的公共支出投入,不断发展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公共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制度。其次,通过财政政策,使用税收手段来大力扶持发展科技创新、环保、循环经济的企业,对进行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低层次重复建设等项目的企业实行重税,尤其对房地产行业要严格把控,坚决禁止房地产的投机,减轻居民的支出压力,和谐社会,促进居民其他方面的消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地区间居民消费差距,努力实现消费公平,严格实施财政转移支付的标准,减少财政转移资金的随意挪用和滥用,减少不必要的公共支出。中国政府要灵活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及其相关财政政策以提高其对经济长期增长的促进作用,适应全球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郑海艳.浅谈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7(33):55.

[3]汪利锬.基于可持续经济增长下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与优化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6.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5]高新雨,王叶军.财政支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8(07):109-117.

西南民族大学徐美华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财政政策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建议
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监督的法律建议
央行不能逃避责任
基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经济增长的动因
萧条经济学、恶性通货膨胀和赤字研究
正确理解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