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历史转变中深刻认识“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

2021-03-15袁垚

求知 2021年2期
关键词:私有制资产阶级生产力

袁垚

从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发表至今,社会主义已经潮涌了500多年,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这一质的历史性飞跃的标志则是1848年2月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社会主义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问世。《宣言》是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智慧结晶,第一次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论证了“两个必然”的客观规律,深刻阐明了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点上,重温《宣言》中“两个必然”科学论断,既是对当前各种质疑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的一种坚强有力的现实回应,更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迫切需要。

一、准确把握《宣言》中“两个必然”的内在逻辑

1.“两个必然”是基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不可调和的因果逻辑。尽管资产阶级相比封建社会在生产力方面有很大优势,但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包含了否定自身的因素,那就是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注定其不能克服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因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并没有改变为少数人谋利益的剥削性质。“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直面问题、鞭辟入里地指出,“这个使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矛盾,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新的生产方式愈是在一切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和一切在经济上起决定作用的国家里占统治地位,并从而把个体生产排挤到无足轻重的残余地位,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愈加鲜明地表现出来”。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弊端,在追求利益的驱使下,造成社会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进而造成生产过剩的“瘟疫”,而这些“瘟疫”必然导致阻碍现有的生产力进一步前进的步伐。所以,资产阶级自身固有的基本矛盾必然会造成资本社会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直到灭亡。

2.“两个必然”是基于无产阶级有着自身特殊性的因果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在结合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危机引发工人运动的时代背景下,重点分析和阐述了资产阶级是如何产生、发展、走向灭亡的发展规律,并进一步指出资产阶级不可避免地要被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个绊脚石绊倒,并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直至被新的更合理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取代。原因在于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无产者们会逐渐丧失人的主体性进而成为生产机器的附属品,无产阶级的生活只会每况愈下,最终被推到赤贫者和生死的边缘上。正是因为资产阶级对无产者们的剥削日益加重,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不同行业的无产者们才会通过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交通便利而结社从而达到革命联合成为与资产者直接对立的无产阶级阵营,进而来保卫无产者们的一切合法权益。然而,“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这个掘墓人不但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且是反抗资本主义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有财产和被剥削的地位就注定了其肩负消灭私有制的历史重任。因此,“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二、科学认识“两个必然”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1.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很大程度上维持了资本主义的稳定发展。谁也没有预料到,在马克思宣布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个固有矛盾是把资本主义推向万丈深渊的罪魁祸首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竟然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物质财富获得了较快的增长,呈现出一些新的繁荣与发展。这种现象是否证实了马克思的分析是错误的呢?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后就不难看出,资本主义这些新的进步并不是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是归功于新科技革命浪潮所带来的巨大福利,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次科技革命给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有资料显示,伴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5.5%的速度增长。第二次科技革命则使资本主义国家步入了信息化时代,特别是“到90年代末,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达30万亿美元,其中西方发达国家所占比例高达75%,而美国更是超群挺出,独占26.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万美元还多”。因此,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改变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推动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深刻调整与变革,维持了资本主义阶段性稳定发展,延长了资本主义寿终正寝的时间。

2.资本主义执行了马克思主义的遗嘱,延缓了其灭亡的进程。毫无疑问,历史进程并没有立即终结资本主义。当今资本主义灭亡的钟声尚未敲响,但不代表永远不会敲响。尽管当前很多资本主义企业倾其全力不断自我改革、自我调整生产关系,比如实施国家宏观计划调控以取代纯粹的自由竞争,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和福利制度、最低工资法、遗产税等手段,使得自身具有暂时的生存力和容纳力,但这也只是因为资本主义偷偷地执行了马克思主义的遗嘱。因此,资本主义为了拯救自身不得不充当马克思主义遗嘱的执行人,吸收社会主义的本质因素,暂时缓解其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进而延缓其灭亡的进程。这种情况也在马克思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论述的“两个决不会”范畴之中,即“无论哪一个社會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当然,在今天看来,资本主义未能从根本上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仅仅采取一些治标不治本、浮于表面的措施,并不能彻底有效克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因为这些措施所能发挥的作用已经几乎达到极限。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其自身制度性的矛盾只能不断加剧进而陷入复杂深重的危机里。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近年来的逆全球化运动、英国脱欧等种种现象就是最直接的证实。所以,“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资本主义没有发展到极限,并不等于没有极限。

三、深刻理解“两个必然”的时代意义

1.重温“两个必然”有助于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曾经盛极一时的资本主义灭亡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长期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的质疑声音是持续不断的。正如列宁所言,资产阶级学者“他们曾经一百次、一千次地宣告唯物主义已被驳倒,可是直到现在,他们还在一百零一次、一千零一次地继续驳斥它”。这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科学论断是“被过时”,而不是已经过时。因此,重温“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有助于更加科学清楚地认识资本主義在21世纪出现的新变化。尽管资本主义时不时的出现这样那样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资本主义尽管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及在社会保障、失业保险、养老金、困难补助等方面注入了社会主义因素用来缓解危机和矛盾,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私有制这一本质弊端和贪婪本性。最终,资本主义这些新变化只能延缓其灭亡的进程,却不能彻底改变“两个必然”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2.重温“两个必然”有助于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任何政治的坚定都来源于理论的清醒;任何成功的实践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用马克思主义彻底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来指导实践。《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其中阐述的“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虽然已有170多年,但其蕴含的真理性依然具有穿透时代的伟力。“两个必然”已成为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理论支撑和思想基础,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更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行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破解的难题和面临的伟大斗争依然很多。因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和艰巨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重要论述,不但诠释了“两个必然”科学论断所预示的历史发展大势,而且能够更加激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事业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盐城市委党校教务处

责任编辑:张 莙

猜你喜欢

私有制资产阶级生产力
来不及生产力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危险的侵略者”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认识和把握战争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感性个体与社会存在的分离及融合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反腐败
陆尚博的思想有些什么问题?/资产阶级不能进入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