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思维的城乡交错带初中地理教学初探
2021-03-15兰家旺
兰家旺
摘 要:城乡交错带初中地理教学正在由三维目标教学向核心素养教学转变。初中地理教材中部分内容体现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在城乡交错带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存在教师教学理念滞后、学生学习思维缓慢、素养监测评价单一等问题。文章以“俄罗斯”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整合教材内容、注重素养培养、优选测试题目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综合思维;城乡交错带
2014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提出;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课程设计理念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随着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正在由高中向初中普及,由三维目标教学理念过渡到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具体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在教育变革环境下,城乡交错带初中地理教学需要结合新时代教育理念,落实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辩证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
一、綜合思维核心素养在教材内容中的体现
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编排,主要体现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现行地理教材中,世界地理概况、世界地理区域、中国地理概况、中国地理区域的部分内容体现出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由于现行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对教材编写的影响,教材在呈现地理要素时多与区域结合,每个地理区域针对其突出特点,学习少数地理要素及相互关系。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为例,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在教材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认识大洲。运用地形图、气候图、水系图,归纳亚洲、北美洲等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2)认识地区。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归纳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区地形特点和地势特征,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运用气候分布图、气候统计图,归纳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区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形图、河流图,说明东南亚中南半岛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3)认识国家。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根据地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和原因;运用数据分析印度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教材多以活动题为载体,以地图和设问组合为呈现形式体现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分析地理要素与地理事象的联系是地理综合思维的重要表现。
二、综合思维核心素养落实存在的问题
1. 教师教学理念滞后
城乡交错带初中地理教师存在教学任务繁重、教师老龄化、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偏大,职业倦怠严重,对新理念吸收运用慢,“填鸭式”教学多。在新授课中,教师过于偏重学生“双基”训练,要求学生对教材知识全部背记;在复习课中,教师没有注重对地理知识和地理要素进行整合复习。城乡交错带生源质量的“短板效应”,导致教师缺乏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信心和耐心。
2. 学生学习思维缓慢
在真实的地理情境中,多种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相互耦合,才能出现地理事物或发生地理现象,这种产生过程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特点。在探究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分布规律、产生原因、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清晰、全面的综合思维能力。在城乡交错带,由于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学生的课外地理知识积累有限,理解程度偏低,地理思维单一,对涉及多要素综合分析的地理问题常出现焦虑回避或思维短路。学生升入高中后,对高中地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普遍感到不适应,甚至有些学生还会产生厌学地理的情绪。
3. 素养监测评价单一
初中阶段的教育在中国现行学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学生分流就读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为提高学生成绩等级,城乡交错带初中学校地理学科还存在监测形式单一的情况,以试卷和等级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部分平时训练试题内容仅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有效体现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导致学生地理综合思维没有通过试题训练进一步得到拓展与提升。
三、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教学实施策略
针对目前城乡交错带初中地理综合思维教学存在的问题,以“俄罗斯”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教学策略。
1. 创新教学理念
在设计“俄罗斯”一课的教学环节时,注重教学理念创新,突出探究学习。在新课讲授过程中,借助地理微课视频、地理图表、地理学案、多媒体课件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利用地图、视频、资料、游戏,学会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认识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也是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归纳俄罗斯地形、气候、人口、城市、资源、工业的分布特征;说出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特点和铁路分布规律;探究俄罗斯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大量图表的展示,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得到提升。结合城乡交错带初中学生地理知识薄弱的特点,通过教师教学引导,学生对俄罗斯地形、气候、人口、城市、矿产、工业区分布特点和铁路分布规律等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清晰认识,激发了城乡交错带初中学生对地理事象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 整合教材内容
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教材设计了三部分内容,即“横跨亚欧大陆北部”“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和“发达的交通”。教材正文精简,图表丰富,活动多样。在思路上,教材这三部分按照由自然到人文,以步步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最后利用“分析西伯利亚大铁路线路选择的主要原因”活动题结束学习。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对教材地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以分析影响俄罗斯铁路布局的因素为教学重点,以俄罗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对俄罗斯铁路布局的影响为教学难点,按照以下教学环节讲授。
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俄罗斯套娃魔術。
教学环节2:讲授新知识。
(1)俄罗斯地理位置。
活动1:教师提问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引导学生回忆学习日本和印度地理位置的方法。
活动2:描述俄罗斯的半球位置。
活动3:两名学生结合海陆分布图,运用希沃白板开展课堂活动——判断对错游戏,描述俄罗斯海陆位置。
活动4:一名学生结合北极圈描述俄罗斯纬度位置。
(2)俄罗斯铁路分布。
活动5:结合俄罗斯交通运输业的部门结构图,某一排学生从左至右依次完成填空。
活动6:每名学生在地理学案中画出西伯利亚大铁路。教师拍摄学生三幅绘图作品,展示并点评。教师提醒学生既要注意铁路图例的正确绘制,又要注意铁路绘制要经过莫斯科、叶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城市。
活动7:一名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俄罗斯铁路的分布特点。
(3)探究影响俄罗斯铁路布局的因素。
活动8:教师展示影响俄罗斯铁路布局的因素综合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般修铁路会选择地形平坦的地方。
活动9:一名学生结合表格描述俄罗斯地形分布。教师强调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贝加尔湖;引导学生概括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和地势特点,由地势特点判断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的流向;引导学生对比东欧平原、西伯利亚北部地区、西伯利亚南部地区地形和铁路线分布,得出地形并不是影响铁路交通的唯一因素。
活动10:结合教材图文,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后完善影响俄罗斯铁路布局的因素综合思维导图,用地理学科术语归纳地理要素,得出气候、人口和城市分布、资源和工业分布等因素。
活动11:教师指导学生读俄罗斯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说出俄罗斯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北冰洋沿岸的气候类型、太平洋沿岸的气候类型。教师指导学生读雅库茨克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引出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气候特征。学生通过微课视频深入了解俄罗斯的气候。教师讲解奥伊米亚康、摩尔曼斯克。对比东欧平原与西伯利亚地区北部气候,得出结论:铁路一般分布在气候比较温暖的地区。
活动12:学生读俄罗斯人口分布图和城市分布图,归纳分布规律,得出结论:铁路主要分布在人口和城市比较稠密的地区。
活动13:教师结合俄罗斯自然资源居世界的位次,讲解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和工业特点。某一列学生依次说出俄罗斯主要工业区,分析工业区分布与矿产资源地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铁路主要分布在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地区。
活动14:展示题目:在山区建铁路,建设成本会显著增加。对照教材思考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引导学生对地理事象进行由果溯因的分析。学生结合探究内容,整理归纳答案,演讲推理过程,提炼地理要素。
教学环节3:练习拓展思维,分享学习收获。
3. 注重素养培养
在教学“俄罗斯”一课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习俄罗斯铁路线、地形地势、气候类型、人口城市分布、矿产工业分布方面,充分结合地图,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增强城乡交错带初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对已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提出地理事象的因素,指导学生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内容提炼,使学习内容条理清晰,让学生更易于掌握重、难点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小组合作,充分拓展学生思维与合作能力。通过探究影响俄罗斯铁路布局的因素,让学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的组成因素,认识俄罗斯地理事象的整体性及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锻炼城乡交错带初中学生的识图能力、用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城乡交错带初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现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4. 优选测试题目
长期以来,在地理测试题中综合思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试题多将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两者割裂开来进行考查。针对初中地理的铁路知识,大部分试题侧重考查铁路分布特点、铁路干线名称、铁路干线命名方式、铁路枢纽、铁路走向、绘制铁路干线、铁路运输特点等,没有进一步考查铁路线分布与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关系。在教学“俄罗斯”一课的过程中,设计试题,分析加拿大铁路分布特点及成因,监测学生综合思维素养水平。
试题以区域图为载体,以加拿大地理环境要素分布为命题切入点,考查地理环境要素空间分布产生的原因。试题联系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对城乡交错带初中学生个体的地理思维水平进行评价。分析试题时,学生要认识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素,并理解地理事象和组成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明确分析原因类型,包括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两种。通过对俄罗斯铁路线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影响铁路线分布的因素。观察加拿大铁路分布,容易得出沿南部狭长地带,呈东西向延伸的分布特点。从纬度位置、气候、水源、矿产资源、历史条件、人口密度、城市分布、工业分布等要素分析铁路分布原因。通过综合思维类试题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综合思维核心素养能有效提升城乡交错带初中学生的地理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与初中地理知识需要进一步耦合,合理整合教材,优化教学环节,让综合思维核心素养落实在常态课,实现深度学习,有效提升学习高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义务教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研究项目组. 义务教育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测评与教学(初中地理)[M]. 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3]廖树山.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中考地理试题命制[J].广西教育,20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