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为何放弃对日索赔

2021-03-15李颖

领导文萃 2021年2期
关键词:邦交正常化日本

李颖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在这个大背景下,日本各阶层人民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也日渐高涨,中国提出的中日复交三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台条约”是非法、无效的,应予废除)得到了日本人民广泛的赞同。

日本对放弃赔偿提出疑问

1972年7月,敌视中国的佐藤荣作下台,田中角荣组成新内阁。田中上台伊始,在7月7日首次内阁会议上就表示要加紧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为了摸清中国政府对邦交正常化问题的全面立场,1972年7月27日,日本公明黨中央执行委员长竹入义胜担当了沟通中日政府的特殊使命。竹入来华后,周恩来将经过毛泽东同意的中方方案即拟议中的《联合声明草案》八项向竹入作了披露。这八项中的第七项是关于战争赔偿的条款,内容为:“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放弃向日本要求战争赔偿的权利。”这个条款使竹入很震惊。然而,中国的草案经竹入带回日本后,日本对中国准备放弃对日索赔的善举并没有什么热烈的反响。相反,日本外务省经过研究,提出了若干疑问。他们认为所谓的“日台条约”里已经宣布了放弃向日本提出战争赔偿的权利,如果在中日联合声明中再次写入同样内容,会被认为中国仍然具有这种权利,容易引起矛盾。因此,日方打算在中日发表联合声明的时候设法避免提战争赔偿的问题。

周总理的震怒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正式访华。当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一次首脑会谈中,中国正式表示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权。但在26日上午双方外长会谈中,日本外务省条约局局长高岛坚持认为,关于中国战争赔偿要求权利在所谓“日台条约”附属议定书里已经得到解决,所以此次没有必要再写进联合声明中。在当天下午双方举行的第二次首脑会谈上,周恩来总理针对高岛的谬论严正地指出:当时蒋介石已逃到台湾,那时他已不能代表全中国,他表示所谓放弃赔偿要求,是慷他人之慨。我们是从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出发,不想使日本人民因赔偿负担而受苦,所以放弃了赔偿的要求。周恩来还强调:毛主席主张不要日本人民负担赔偿,我向日本朋友传达,而高岛先生反过来不领情,说蒋介石说过不要赔偿,这个话是对我们的侮辱。我这个人是个温和的人,但听了这个话,简直不能忍受!

经过反复讨论,在中方的坚持下,最后日本同意了在联合声明中写进中国放弃对日索赔的内容,在表述上则采取以中国单方面宣布的形式。9月29日,双方最后达成的声明中关于战争赔偿问题的内容,首先是日本对战争的反省:“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然后在第五条里是中国单方面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至此,因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略中国所致的中国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问题,最终以中国方面的放弃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应当指出的是,中国只是放弃了对日本国家间的赔偿要求,至于日本对中国人民的民间赔偿问题, 在联合声明中并未作任何规定。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前,中国放弃了赔偿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宽宏大量;日本为了与我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必须与台湾当局断交,我国在赔偿问题上采取宽容态度,有利于使日本靠近我们;如果要求日本对华赔偿,其负担最终将落在广大日本人民头上,这不符合中央提出的与日本人民世代友好下去的愿望。因此,从外交策略上看,放弃对日索赔既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安全,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良好国家形象。

(摘自《老年教育》)

猜你喜欢

邦交正常化日本
双重竞合: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双边安全互动
日本元旦是新年
略論春秋時期的邦交文書
春秋时期楚国邦交研究
《黄金时代》日本版
用“正常化”战术攻克心灵堡垒
中日国交正常化の先駆者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吉米·卡特与埃以关系正常化
哥斯达黎加宣布与古巴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