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席勒的“完整人”对“现代人”的救赎

2021-03-15卢伟伟

美与时代·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席勒现代人

摘  要: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在18世纪法国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应运而生,其中对分裂人性的分析、对人在现代社会困境中的关注等审美现代性话语的阐释对当今社会而言不乏鲜活的时代意义。随着工具理性的日渐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逐渐在现代社会的困境中迷失了自我、丢失了生存的价值,今天的社会问题与席勒两百多年前所面对的时代弊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据席勒在其《审美教育书简》中所述,“现代人”可以通过实现人的一体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引导人形成自主自觉的审美自由以及席勒的游戏冲动这三种方式来实现对“完整人”的追求。

关键词:完整人;现代人;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当今社会,工业化不断发展、工具理性日益膨胀、职业区分愈發严格,这些众多的社会因素使得现代人不断迷失自我、丧失本性并成为“碎片化”的人,人在现时代变得不再完整,如何弥合人性的伤口是我们不得不加以思考的问题。反观前人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所阐释的美学思想,可以发现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早在两百多年前就预见到这个时代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对策,指出要用实现人的自主自觉和游戏冲动等方法来救赎人性、使其成为“完整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今天的社会问题与两百多年前席勒所面对的时代弊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真理从来都是历久而弥新的,席勒针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治疗方案亦适用今天的社会。仔细考察席勒在其《审美教育书简》中的“完整人”概念对于解决如今的社会弊病,救赎“现代人”碎片化的人性以实现“完整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现代人”之形成

席勒曾在其《审美教育书简》中这样说过,“人是用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画像的,那么,在现代这场戏里画出的是些什么样的形象!不是粗野,就是懒散,这是人类堕落的两个极端,而这两者却汇集在同一个时代里。”[1]39“现代人”①在席勒看来是那种完整人性被分裂了的、碎片化了的人,与席勒所说的古希腊的“完整人”相对。席勒认为他们是一种片面性的存在,只生活于单调乏味之中,缺乏某种多样性,并且为各种现实的欲望所束缚,这种不断扩张的欲望往往使得人性愈发地畸形。

(一)人的片面性发展

首先,席勒之所以认为与古希腊人相对的那种“现代人”是一种片面性的存在,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会为了形成能给自身带来外在荣耀的技能,而忽略了使内在得到发展的天赋。[1]49“现代人”习惯为了形成某一种能力而牺牲多种能力,甚至以牺牲自身的和谐来促使某一种技能的片面发展。席勒认为国家长期实施的不合理的文化教育,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的心理与才智方面的单一化和片面化。[2]33长期处于这种发展模式中,人将会失去其内在的和谐性,变成片面的人。

(二)人的欲望生成

其次,席勒认为“现代人”生存于欲望的控制之下,主要是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以及本来人性的共同作用。文明并没有给他们所渴望的自由,它在我们身内形成的看似有利于人自身发展的力量其实都在促使我们形成另一种新的物质需要。物质枷锁对人的束缚使我们愈发胆战心惊,这使我们对失去的畏惧窒息了追求上进的冲动,对生活逆来顺受这个准则反倒是成为了生活中最高的智慧[1]41。席勒的这段话精辟地指出了随着工具理性的发展,现代社会中所谓的文明对人性的摧残。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设定往往离不开社会对人的价值的衡量,而在今天,社会内部的和谐完善不再是人们努力的方向和行为的标准,取而代之的是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程度,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幸福感。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形态的标准之下,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将自己置身于无止尽的工作之中,以此来扩大自己的“物质”价值,而忽视了充盈内心世界。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在这种生存状态中感受到一种生存的压力,这种工具理性给人类带来的压迫造成了个体的人内心的分裂。

(三)人的碎片化存在

最后,精细的职业体系将“现代人”割裂成碎片。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对近代人的生活进行了这番描述,“正是教养本身给现代人性造成了这种创伤。”[3]50-51一方面由于人不断扩大的经验和更加确定的思维使得各种科学愈发精确,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内部的体系更加错综复杂,所以其体系下的等级和职业也必须得到更加严格的划分。由于这种种因素,人的天性的内在联系不断地被撕裂开来,那些本来处于和谐之中的人的各种力量就要被一种破坏性的纷争所摧毁[1]47。席勒指出,“在希腊的国家里每个个体都享有独立的生活,必要时又能够成为整体;希腊国家的这种水螅性如今已被一架精巧的钟表代替,在那里无限众多但都没有生命的部分拼凑在一起从而构成了机械生活的整体……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他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1]29-30由此可以看出,不仅是文明本身造成了人性的分裂,现代社会的职业体系对于这种社会状态的出现也在推波助澜。

现代性的发展、生存欲望的控制以及精细的职业体系等因素共同决定了“现代人”人性分裂的必然性,古希腊人身上的那种完满的人性在今日社会的摧残之下必然是无法全身而退的。对于这个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我们不可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正如人身处某个国家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一样,他也属于某个时代,是这个时代的公民,每一个生存于这个社会之中的人都不应该将自己置身于社会的道德习俗之外。[1]49存在于这个社会中的困境是时代的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包括我们自身在内的所有人的各种不当行径所导致的,并且这一结果极大地影响到了人的生存,这迫使现时代的我们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探究实现完整人性的方式。

二、“完整人”之提出

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阐述席勒观点时曾这样说到,“这种‘依恋自然的情感是和我们追悼消逝的童年和儿童的天真的那种情感密切相关的,也就像‘一个病人想望健康的情感。”[4]501人性大抵都是如此,只有在失去一件事物之后才更觉其珍贵性。“现代人”对“完整人”的渴求之所以如此强烈,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现代社会的各种冲突之下产生了分裂,失去了曾经的完整性。本节在探讨应对方式之前,先要确定一下文章意图表述的“完整”指的是人性的健全而不是人的完美,“完整人”并非人生存的最高境界,而是人得以生存的前提,这一生存状态其实是人最本初的状态,只不过人们在现实的生存中由于各种原因将其丢失。

席勒在其著作《审美教育书简》的第六封信中所描述的古希腊人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完整人”。在席勒看来,与现代人相比,希腊人具备一种性格的完整性,这种完整性表现在古希腊人的心中不仅有丰富的形式,同时也不乏完满的内容;哲学思考和形象创造对于他们而言是可以兼得的,他们温柔又不乏刚毅[1]44。同时他还阐明,在古希腊社会中,人们的精神力量正在觉醒,在他们身上,感性和精神还没有被严格地区分,因为那时还不存在刺激它们彼此敌对、分离的事物,让它们将彼此划定在自己的界限之中……二者看似毫无相干,但是在必要之时却可以交换彼此的任务,因为每一方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遵循着真理。理性虽然在物质之上,但它不会将物质弃之不顾,而是牵引物质随它而来,理性用其自身内的形式把一切都区分得那么精细,但他它从不会对任何东西进行肢解。它虽然会对人的天性进行分解,但它并不是把天性撕成碎片,而是将它们放大后再分散在诸神身上,以不同的方式对人性进行混合[1]44-45。从席勒上面这两段话可以看出,古希腊人在他们生存的社会中把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和谐实现得淋漓尽致,二者互不冒犯、互不侵害,以一种和谐的姿态在社会中共存。这样来看,“所谓人的‘完整性是指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完美统一,它涵盖了人的全部和谐、自由、完美的品质。”[5]40-46因此席勒在两百多年前提出的这种古希腊人所具备的完整的人性可被看作是我们今天所追寻的“完整人”的标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席勒笔下的“完整人”在今日的光辉不断黯淡,取而代之的是社会的多种弊病所造成的 “现代人”。正如席勒所说,现代社会已经变成一个机械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孤零零的个体,社会这个整体也是分裂的。因此,对“现代人”之形成进行分析,并根据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对其进行救赎在今天已经刻不容缓。

三、“完整人”之实现

(一)人的一体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人作为一个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个体,必然要具备得以存在于社会中的一体性,但一体性只是人们存在的前提,并没有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条件。人如果长时间受一体性的压制,整个人类社会就会变成一个单一的存在,进而磨灭人们生存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使人在社会中丢失自己前进的动力;相应地,如果只有多样性,社会将会失去其稳定存在的根基,生活于这种社会中,人性的分裂将成为必然。正如席勒所说,“如若理性要把它的道德一体性带入物质社会,它也不可损伤自然的多样性;如若自然要在社会的道德结构中保持自己的多样性,它也不可因此而破坏道德的一体性。”[1]36在席勒看来,一体性和多样性代表了人的两种性格,这两种性格对于个体而言缺一不可,只有保持二者的统一才能塑造完整的人性。

根据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对一体性和多样性的阐释,大致可以将人分成三种,分别是“野人”、“蛮人”和“有教养的人”。其中“野人”是指那种过于注重自然而忽视理性的人,感觉和原则在他们看来,通常是前者大于后者,他们只看重自身内的多样性而忽视社会的一体性,在他们心中还未形成某种统一的、应当为整个社会共同遵循的准则,人们只有在不断发展中才能逐渐在内心形成某种一体性,所以“野人”当道的社會缺乏某种稳定性。“蛮人”是指那种过分注重理性而忽视了自然的人,感觉和原则在他们看来,通常是后者高于前者。这种人往往看重存在于社会中的一体性,把社会的各项准则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丢失了自己的主观思考变成了蛮人。在他们那里,规则不但存在着,而且作为某种至上的准则而存在,继而造成了其自身的多样性和个体性的湮灭。

上述内容并非旨在分析“一体性”和“多样性”对社会之弊,而是为了强调要想实现“完整人”,二者缺一不可。必须承认,正是某种存在于人内心中的这种多样的天性才给了社会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可能性。席勒曾说,“倘若伦理性格只靠牺牲自然性格来保持自己的地位,那就证明还缺乏教化;倘若一部国家宪法只有通过泯灭多样性才能促成一体性,那样的宪法就还是非常不完善的。国家不应只尊重个体中那些客观的和类属的性格,还应尊重他们主观的和特殊的性格。”[1]33相应地,正是对一体性的重视才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从而为人及社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条件,对准则的适当遵循非但不会束缚人的行为,相反会为其实现自由提供前提。所以,只有当这两种人性相统一,人性的完整才能得以实现,这就实现了我们上述的 “有教养的人”。

(二)人的物质欲望与精神追求的统一

人生存于社会之中,物质需求的满足是他得以生存的前提,而在今天的社会中,所有的一切都为物质需要所支配,人在这种需要之下不断呈现出沉沦的倾向,有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偶像,一切力量和才智都屈服于它[1]19。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价值标准的变化,人们对有用性产生出强烈的追求,长期被身外之物束缚进而在生存之中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这导致了现代人人性分裂。需要认识到,虽然欲望对于人而言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但我们不能沉沦于其中,而是要能够在欲望的洪流之中保持一定的自主自觉性。正如席勒给予青年人的建议所说的那样,“你要同你的时代一起生活,但不要做它的宠儿;你献给你同时代人的应是他们所需要的,而不是他们所赞美的。”[1]73人在现代社会面前应保持足够的自主性,不能被现实所掌控,否则很容易被奴役。我们身处于这个时代之中要做的是让时代向前发展,而不是只去极力满足人们眼前的欲望。

在席勒看来,“单单满足自然和需要所要求的东西并不能使人感到满足,他还要求有剩余。当然,最初只是要求物质的剩余,以便使欲望看不见自己的局限,以确保享受能超出眼前需要的范围。但是,不久他就要求在物质剩余之外还要有审美的附加物,以便也能满足形式冲动的要求,把享受扩大到任何需要的范围之外。”[1]228对于完整的人性而言,仅仅实现这种物质需求还不够,这只是实现“完整人”的现实基础,人们要在这个基础上达到美的显现成为一个自由人。所以审美不仅实现了对现实的超越,更是对现实的诸种弊病的批判。只有发挥审美的这一功能,人们才能既不会与现实生活相隔绝,又不会被现实的种种弊端所同化,最后将梦想降格为对现实欲望的满足[6]5-11。至于那些被物质欲望所支配的人们,对他们的改造无法一蹴而就,只能通过一种非功利的方式去加以引导,也就是审美教育。“改造人性的最佳途径和方式便是通过审美教育,通过艺术和审美的自由游戏,使个性和一体性都受到尊重,使人的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都得到平衡的发展。”[7]33-41+95总的说来,对个人狭隘欲求的超越并不是要求人无欲无求,而是强调人不能被欲求所束缚而忘却了生存的真正要义。

(三)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统一

随着时代和文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于职业划分的精细程度不断加深,人们心中逐渐产生了一种破坏其人性和谐的力,进而成为了与主体相脱离的孤零零的碎片。正如席勒所说,即便理智的启蒙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都不应该造成人性的分裂,使人局限于碎片化的人性之中。在他看来,为了培养个别的力而牺牲这些力的完整性的行为必定是错误的,如果自然法则一定要求人类社会往这个方向前进的话,那么必须通过更高的艺术也就是审美艺术来弥合膨胀的工具理性所造成的现代性的裂伤[1]55。这种碎片化的人性不仅是精细化的职业体系造成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之间的互相侵害也使得人性日益呈现出分裂的状态。根据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对“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阐述可以看出,存在于人性分裂中的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冲动,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是随天性而来的冲动,因为就人的天性而言,二者并非根本对立。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之间本没有冲突,但是这两种冲动一旦超过了各自所应存在的界限,那么在感性冲动下的人就会处于现时的界限中,人的存在从本质上来说也成为了物质的存在,这是一种在物的匮乏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物的需求及欲望,以及这种无穷尽的欲望所造成的无穷尽的物质的匮乏,这种匮乏使人永远成为了物质和感官的奴隶。同样,理性冲动虽然为人的生存建立了某种法则,使人的存在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展,但是一旦理性冲动超过了自己的界限就可能取代人的感性,进而造成人失去存在的意义,因为如果人仅仅是形式就意味着他没有形式[8]19。所以要实现人性的完整,必须协调好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之间的关系。人不能只有感性冲动,还要有理性冲动,只有实现二者的结合,人性的完整才能完满完成。席勒认为要消除这种存在于人性中的分裂进而实现上述的结合必须通过审美游戏。

席勒提出压抑着的碎片化的人性可以通过游戏冲动加以弥合。游戏冲动和自由显现对于人性的解放具有双重的意义:它一方面与生产性和实用性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进而使得人类得以摆脱现实的束缚和职业体系的无止尽的压迫;另一方面,它对物质价值的放弃使人能自在地游戏于现实之中,进而在现实社会中发挥其他现实原则中所不具有的一体化作用[5]94。席勒之所以说要用游戏冲动来实现人的各方面的统一,是因为人只有在游戏的过程中才是完全的,游戏使人摆脱了义务给人带来的严肃性以及命运施加在人身上的压力,他们在其中感受到了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不再把自己的目光仅仅集中于物质欲望的追求,同时也拓展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达到古希腊人那样的和谐与完整。正如曹卫东在他的文章中所说,“人只有在游戏的时候,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人一旦完整了,人性一旦完善了,美也就得到了彰显。”[9]169-174总的来说,对于现代社会存在的困境,近代人需要做的是通过游戏冲动来恢复天性中的这种完整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当让人们清醒地看到自己所处的被动地位和自身内的碎裂人格,进而激起它们追求游戏的美,感受到道德健全给人带来的满足感。这就是审美对于现代性和现代社会的批判功能[2]。

四 结语

“完整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理想化的人的存在,它看似脱离现实,实则与现实紧密相连,所以它才会成为一个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的焦点。根据席勒在其《审美教育书简》中对“完整人”和失去了完整性的“现代人”之间的对比及描述,我们可以认识到无论是席勒那一时代的人们,还是生存于当下社会中的现代人,要想实现古希腊人那种和谐与完整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从今天的社会环境看来,现时代的我们对于“完整人”的追求似乎显得更加迫切,但只是产生这种意识还远远不够,必须将之付诸于实践。至于如何实践,我们可以试图从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中寻求答案。正如张玉能所说,“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分析了审美教育的机制、过程、功能等重要问题,回答了审美教育的一系列形而上的问题,从而给审美教育的存在及其意义进行了正名和解析,是人类思想史和美学发展史上的划时代的创举,尽管他的审美教育的理想王国同时也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审美乌托邦。不过,席勒的审美教育论的许多思想资源完全可以成为废除了私有制的社会的完善发展的方向、动力和措施,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光大。”[10]47-62同时不可否认,席勒在两百多年前针对其时代弊病所提出的治疗方案对于今天的社会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因此,只要人性问题一直存在,那么对于席勒书简中的“完整人”思想进行的挖掘就不会停止。所以,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席勒的这一著作在今天都具备十分深刻的现代性,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挖掘。

注释:

①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的第六封信中描述的古希腊人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完整人”,席勒把这种丧失本性并成为了“碎片化”的人的人物形象概括为“现代人”,这是席勒针对“完整人”而提出的相对概念,在1984年出版的徐恒醇翻译的《审美教育书简》译本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席勒笔下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相对性,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人”这一概念所描绘的人群特征不仅存在于席勒当时所处的现实社会中,而且与当今社会中人的生存现状不谋而合。所以本文将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予以分析,希冀从席勒的美学思想中寻得一条对“现代人”的救赎之路。

参考文献:

[1]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毛崇杰.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3]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國文联出版社,1984.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高译.审美—艺术—自由:论席勒美学思想中人的“完整性”追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6]张玉能.席勒论美的批判功能[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4).

[7]徐碧辉.席勒美学的现代性意义:重读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8]卢世林.美与人性的教育:席勒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曹卫东.从“全能的神”到“完整的人”:席勒的审美现代性批判[J].文学评论,2003(6).

[10]张玉能.《审美教育书简》中的美学思想:审美教育论[J].美育学刊,2014(1).

作者简介:卢伟伟,安徽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席勒现代人
文学巨匠歌德论挚友席勒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现代人的避难所
现代人周末崩溃观察报告
席勒的烂苹果
智珠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现代人的手机“依赖症”
神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