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突尼斯,寻找一部消失的历史剧

2021-03-15张舒扬

世界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迦太基突尼斯罗马

张舒扬

立春后的第2天,北京下了大雪,两天两夜,满城逸雪。纵使外面的世界再纷乱,飞雪漫天总是能独善其身般地在我们眼睛里完成那一场场绚烂飘落的表演。于是,人们喜欢用心聆听雪落的声音。

他眼中的雪是什么样子?一定很残忍吧?

那是2200多年前的一场雪,在阿尔卑斯山顶端,狂风、暴雪、悬崖、断壁,一个叫汉尼拔的迦太基人,率领着大象军团艰难翻越。出生在阳光四溢的北非的他,应该是第一次看到雪吧?没有浪漫的体验,只有生死的考验。那场暴风雪让他见识了自然的威慑力,他回以绝地逢生的韧性。

雪景,相隔千年,却可以感受到那一端生命的颤动。我在当下的美好中,品读着他不平凡的一生。迦太基,这个曾经被罗马人从地球上抹去的帝国,现在隐匿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郊,身处地中海西岸,被拥抱在突尼斯湾中。

在踏上这片国土之前,我只知道,那是2010年“阿拉伯之春”运动的爆发地,因为一位小贩的自焚引发了突尼斯政坛的崩塌,随即席卷了整个阿拉伯世界。9年之后的一个晚上,我翻看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第二卷,被2000多年前的那场布匿战争所吸引,一夜之间圈粉迦太基的汉尼拔。只为这一个念头,我踏上了突尼斯的国土——触碰他的国土,见证毁灭的痕迹和重生的希望。

一块牛皮换来的海上强国

突尼斯的四季酒店,面向地中海,远离麦地那的喧嚣,反而离迦太基遗址和网红蓝白小镇很近。对于像我这样的只为迦太基而来的游客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从酒店坐上出租车,沿着海岸线上上下下翻越高地,地中海的景色时而显现,时而隐藏,我总觉得它的颜色比其他大洋都要更加深蓝。冬日的北非依然艳阳高照,温暖如画。眼前的这一幕,真的很难联想到2000年前被屠城的悲壮。

司机说,迦太基遗址是一片区域,七八个景点散落着分布,从山顶一直延伸到海边。我的第一站选在山顶。山顶的遗址有一块很大的平台,我忍住立刻跑去触摸那些古迹的冲动,先来到了平台边缘。眼前就是突尼斯湾的全貌,海岸线的走向清晰可见,像两只伸张出去的手臂,揽着岸边民居,轻抚着海水。它的怀抱尽头就是与地中海相连的位置,漫无边际却更能凸显它战略要地身份。

这显而易见的特质在公元前800多年时,就被腓尼基人看清了。只不过,每一个伟大的国度都会有一段注定不平凡的开始,神话也好,传说也罢,方能配得上历史的抉择。迦太基也是这样诞生的。那时腓尼基人的大本营在黎巴嫩一带,传说腓尼基国王临死前,怕两个孩子争夺王位,于是把国家一分为二,一份给王子,一份给公主狄多。然而,国王死后,凶狠的王子还是对公主一家赶尽杀绝,狄多公主坐船逃到迦太基,向当地的部落首领求援。首领为了应付她,说给她一张牛皮,牛皮覆盖到的地盘就送给她。

于是,传说开始精彩上演。公主令人把牛皮割成细小条状,每一条搓成绳,然后把一根根绳系起来,就圈出来我脚下这一片遗址所在地。公主占山为王,利用突尼斯湾的天然海上通商优势,很快把迦太基打造成一座名声大振的城池。部落首领也终被公主的魅力所迷倒,以城中百姓的性命胁迫公主下嫁于他。大婚之日,狄多公主从山顶这个平台纵身一跃,葬身地中海,保全了她的子民,也将迦太基推上了历史的巅峰。

迦太基值得被加载这样的传奇故事,虽然现实历史中,它的萌芽可能只是腓尼基人当作贸易港口的地方。迦太基建城后的近一个世纪后,罗马城诞生了。

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陸最北端,北部和东部面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相望。

突尼斯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集中了海滩、沙漠、山林和古文明的国家之一,是悠久文明和多元文化的融和之地。

迦太基古城遗址,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东北17公里处。1 9 7 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迦太基古城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迦太基遗址,那是罗马人的杰作

我回头看向身后的遗址,几块巨大的基石底座、被砍断的罗马柱、没有头的半身石雕,还有只剩头颅的罗马人雕像,凌乱地摆在地上。旁边竖着的牌子示意人们,这里可能曾经是一座宫殿,这些是仅剩下的残垣古迹,为了保留它们最原始的样子,就这样摆在原地。是的,在迦太基遗址上,存留下来的是罗马人的辉煌。

这是汉尼拔最不想看到的。即便现代的人们慕名而来,为了一睹曾经的沧海桑田,触碰历史的痕迹。但是,这终究是罗马人的迦太基,而不是汉尼拔一生执着的迦太基人的迦太基。

这里曾是汉尼拔的故乡。在罗马成为不可一世的帝国之前,迦太基已经是地中海的海上霸主。然而,罗马的强势扩张势必引发与迦太基的利益争夺。于是,一场关于西西里的争夺触发了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第一场战争,因为罗马人把迦太基称为布匿,这也就是第一次布匿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不善海战甚至没有海军的罗马在与迦太基的海战中胜利了,边打边和海上强军迦太基学习,速成班一般地一举拿下对手。罗马人的手下败将正是汉尼拔的父亲哈米尔卡。

于是,9岁的汉尼拔被父亲领到祭坛前发誓:永生与罗马为敌。

有人说,这一誓言就是汉尼拔悲情一生的开端,若不是这般深仇大恨,迦太基不至于亡国。但我想,与其说这意味着悲剧的开端,倒不如说是戎马一生的信仰,成就了他在战争历史上无人撼动的地位。

遗址上的游客很少,也没什么旅行团来这里,散客们通常会请一位当地导游来讲解。我偶尔凑过去听听,大多是讲讲罗马古迹的原貌。在迦太基建这座罗马城的人是恺撒,这曾让我惊叹上帝之手是如此的精算。曾有很多种历史上的假设,比如,如果汉尼拔没有与罗马为敌,他是否会成为一位像恺撒一样的领袖?

迦太基的恺撒?不!那样的话,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领就该降为三位了:亚历山大、恺撒和拿破仑,而没有迦太基的恺撒——汉尼拔。与罗马一战虽败了,汉尼拔却位居欧洲四大将领第二位,令拿破仑敬仰一生。

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壮举被完美复制

在突尼斯的每一天,我都在努力找寻汉尼拔的踪迹。会不会像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二世一样,把自己的雕像沿着尼罗河布满一路?或是有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就像世界各地的亚历山大城?或是至少会有一条名叫汉尼拔的街道吧?

没有,没有一丝痕迹。

在山顶的罗马遗址旁,倒是有一座天主教堂,名为圣路易教堂。19世纪法国征服突尼斯,在这建起这座教堂,为了纪念亲自挂帅参加十字军东征、在突尼斯染上鼠疫不幸去世的法国国王路易九世。

那一刻,我有些失落:名震四海、在全世界擁有无数崇拜者的汉尼拔在自己的国土上,怎会如此不被铭记?

是的,伟大的战略军事家、几乎让罗马帝国灭亡的汉尼拔,即便是完成了翻越阿尔卑斯山的人类壮举,在兵临罗马城下之际,都没有让迦太基人感到万分荣耀。

蓝白小镇一景。

弯弯曲曲的石径小路上,游客往来穿梭。

路易九世雕像。路易九世是法兰西卡佩王朝第9任国王,第2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因瘟疫死于突尼斯。

公元前219年,28岁的汉尼拔准备从西班牙出征,实现他9岁时立下的誓言——攻打罗马。第一次布匿战争失败后,迦太基割地赔款,平静地度过了几十年俯首称臣的日子。所以当汉尼拔发兵之后,在罗马人眼里不到30岁不足以具有民事和参政议政能力的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引起罗马的过多注意,甚至连迦太基人都不知道他究竟有何用意。

汉尼拔索性将这场扑朔迷离演绎到底。他的目标是罗马,然而出发后他选择取道高卢,然后翻越阿尔卑斯山,以最隐蔽的方式从罗马背后袭来。这一战略呈现出这样的效果:罗马人一路打探他的动向,做出了很多种判断,例如他想征服高卢人等,唯独没有做出汉尼拔要攻打罗马的预测。直到大象军团登顶阿尔卑斯山,下山即将直插罗马本土腹肋之际,罗马人才恍然大悟。然而,为时已晚,罗马人不得不派出两路人马,赌一把汉尼拔会从哪一路下山,然后另一路人再紧急掉头支援。

翻越阿尔卑斯山,这是汉尼拔辉煌一生的起点。他率领着5万大军和30头大象,一路沿着冰封峭壁,走在只有一人宽的山路上。路面积雪成冰,脚下就是悬崖。这是现实版的大象走钢丝,然而却没有马戏团的喜剧效果,只有人象跌落万丈深渊的惨烈和随之而来的绝望。在大象军团一路跌跌撞撞终于挨到山顶之时,汉尼拔心里很明白,此时没有多少人愿意再这样走下去,这不是去打仗,根本就是去送命。

面对情绪低落的士兵,这位29岁的总司令官下令全体集合,他指着东方说:“那儿就是意大利。只要我们进入意大利,就意味着我们站在了罗马的城门前。接下来,我们走的都是下坡路,我们只需进行一两次战斗,意大利就会投降。我们将是意大利的新主人!”

2000年后,拿破仑攻打意大利,也完成了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壮举,站在山顶,他对着全体士兵说了同样的一番话。

汉尼拔和拿破仑不可能不知道,下山之路远比上山更艰难。翻越阿尔卑斯山,汉尼拔用了15天时间,损失了一半的兵力,30头大象所剩无几。但这份代价却为他争取到了攻打罗马的最好契机。

迦太基遗址上的清真寺与圣路易教堂 

“迦太基必须毁灭!”

被罗马人称为“汉尼拔战争”的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50年之后,罗马元老院里老加图的这句话,至今响彻在这片遗址上。

从山顶遗址出来,送我来的出租车司机在门口等我。一路下山,在半山腰上出现一个分岔口,一条主路直通山脚下的海边,两旁民居都是二三层的小别墅。来的时候司机说,突尼斯的富人都住在这个区域。我问他,这些有钱人都是做什么的?他说当然是做生意的了。几千年来迦太基人的通商头脑果然完美遗传下来,无论是迦太基人还是突尼斯人,面对这里抬头可见的地中海出海口,都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我选择了岔路口的一条小路,穿过富人区,尽头就是另一处遗址——罗马大剧场。街道上没什么行人和车辆,但从两旁房屋敞开的窗子可以判断,主人们大多都在家,也许不喜欢在炎热的正午出门吧。于是我可以肆无忌惮地站在人家墙角下看那一大丛溢出墙外的三角梅。白色的围墙搭配上粉紫色的花,再洒上阳光的点缀,映出一派繁花锦簇的美好。

走了很久,柏油马路在最后的两户别墅前横腰拦断了。前方是长满杂草的空旷之地,没有标识,只有一个小小的岗楼,竟是罗马剧场遗址的售票处。这无遮无拦的世界遗产级别的视野,真是充满硬核。

罗马剧院比山顶遗址保留得稍好一些,仅剩的一些残垣至少能看出个剧院模样,而且占地面积更大,一片广阔的草坪顺着山坡铺上去。我向坡上奔跑,想看看坡顶有些什么,跑着跑着,一个白色球顶渐渐显现,随即出现了白色的身躯:一座庞大的崭新的清真寺展现在我眼前。在它左侧几公里范围内,圣路易教堂的双子塔楼赫然矗立。

这一幕让我有些惊讶:我眼前,一座基督教世界的教堂和一座伊斯兰世界的清真寺并立,而身后是罗马遗址,再远处,是一片汪洋。

这座为了纪念法国国王的天主教堂,里面既没有祭坛也没有长椅,而是一个热闹的室内阿拉伯集市。当地人在这里摆着伊斯兰特色首饰、围巾等小饰品。欢快的阿拉伯音乐让人走进去就想扭动身躯。我选了一条红色的挂坠,底端悬挂着金色的镂空造型,店主说,这是阿拉伯文,寓意平安。

此时站在罗马剧场遗址前的我,翻出挂坠的盒子席地而坐,想象着当年发生的一切。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差点儿被毁灭,而这份莫大的耻辱以第三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彻底灭国而终结。

埃尔杰姆斗兽场历史悠久,建于公元3世纪初。它是古羅马帝国在非洲留下的一座著名的辉煌建筑。不少名人如莫泊桑、福楼拜等都曾专程来此观光,并将它描述为 “世界美妙绝伦的斗兽场”,“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和象征”。

安东尼浴场是罗马皇帝安东尼统治时期修建的,虽然它的上部建筑早已被摧毁,地上建筑只剩下柱石残墙,但从挖开的地层横断面上, 仍然可清楚地看到浴室的全貌。

遗址的建筑复原图和视觉呈现。

遗址的建筑复原图和视觉呈现。

汉尼拔孤战16年,成就了罗马的涅槃重生

汉尼拔在翻过阿尔卑斯山正式攻入罗马之后,打了一场著名的胜仗——坎尼会战。这场战役至今都留存在西方军事院校的教材中,从二战中的美军将领到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将领都深谙其道。

我不太懂这其中的战略战术,只知道汉尼拔摆出了步兵与骑兵比例为4∶1的阵列,而罗马的步骑兵比例则为11∶1。最后的战况是罗马8万人几乎全部被歼灭,这其中,80名元老院议员无一幸存。在清理战场时人们发现,堆积如山的罗马士兵尸体中,有很多人是将自己活埋窒息而死的。他们在身下挖一个坑,然后把脸埋进坑内,再自己填上土。战无不胜的罗马人在战场上用这种绝望方式自裁,很难想象当时是多么惨烈的场景。而汉尼拔一方只损伤了5000人,大多还是一路招来的高卢雇佣兵。

历史上,这是罗马军团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遭受如此重创。

完败的消息传回,罗马人却平静地接受了。阵亡将士家人将服丧期从传统的1年时间缩短为30天。没有人责怪侥幸逃命回来的总指挥官,元老院一致通过继续任命他为抗击汉尼拔的总指挥。坎尼会战,比任何一场胜利的战役都更能显示罗马的坚韧,而汉尼拔也最终成就了罗马的涅槃重生。

从罗马剧场出来,我接着往山下海边走。刚从意大利旅行回来的我,对这些罗马古迹再熟悉不过了,但却没有一丝一毫故地重游的感觉。我一路走着,终于想明白为什么了。罗马,具有内陆大国最典型的气质,庞大恢弘,自带历史轴轮转动的沧桑感,角斗场的残垣断壁屹立千年,写满太多豪情与悲壮。而迦太基,不,突尼斯,被地中海宠爱有加,这一抹蓝软化了一切历史的棱角,即便是像庞大的罗马遗址群这样的建筑,面朝眼前的蔚蓝一片,都被赋予了山盟海誓的浪漫约定。

所以,当我走到迦太基遗址中最著名的一处——安东尼浴场时,竟然会是怦然心动的欣喜。

此安东尼非彼安东尼,是罗马皇帝安东尼,而非想当皇帝却深陷埃及艳后怀抱而败于屋大维的罗马将军安东尼。

先不要急着走进浴场,在距离入口处100米的地方停下来,那里有一幅石刻的浴场还原图。打开手机的全景模式,在石刻处找齐水平面,在你的手机里就会留下这样一幅照片:石刻原貌图像一本翻开的大书,由于是近景,大小几乎要和浴场的面积相当。在大书的扉页翻开处,两根巨型擎天罗马柱下,安东尼浴场遗迹被环抱在白云之下,而远处海天交界处已经模糊,海水与蓝天相融,为浴场渲染了一幅绝美的背景。

浴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更衣室、温泉池、休息室等,下层是水利系统,不是把眼前的海水引进来,而是把几十公里之外的温泉引进来,并在此加热。在海边这个天然浴场修建一个人工温泉浴场,真是会享受的罗马人啊!

如果汉尼拔赢得坎尼会战后班师回朝,他绝不会在这里逗留半步。他一生对荣华富贵无感,对女人的秀色可餐漠然,与一切人生享乐隔绝。他只是在孤独地转战一个又一个战场上,那是他一生唯一的归宿。有人曾这样描述汉尼拔:“酷暑也好,严寒也好,没有一种劳苦可以使他的身体疲乏或精神颓丧。无论在骑兵还是步兵里,他总是把其他人远远地抛在后面,第一个投入战斗,交战之后,最后一个退出战场。”

坎尼会战胜利后,汉尼拔在罗马战斗了16年,从未回过迦太基。这期间,罗马帝国差一点就被毁灭,这也是罗马史上唯一一次几近灭亡的时刻。

罗马人永远的噩梦——汉尼拔已经到门口了!

安东尼浴场不仅汉尼拔无福享受,恐怕就是迦太基的那些贵族们也只能站在山顶上望洋兴叹。在罗马贵族眼里,躺在这里吹着海风、泡着温泉、喝着小酒、畅谈着地中海对岸母国传来的各种轶事,就算是慵懒奢华,也是胜利者的迷思,因为安东尼浴场建造之时,迦太基已经被罗马毁灭了100年,之后才被恺撒重建为罗马的一个省。而已沦为罗马帝国臣民的迦太基贵族们,面对这样一个占地4公顷的豪华娱乐场,一定在想:要是这里建造一个通商港口,那该有多少金银运上岸啊!

这就是迦太基人的精明。

是的,汉尼拔在与罗马厮杀的这16年中,安东尼浴场这片土地上的确是熙熙攘攘的通商口岸。迦太基人喜欢临海建城,以最节约成本和时间的方式进行海上贸易。与罗马帝国并立时期的迦太基帝国,在海边打造了一堵高12米、厚9米的城墙,绵延海岸线35公里,城内修建有两个港口,一为海上贸易港口,一为军港。

商业寡头成为迦太基社会的中流砥柱,政治也会相应变为寡头统治。而纵观历史,这样的统治结构带来的后果就是民众会认为国家就是那些商业寡头的,而自己只需要片面地追求个人经济利益、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冷漠心态最终导致在面对强大外敌之际,迦太基难以形成举国向心力。国家认同感,在太平盛世之际更容易被人们忽视,自古至今被历史残酷地应验了无数次。

所以,汉尼拔的悲情并不在于他的敌人是强大的罗马,而是在于,他以一人之强大对抗一个帝国之威力。但是在随后的16年战斗中,他的确犯过几次致命错误。比如,他天真地以为瓦解罗马的同盟力量,就可以孤立罗马。殊不知罗马帝国的建构基础中,最牢固的基石就是同盟国的不弃不离。他从8000名罗马俘虏中选出10名代表送回罗马,结果却被元老会退回来,并明确告知拒付赎金。罗马拒绝的其实不是支付赎金,而是拒绝汉尼拔讲和的试探。

公元前211年,发生了不少寓意深长的事件。那一年,在中国历史上是秦始皇三十六年,陨石落东郡,上刻“始皇帝死而地分”。人们说,这传达了上天的旨意:秦始皇死,大秦帝国亡。同一年,汉尼拔骑着白马来到了罗马城门之下,罗马人挤上城墙,屏住呼吸注视着他,眼睁睁地看着这位36岁的迦太基统帅沿着罗马城墙走了一圈,径直来到科林门前。这一幕成为了罗马人心中永远的噩梦,罗马帝国从未让敌人如此靠近过。至今都有一句意大利俗语经常被妈妈们用来吓唬小孩子——汉尼拔已经到门口了!

然而,这却是汉尼拔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眼目睹罗马。他没有发出攻城的命令,很多历史学家说这是汉尼拔一生中做出的最没胆识的错误决定,以至于错失了打赢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良机。但更多的人说,其实他心里很清楚罗马城之坚固。

汉尼拔与西庇阿:王者的对决

罗马帝国没有因迦太基而灭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罗马军团中诞生了一位汉尼拔最应引以为傲的学生——25岁的罗马将军西庇阿,他最终打败了老师。他执掌罗马军团时比率领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汉尼拔还要小3岁,但在此之前,他25岁年华的一半时间里,都生活在汉尼拔攻打罗马的世界里,他学会了汉尼拔的所有战术。

西庇阿不仅把汉尼拔逼进意大利 “长筒靴”的鞋尖处动弹不得,还直捣汉尼拔的大本营西班牙,并最终率领舰队登陆迦太基本土,汉尼拔再无任何一张王牌可出。

第二次布匿战争以汉尼拔向西庇阿讲和为终结。

汉尼拔和比他小12岁的西庇阿之间,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西庇阿问汉尼拔:“您认为当今时代最优秀的将军是谁?”

汉尼拔说:“亚历山大,他不仅以寡敌众,击败了波斯大军,还一直打到了遥远的地方,那里是远远超过我们所能想到的地界。只能用伟大来评价他。”

西庇阿接着问:“第二优秀的将军呢?”

“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作为战术家他是最杰出的。”

“那么,第三位又是谁呢”西庇阿接着问道。

汉尼拔说:“毫无疑问,那就是我。”

“那么如果您在扎马战役中赢了我,您会排在第几位?”

汉尼拔说:“那我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这不像是仇敌之间的对话,倒像是朋友间的探讨。汉尼拔和西庇阿,以对彼此最为尊重和宽厚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持续了16年的战争。

迦太基遗址附近没有餐厅和咖啡馆,游客们大都会前往3公里外的蓝白小镇边吃边逛。突尼斯的蓝白小镇被称为世界三大蓝白小镇之一,另外两处在希腊和摩洛哥。也就是说世界三大蓝白小镇都在地中海沿岸,可见这一片蔚蓝赋予了人们太多的平和与安宁。

小镇内,统一规格的二层小楼,白色的墙壁、蓝色的门窗,有钱人家也只是把大门换成铜或是铁质,刷上蓝漆,再镶上黑色钝角铆钉摆出数字密码般的造型。只可惜如今的蓝白小镇商业味十足,标准的网红打卡地,非常适合凹造型拍照,但却很难让人静静地坐下来细品其中的味道。

街巷兩边是一家家店铺。橄榄木做的鸟笼、铜盘、皮墩、精油、首饰……充满了阿拉伯风情。

街巷两边是一家家店铺。橄榄木做的鸟笼、铜盘、皮墩、精油、首饰……充满了阿拉伯风情。

市集里的商铺总是最能吸引目光,彩色的香料,温暖的灯光,一束束倒挂着的晶莹的椰枣,还有排队买大饼的老老少少。

与欧洲街头的画摊一样,这里的手工艺品上的图案也多取材于当地风景。

傍晚将至,光线呈现出柔和的橙色,而小镇上却依然热闹不减。

步行街上有一户人家把自己的宅子装修一番,供游客参观。我草草浏览了一下院内装饰,便听见楼顶叮咣的装修声音。沿着狭窄的蓝色木梯往楼顶爬,一位主人模样的男士正在指挥着几个工人干活。看见我上来,他示意工人关掉机器。

“你想上去看看吗?”他问。

“上去?这不已经是屋顶了吗?”

“跟我来。”他让工人在旁边一个一米高的隔层架了一个施工梯子。

我摇摇晃晃地爬上梯子。这一天阴雨不断,越是临近海边,海风就越猛烈。爬上阁楼顶端更是瞬间被风吹得四处乱晃,随后的那一刻,我情愿相信自己是靠眼睛站稳脚跟的,眼前的景象彻底把我迷住了:脚下蓝白屋顶相间的色调平铺出去,直接与海平面相接。海的蓝与房屋的蓝巧妙地彼此陪衬着,远处,似是岛屿又似是大陆,隐约地浮现着。

“那边就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岛,这里是突尼斯距离欧洲大陆最近的地方。”男主人说。

我很确定远处的岛屿并不是西西里本岛,因为没有那么近。但我也知道,意大利也真的不遥远。

公元前206年,打了胜仗的西庇阿应该就是从这里搭乘军舰回到西西里岛的。而身在罗马的汉尼拔,也同时被迦太基君主命令率军回国。因为议和条约上明确写道,迦太基必须立即撤回所有在罗马的军队,并且国内只留10艘军舰,其余全部上交罗马。

汉尼拔是从克罗托内这个港口城市出发回到迦太基的。这座城市至今保有一座希腊式神殿遗址,虽然如今已只剩下一根圆柱,但却是唯一留下汉尼拔足迹的见证。据罗马史学家李维记载,汉尼拔曾令人在祭坛墙上嵌入一块刻有文字的铜板,一边用腓尼基语书写,一边用希腊语书写,内容是他离开西班牙之后的所有战果。李维是在汉尼拔战败50年后来到这里并抄录下这些文字的,对汉尼拔曾恨之入骨的罗马人竟完整保留了这块铜板,不得不令人赞叹他们的大度。

44岁的汉尼拔把他多年的辉煌留在了罗马,而没有带回迦太基,因为他知道,失去了精锐兵力的迦太基和脱下了战袍的汉尼拔都已无力负载这份荣耀。

罗马元老院:迦太基必须毁灭!

蓝白小镇山顶有一家很出名的餐厅,名叫“the cliff”, 意如其名,在山顶悬崖上建造的餐厅。餐厅整体是玻璃构造,像悬浮在峭壁边上的透明房子。边缘一圈是露天的座位,只有玻璃围栏,脚下就是地中海的波浪。人们喜欢在这里点一套海鲜烧烤拼盘,冰桶里冰镇着白葡萄酒。这个伊斯兰国家竟然随处可见美酒配佳肴,突尼斯人说这都是法国人惹的祸,谁让他们在殖民时代带来了酒文化呢。

突尼斯最有名的酒是无花果白兰地,19世纪时被当地一位犹太酒商酿造出来,多用作餐前开胃酒。在这家价格不菲的海鲜餐厅里,无花果白兰地的价格实在是亲民得不得了。

正值黄昏时分,我坐在露天卡座里,品着别致的无花果白兰地,望着眼前的地中海。此时,眼前的海只能在夕阳反射的光芒渐渐褪去后陷入昏暗,我拿着手机地图胡乱划着,突然看到,眼前已然陷入黑暗的方向正是意大利啊……

公元前149年,罗马元老院的重量级人物加图拿着一颗迦太基无花果,发表了一通煽动人心的演讲:“能生产如此丰饶果实的敌人就在相距3日海路的地方,一个国家有了经济实力,招募雇佣兵也不是难事。难道迦太基不会再出现第二个汉尼拔吗?”

“迦太基必须毁灭!”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50年后的一天,这句响彻千百年的名言终于被说出了口,迦太基的灭亡成为了命中注定。

然而这一次,英勇抵抗罗马入侵的不再是汉尼拔,他已在战争中精疲力尽,为了躲避追杀最终服毒身亡,取而代之拿起兵刃的是迦太基平民。没有统帅的迦太基人关上城门,把首都变成兵工厂,女人们甚至剪下头发做弓绳。

第三次布匿战争持续了3年,担任罗马总指挥官的就是西庇阿的养孙埃米利乌斯。这位英勇的将军和他养祖父一样,拥有一颗善良而真挚的心。他始终不能确定,究竟该如何决定迦太基的命运。

然而无论迦太基是否存在,公元前146年这一年,都是罗马帝国从稳健变为严厉的转折点,可以说,迦太基撞到了枪口上。

埃米利乌斯接到了元老院的终极命令。

那一场屠杀持续了6天6夜,历史学家波利比乌斯在他的《历史》一书中写道:“很长一段时间,埃米利乌斯的眼睛没有离开过暴露在自己眼前的迦太基城。在勇气和气概上,迦太基远比任何一个帝国都优秀。尽管屈从罗马的要求,交出了所有的武器和战舰;尽管最终城市沦陷,遭到彻底的破坏,就要从地球上消失,但是,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他们拼死抵御过罗马的进攻。埃米利乌斯说,“迦太基曾经享尽荣华,然而现在,我却站在这一帝国灭亡的伟大瞬间。此刻,充满我内心的不是胜利者的喜悦,而是悲哀。我在想,我们罗马或许也会迎来这样的时刻吧。”

据说,在那之后,甚至连迦太基上空的鸟类都被射杀了,城墙、神殿、房屋全部被毁,大火烧尽了这座城市的最后一片瓦砾。

直到100年后,恺撒到来,罗馬建筑才开始在这个一度被从地球上抹去的国度里出现。

迦太基成为罗马的行省,西班牙成为罗马的行省,希腊也成为了事实上的罗马行省。罗马人用了130年的时间称霸地中海,这神一般的速度或许应归功于汉尼拔吧。毁灭迦太基,终究是因为罗马害怕出现第二个汉尼拔。称霸地中海,似乎也是他赋予了罗马比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力量。

那之后很多年,曾对罗马军队进行历史性改革的战略家马略来到过迦太基废墟上。马略注视着迦太基,而迦太基也在注视着马略。此时的马略已跌入人生低谷,与被毁灭了的迦太基命运相互映照。历史的轮回、帝国的兴衰、人生的起伏跌宕,一切都已成烟云。

(责编:昭阳)

猜你喜欢

迦太基突尼斯罗马
千万别当罗马士兵
永恒之城:罗马(二)
永恒之城:罗马(一)
大象海上吞鲸鱼
迦太基的幸与不幸
突尼斯柑橘出口量减少了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