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在阿皮亚古道,感受两千年历史沉浮

2021-03-15周婷

世界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乌斯陵墓古道

周婷

阿皮亚古道考古公园占地约4580公顷,横跨罗马、钱皮诺和马里诺3座城市,是全意大利乃至全欧洲最大的考古公园。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公元前3世纪里,地球的东方和西方都开始大兴土木。在东方,秦始皇开始修建长城,加上16世纪明代修建的长城,中国长城达到了5000公里。而在西方,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500年间,罗马人铺设的道路仅干道总长就达8万公里,如果加上支线在内,则长达15万公里,“条条大路通罗马”由此而来。这条条道路中,号称“女王大道”的便是阿皮亚大道。

一位盲人开创的伟大工程

日本作家盐野七生在她的15册巨著《罗马人的故事》中曾写道:“这个人的大脑里是什么样子?为何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在1200年的罗马历史中,只有两个人让我产生过这种想法,一位是尤里乌斯·凯撒,另一位便是阿庇乌斯·克劳迪乌斯。”

阿庇乌斯·克劳迪乌斯出生于罗马贵族克劳迪乌斯之门,曾担任过罗马共和国多个“光荣职务”,两次当选最高执政官。他不仅是罗马大道的创始人,也是罗马水道的创始人,还是第一位拉丁语知识分子。盐野七生将他与凯撒一起列为古罗马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因为他们真正代表了古罗马人的最高品质和精神理念。阿庇乌斯绰号“失明者”,传说在建造一座万神殿时,他因提出将当时被视为蛮族的凯尔特人的宗教建筑元素采纳进来,触犯了罗马神明而失明。

罗马人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他们将道路视为国家的动脉,从而修筑了无数条道路,使罗马成为一个四通八达的城市,成为世界的“中心”。一般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由财务官或执政官拟定方案,提交给元老院,后者审议其重要性和可行性以后进行表决。如果通过元老院的表决,拟定方案的人就成为工程的最高负责人并开始施工,费用由国库来筹措。

阿皮亚大道(Via Appia)由当年担任财务官的阿庇乌斯拟定方案并负责修建,即得此名,意为“阿庇乌斯的大道”。这条道路的最先计划是穿越拉齐奥南部和坎帕尼亚北部,连接罗马与加普亚,后者是当时意大利半岛上最富庶的城市之一。加普亚曾是伊特鲁里亚人建立的城市,后被古意大利民族萨莫奈人占领。公元前338年,罗马与萨莫奈人进行第一次萨莫奈战争后,加普亚被划入罗马势力范围。也就是说,罗马人计划修建这条路的直接目的是政治性质的:道路的畅通将使得调遣军队更加迅速,从而更好地控制被征服地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同时,也提高了人员和物资的流通性,使得道路周围的居民们受益颇多,很多沿途的小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公元前272年,罗马人难以抵抗希腊人皮洛士的进攻,意欲讲和。当时早已退出政坛且已失明的阿庇乌斯闻讯勃然大怒,他在搀扶下来到元老院,发表了一篇几乎训斥的严正演说,改变了元老院的气氛。根据西塞罗的记载,这篇演讲是第一篇被纪录和保存下来的拉丁文作品。2年后,罗马终于将皮洛士赶出亚平宁半岛。公元前268年,罗马人在第三次萨莫奈战争取胜后,将更南方的城市贝内文托和塔兰托划入罗马疆界,阿皮亚大道随之延伸至此。之后20年,阿皮亚大道完成了最后一段修建,抵达亚德里亚海港口城市布林迪西。从阿庇乌斯从罗马卡佩纳门开始的第一铲至此,过去了70年,阿皮亚大道也延伸至650公里。

阿皮亚大道也是历史上最坚固的一条道路,并开创了军队修建道路的先河。650公里的道路全部用巨石铺成,包括4米多宽的车道和两侧各3米宽的人行道,路面总体宽度超过10米,路基厚度达1.5米,分4层铺设。道路的表面是一个缓弧形,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排掉雨水。道路两旁的树木一律砍掉,以防止树根延伸到主道下破坏路基。罗马大道也始终坚持在同一水平面,于是,罗马人克服了一切自然障碍,遇河架桥,遇山修隧道。他们就地取材,意大利古老的火山熔巖为道路提供了丰富的石材,阿皮亚古道也因此被称为“火之路”。道路修成之后,在每隔1罗马里(大约为1.48公里)处竖立里程碑,沿途设置供游客歇息的客栈。阿皮亚大道也坚持了古罗马公共建筑的一贯原则:兼备坚固、功能性和美观的特点。传说阿庇乌斯曾亲自脱掉凉鞋,赤脚在路面上行走,检测道路的舒适度。公元6世纪,一位拜占庭帝国的高官面对过了800年依然保存完整的阿皮亚大道,惊叹不已。当时罗马帝国早已灭亡,而阿皮亚大道处在毫无维修的状态下至少有300年。

阿皮亚古道考古公园中的罗马水道遗址。

古道旁无数的古罗马贵族陵墓之一。

古罗马帝国时代的阿皮亚大道。

在阿皮亚大道之前,罗马已经有多条历史悠久、自然形成的道路,比如通往亚得里亚海的盐路萨拉里亚大道、通往拉丁人居住地的拉蒂纳大道、通往蒂沃利的提布尔提那大道。修成阿皮亚大道后,罗马人按照同样的方法重新修建了那些古老的道路,也新修了连接亚德里亚海的瓦勒里亚大道、连接伊特鲁里亚地区的克劳狄亚大道。帝国时期,罗马人又在意大利北部修建了艾米利亚大道和波斯图米亚大道,将整个意大利半岛的交通“网络化”。

罗马人之所以将阿皮亚大道称为“女王大道”,因为它不仅是最早的罗马式大道,是控制意大利南部的要道,也是一条连通东西方的大动脉:其终点布林迪西是通往东方、尤其是希腊世界的大门。在阿皮亚大道建成后的几十年中,希腊戏剧和希腊语通过阿皮亚大道传播至罗马,罗马社会中逐渐掀起了对希腊艺术、文学、哲学和宗教的狂热,希腊世界和罗马世界从此联系在了一起。人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因为罗马是西方世界的心脏,从这个心脏为身体各个部分输送血液的动脉便是罗马大道。从阿皮亚大道开始,始于罗马首都的道路一共有12条,北至严寒的北海,南至酷热的撒哈拉沙漠,西至大西洋,东至两河流域,全长8万公里,延伸到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盐野七生说,“基础设施不仅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并且需要漫长岁月才能建成,正因如此,它不仅仅是硬件领域的成果,而且还会对软件领域,也就是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换言之,如果基础设施足够完善,将决定这个民族今后的走向。”没错,罗马人靠着罗马大道成长为了一个横跨三大洲、前所未有的帝国。

从政治要道沦为乡间小路

就在罗马道路网贯穿了整个帝国的时候,公元前73年,在加普亚爆发了著名的“斯巴达克斯起义”。这场规模浩大的奴隶起义虽以失败告终,却成就了罗马将领克拉苏和庞培的荣耀,共和国也逐渐趋向于君主独裁。公元前71年,被克拉苏俘虏的6000名奴隶遭到了残忍屠杀,他们全部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暴尸在从卡普亚通往罗马的阿皮亚大道沿线,古罗马奴隶制的残暴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

第一个踏遍整个阿皮亚大道并留下文字记录的是奥古斯都时期的诗人贺拉斯。公元前37年春天,28岁的贺拉斯和几位伙伴(中途还加入了维吉尔等人)一起,作为奥古斯都的代表被派往布林迪斯,与当时三巨头之一的安东尼进行协商。在其《讽刺诗》中,贺拉斯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一笔带过,而详细记录了从罗馬至布林迪斯的15天路程。事实上,将近2个世纪后,阿皮亚大道除了罗马附近的部分路段以外,很多路段已经被毁坏,尤其是在拉齐奥大区南部的蓬甸沼地,诗人一行不得不乘坐一条由骡子拉着的小船在沼泽里赶路。通过贺拉斯,还有后来的古罗马作家小普林尼、阿普列乌斯和哲学家塞内卡的描述,我们了解到,古罗马时代的旅行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除了车马颠簸的辛劳,还有遭受野兽和劫匪袭击的危险。但尽管如此,古代文人们依然将行走在阿皮亚大道上视作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欣赏沿途的景色,拜访神庙和遗址,遨游在浩瀚无边的精神世界。塞内卡便是在频繁的旅途中,意识到他所拥有的大多数物品均是无用之物,且要时刻做好失去的准备,这些成为其作品《论心灵之安宁》的主题。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哲学家的陵墓也位于阿皮亚大道第4罗马里处。

从早期基督教时代开始,阿皮亚大道还成了一条朝圣之路。罗马城内外无数的教堂、古道两侧的地下陵墓群、教皇们的陵墓,至今仍然吸引无数朝圣者前来。公元5世纪开始,阿皮亚大道也受到了帝国衰落的直接影响:西哥特人在410年和汪达尔人在455年的入侵,掳走了无数金银财宝,更带来了土地荒废、瘟疫蔓延和无尽的社会动荡。公元537年的罗马之围中,哥特人毁坏了供给罗马的所有水道,使得罗马城内横尸遍野。在那个时代里,从布林迪西登陆意大利、抵达加普亚后,再没有人敢踏上通往罗马的阿皮亚大道。

这种荒弃状态一直持续了几个世纪,直到罗马教廷获得了意大利中部的控制权,这条古道重新成为其控制势力范围的枢纽。在混乱的中世纪里,封建领主们在阿皮亚大道两侧建起了城堡和高塔等防御建筑,尤其是在拉齐奥南部:罗马贵族女子塞西莉亚·梅特拉的陵墓被改建成了防御高塔,康茂德皇帝的皇家别墅的花园也被改造成了城垛。随着阿皮亚大道的失修破损,以及封建领主们在沿途收取通行费的掠夺性行为,使得修建一条替代性路线被提上日程:1574年,新阿皮亚大道(Via Appia Nuova)在教皇格雷戈里奥十三世的倡导下诞生了,古代的阿皮亚大道从此仅沦为了一条横穿农田的郊区道路。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重新燃起了对古罗马文化的热情,可怕的是,这种狂热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对古代世界的掠夺。作为永不枯竭的文物宝库,阿皮亚古道及其周围的古代建筑和陵墓遭到了无情的破坏和掠夺。“请挽救那些还可以被挽救的”,画家拉斐尔和诗人卡斯蒂利奥内在1514年写给教宗利奥十世的信件中呼吁,从此掀起了一场文物保护运动。1589年,当另一位教皇想要拆除阿皮亚古道旁塞西莉亚·梅特拉的陵墓、为自己的别墅提供建筑材料时,遭到了众多反对而被迫放弃。

罗马贵族女子塞西莉亚·梅特拉的陵墓遗址。建于公元前1 世纪,位于阿皮亚古道第三罗马里处。在混乱的中世纪,被改建成防御高塔。

在17至19世纪里,整个欧洲掀起了一股“壮游”热潮,欧洲贵族子弟和文人们将前往意大利旅行当作迈向成人的第一步:像古罗马诗人贺拉斯一样,他们从罗马出发,沿着阿皮亚古道南下,一边拜访古代遗址,一边寻找创作灵感。比如英国的拉丁语学者兼考古学家理查德·柯尔特·豪尔曾在1789年重走阿皮亚古道,同时期的意大利画家卡洛·拉布鲁齐甚至留下了200多幅画作,忠实重现了当时古道旁的遗址和农民们的生活。这些文人中最著名的当为歌德,他在1816年参观了千疮百孔的阿皮亚古道后,悲叹道:“罗马人想要创造永恒,为此他们估算了永恒所需的一切,但他们没有预料到后来人可怕的毁灭能力,世界万物在这些后来人面前均要陷落。”

全欧洲最大的“露天博物馆”

全长650公里的阿皮亚古道,除了极其有限的历史古迹路段受到保护之外,其余全部铺上了沥青,成为国道7号线,到终点布林迪西的大约540公里的路段至今仍在使用。保存最为完好且被列为历史古迹路段的有罗马至罗马城堡区的大约16公里路段,还有拉齐奥南部从丰迪至伊特里的3公里路段。事实上,直到19世纪中期,阿皮亚古道依然是一条乡间小路,唯一不同的是道路两侧拥有众多的古代陵墓遗址,尽管陵墓内部均早已被洗劫一空。

第一个提出建立一个考古公园的是拿破仑,他在1811年设想的这个考古公园要覆盖从罗马市中心图拉真柱至罗马城堡区之间的整个区域。而第一个对阿皮亚古道进行保护的则是教皇庇护九世,他委托建筑师兼考古学家卡尼纳,在1951年开始修复罗马市境内的阿皮亚古道及其古迹,目的是将这里改造成为一个露天博物馆,为朝圣者和游客们提供便利的游览路线。如今我们看到的古道旁成排的地中海松种植于19世纪末,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在阿皮亚古道上看到的景象,也是它100年前的模样。

在不断遭受破坏与无数呼吁抗争中度过了多个世纪,直到1988年,在拉齐奥大区的支持下,阿皮亚古道考古公园终于建成,其占地约4580公顷,横跨罗马、钱皮诺和马里诺3座城市,是全意大利乃至全欧洲最大的考古公园。这个公园不仅包括16公里的阿皮亚古道,还包括周围一系列古代遗址:拉蒂纳古道、6条罗马水道遗址、无数的古代陵墓和皇家别墅。每个周末和所有的节日里,阿皮亚古道考古公园便限制车辆通行,仅供游客和市民们骑车或徒步。

每年的金秋10月,会有为期一周的“阿皮亚日”,从罗马至布林迪西,阿皮亚古道沿途的所有景点均免费开放,并举办丰富的活动,以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去了解阿皮亚的历史、关注遗址保护。但不管是“阿皮亚日”还是平日,走在阿皮亚古道上,你永远不会感到无聊:崎岖不平的巨石古道和新铺设的小石块路段交叉着,摇曳的地中海松映衬着望不到尽头的古代遗址,人们总是徒劳地去解读那些拉丁语碑文,凝视着那些2000年前的死者面孔。

昆蒂里皇家別墅,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郊区别墅。

传说圣彼得在阿皮亚大道上遇见显灵的耶稣。

圣塞巴斯蒂亚诺门。古称“阿皮亚门”,是如今阿皮亚古道考古公园的起点。

走出罗马圣塞巴斯蒂亚诺门不久,就会看到阿皮亚古道第一罗马里的里程碑。根据历史记载,在第一罗马里附近曾有图拉真拱门、维鲁斯拱门,以及一座供奉战神马尔斯的神庙,不过这些都已不知所踪。留下遗址的是大道左侧的盖塔之墓,即那位被弟弟卡拉卡拉杀死的年轻皇帝,以及右侧的贺拉斯之墓。几步之外有一座建于9世纪、叫做“主,你去往何处”的小教堂。传说在公元64年,尼禄皇帝将罗马城的大火归罪于基督徒,要处死身为第一任教宗的彼得。彼得顺着阿皮亚大道逃出罗马,在此遇见了显灵的耶稣,问道:“主,你去往何处?”耶稣回答:“去罗马,再次被钉在十字架上。”彼得毅然重返罗马,最终被倒着钉在十字架上。走进这座小教堂,会看到传说中耶稣留下的脚印。

阿皮亚古道上遗迹最为聚集、景色最为优美的地段可以说是第二罗马里至第四罗马里。首先是著名的圣卡利斯托地下陵墓。这是一座5层地下陵墓网,最初埋葬着公元3世纪初基督教的殉道圣人和教皇们,随后基督徒们纷纷期待死后安息于此,于是这座“亡灵之城”不断扩张,最终容纳约有10万人,陵墓中还保存有最古老的基督教壁画。不远处还有圣塞巴斯蒂亚诺教堂和同名的地下陵墓群、罗马皇帝马克森提乌斯的巨大别墅、高塔状的梅特拉陵墓和相邻的中世纪别墅。在古代遗址之间,也零星地散落着一些专门举办宴会的高级餐厅、供游客歇脚的小酒吧和租赁自行车的店铺。

古罗马时期最大的郊区别墅——昆蒂里别墅坐落在第四罗马里处,多处住宅、浴场、剧院、花园、马场,样样不少,因此也被称作“小罗马”。这座极尽奢华的别墅原属罗马贵族昆蒂里家族,但康茂德皇帝对此垂涎不已,于是找借口除掉了昆蒂里兄弟,甚至不顾念他们是自己两个姐姐的丈夫。从康茂德开始,这座别墅成为之后历任皇帝的住所,因此留下了无数珍贵的遗存,以至于如今别墅内还拥有一座独立的博物馆,别墅内的考古挖掘至今仍在进行。此外,昆蒂里别墅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浪漫之地,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会将这一片残垣断壁染成红色,将大片的草场和树林染成金色,人们三三两两地漫步于此,沉醉在历史的亦梦亦醒里。

徒步走完阿皮亚古道公园,你会发现自己早已沉醉于这种宏伟、孤独的废墟之美,游离在激动与失落、幸福与哀伤之间,就像歌德和波德莱尔一样,在这些逝去时代的影子前低头反思。

(责编:刘婕)

猜你喜欢

乌斯陵墓古道
走古道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莫比乌斯摄影基地
古代陵墓中的防盗机关
访茶马古道
古道兴衰
米开朗基罗和教皇尤得乌斯二世(连载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