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频繁“中招”:疫情防控指向进口冷冻食品
2021-03-15王莹
王莹
2020年6月,在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于平稳之际,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本土新增病例给人们逐渐放松的心敲响警钟。在此疫情发现之前北京已经五十多天没有本土新增病例了,那新发地的新增病例是从何而来的?在后续调查中发现,“通过冷链传播进来的可能性最大”。自此,“冷链”成为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又一关注点。
随后,自2020年7月3日厦门、大连海关在从厄瓜多尔进口的冻南美白虾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以后,国内各地共通报五十余起相关案例,涉及陕西、湖北、山西、广东、山东、河南等16省(直辖市)。包括厄瓜多尔白虾、三文鱼、阿根廷牛肉、冷冻猪肉、冷冻鸡肉、冷冻牛肉以及其他冷冻食品,产地覆盖巴西、乌拉圭、阿根廷、厄瓜多尔、俄罗斯、印度等地。
国内多地局部疫情源头似乎都指向了进口冷链食品。一时间,人们对冷冻食品避之不及,为了打消消费者的顾虑,有些商家挂出“所有冷冻食物均来自国内”的牌子,有些商家甚至打出“所有上桌产品均带着核酸检测报告”的广告牌。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对“停止进口”的呼声越来越高,“冷链”也被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起来。
冷链为什么会“藏毒”?
“冷链藏毒”第一次被关注源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突然出现的疫情,但当时只是由“病例主要集中在水产品经营区域,这一区域环境受到新冠病毒污染最严重,而活鱼等常温水产品区域的疫情并不严重”得出的病毒可能“藏”在冷链上的结论。
真正在进口冷冻产品上分离出新冠活病毒,青岛是第一次。2020年10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
“过去在样本中‘检测出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核酸阳性不一定是活病毒,此次‘分离到活病毒,意味着一定存在活病毒,且能造成传播或感染。”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曾公开表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也曾表示,“活病毒、死病毒以及病毒碎片都可以检测出核酸阳性,但其中只有活病毒具有传染性。”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冷冻条件可长期存活,青岛找到了充分的证据链,证实了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首次在实验室外分离到新冠活病毒也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具备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国外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跨境运输过程中冷链食品及外包装极有可能成为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在2020年11月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新型冠状病毒在4℃以及-20℃的环境下仍能存活21天。这个结论来自于新加坡和爱尔兰一个研究团队进行的实验,其实验表明,在与国际食品贸易运输、储存条件相关的时间和温度下,新型冠状病毒在4℃(冷藏标准)及-2℃(冷冻标准)的条件下放置21天后,添加到鸡肉、三文鱼、猪肉里的传染陛没有下降。也就是说,在冷冻环境下,被污染的产品仍具有传染性。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所所长姚卫蓉曾表示,冷冻产品在包装后,通过长途运输,再零售,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温度一般都需要控制在-18℃左右。在此过程中,病毒等微生物不会被冻死也不会生长繁殖,能一直保持存活状态。“类似于冷冻保藏菌种,冷链产品在解冻到室温后,病毒就能恢复活陛。”
但污染到底發生在哪个环节还难以断定,这是因为进口冷冻产品涉及到的环节较多,除了常规的养殖、生产、加工、包装以外,长距离的储存、运输、售卖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人工介入,参与在其中的任何一个工作人员感染了病毒都有可能在接触、搬运的过程中进行传播,甚至会在打喷嚏、咳嗽、交流的过程中通过飞沫使病毒附在产品外包装上,并在低温环境中长期生存。
“目前进口食品外包装出现感染,最大的可能性来自产品在生产后的仓储、冷链运输、销售过程中,外包装被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员直接接触到,或者在这些过程中空气里飘浮有新冠病毒而造成的。”姚卫蓉说,在整个冷链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原因,上述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接触面只要受到污染,新冠病毒就会一直存活。
但就目前检测的情况来看,在冷链上检测出的阳性样本大多是在产品外包装上,还没有发现食物本身被污染的情况,这也从某方面说明食材本身被污染的可能性较低。2020年11月25日,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未发现因直接食用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也表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消化道感染,现在肉蛋鱼、海鲜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冷链管理不能“一刀切”
尽管多方研究都表明冷链上的食物本身携带病毒的概率微乎其微,但消费者在买卖时接触被污染的外包装、因操作不当造成食物污染等都会造成病毒大范围扩散,从而引发新的疫隋。在这种情况下,呼吁“停止进口”的声音越来越大。
2020年7月,在进口的厄瓜多尔白虾多次在外包装或集装箱内壁被检出新冠病毒阳性以后,我国立即暂停进口部分厄瓜多尔白虾。但进口食品不可能“一刀切”地停止进口。
这主要是由于进口产品对补充国内供需、平抑物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仅靠国内食品供应远远不够,进口产品能在极大程度上保证国内市场的供需,通过维护供求关系来维持物价稳定。据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受疫情影响,为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我国进口肉类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1至6月,我国肉类(包括杂碎)进口475万吨,相比上年同期增幅达73.5%。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徐明棋说:“在中国的消费结构中,进口食品已成为重要的来源,否则国内商品的价格将上涨非常高,这将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现在正在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正在驱动着整个世界,如果我们谈论一刀切断,这一措施将被国外视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家没有这种污染的,会认为是殃及池鱼。”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也表示,冷链产品风险防控目前已进入防疫新常态阶段。原因在于,一方面,国外疫情仍然持续蔓延,此起彼伏,很多国家迎来了秋冬的第二波疫情高峰;另一方面,中国需要大量的进口产品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因此绝不能把进口产品全部拒之门外——这已经是共识、常识。
进口产品如何“通关”?
虽然不能“一刀切”地停止进口冷链食品,但为防止病毒“冷链传输”,保护好人们“舌尖上的安全”,目前,海关已经加大了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检查力度,各部门和地区也加大了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的检查力度,严防病毒输入。
此外,我国相关部门也对此做出了快速反应。2020年10月26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提出建立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员工健康登记制度和健康异常报告程序,并要求对来自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的冷链食品外包装进行严格消毒。
2020年11月9日,为切实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海关总署会同交通运输部、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提出“在不改变各地现有总体防控安排的前提下,根据进口冷链食品的物流特点,在按要求完成新冠病毒检测采样工作后,分别在口岸查验、交通运输、掏箱入库、批发零售等环节,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的要求,从源头上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并对口岸环节、冷链运输和出入库环节、流通环节、市场环节等做出了相关规定。
在两份《指南》和《方案》的规定下,各地市纷纷开展冷链大排查工作,并对冷链进行了规范化管理。2020年11月以来,山西、陕西、上海、武汉、福建、兰州等地纷纷印发了关于“规范冷链管理”“入境货物检验检疫”“严防病毒通过冷链输入”等相关通知,对进口产品加大抽检力度,防止携带新冠病毒的产品流入市场。
严防的同时,各地对冷链上检测出阳性的反应也越来越迅速、规范。
2020年11月7日,山西省太原市在对进口冷链食品抽样检测中发现1份从天津港销往太原的印度产冷冻带鱼外包装箱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太原市立即启动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全部封存涉及该批次的所有冷冻带鱼,对产品及环境进行全面消杀,对密切接触者全部进行集中隔离,同步开展核酸检测;12月5日,河南省郑州市在对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时,发现中牟县万邦市场一批原产地为俄罗斯的冷冻鸡整翅内包装样本呈阳性,随即对车、货、人进行隔离管控,并按相关规定对货物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
随着各部门和各地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的检测和抽检,发现阳性的概率越来越多,但在合理的操作和各地的严管严防下,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局部疫情。
2020年12月3日,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建成并上线运行,接入平台试运行的9个省(市),冷链食品首站进口量占全国90%以上。该平台基本实现从海关入关到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的全链条信息化追溯,可在线上排查、精准管控、现场处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从技术层面实现了进口冷链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打通进口冷链食品进入国内销售市场的“安全关”。
国家卫健委表示:“目前,我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国外的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外防输入成为我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人们对冷链认识的不断深化,相关管理措施也日趋完善,逐渐编织成为一张又紧又密的“冷链防控网”。但冷链的终端在千家万户,疫情防控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绷紧疫情防控弦、织密疫情防控网、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让冷链“无毒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