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面灵璧图》:360度无死角的奇石

2021-03-15吃画人

润·文摘 2021年2期
关键词:图卷灵璧奇石

吃画人

前段时间,吴彬的《十面灵璧图卷》展出,引得收藏界人士争抢观看,它还曾以 5.219 亿人民币的天价刷新了中国古书画拍卖的成交纪录。

《十面灵璧图卷》顾名思义,就是一块石头的十张画像。古代中國文人收藏、玩赏供石的传统由来已久,苏东坡、李煜、乾隆皇帝都是著名的爱石之人,以石入画的文人和画家更是不在少数。纵然有如此多的奇石图,《十面灵璧图卷》依然是实实在在的一幅杰作,一卷长有9层楼高的手卷,就画了一块石头。它所讲的,是一个关于痴迷的故事。

●石从何来

《十面灵璧图卷》中,石头的主人是明代艺术家米万钟(米芾家族后人),此人有“石痴”之称,据说他曾想要收藏一块房山石,长三丈,广七尺,雇了上百名民工,花了七天把石头拉出山,走了很久也没有到达,钱也用光了,只好就近建了一个大棚,派人看着,每年都要像拜见祖先一般虔诚地前去看望。

米万钟得到这块灵璧石后,也对这块奇石爱到了极致,“终日摩挲相对,至忘寝食”。他决定为此石作画,就邀请了自己的好友、画家吴彬为此石作精致长卷。

吴彬曾在京师做过宫廷画师,他的画取材独特,画风奇特,仿佛隐藏着一个奔放、挣扎的灵魂,似乎随时都想跳出来。但在当时,他的画风并没有被主流艺术所认同,进不了江南才子们的艺术沙龙。而就是这种独立,让吴彬的作品没有趋同性,有了独树一帜的特色。

1607 年末,年近六十的吴彬回到南京,米万钟则赴南京出任六合县令,二人一见如故,于是,就有了这幅被中外艺术领域称为巨制的《十面灵壁图卷》。

它长27米,气势恢宏,光彩夺目。石头原是坚固、沉重与静止的,吴彬笔下的石却极具动感之势,各个侧面皆不相同,如摇曳的火焰,又如一片即将被风吹散的薄云。

在他的笔下,静止的石面如同燃烧的火焰、涌动的海水,变幻无序而又躁动不安,这是吴彬心目中生命的真实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画的不是石头,而是造化本身。

●一块石头的十个角度

《十面灵壁图》突破了传统绘画中一图最多表现石头三面的局限,从石头十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和描绘,前正面、后正面、左正面、右正面……吴彬站着、躺着、坐着、趴着,转动石头直视斜瞥,将十个角度的观察所得绘成一卷,简直把一块石头当作千岩万壑、高山巨川来游赏、经营。

实际上,《十面灵璧图》可以视为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的时代,人们追求全景式呈现藏品视觉效果的一种努力和尝试。当下很多博物馆,都采用360度环拍这一方式,再现文物之美。只是这种拍摄,虽然更加“真实”,却少了十面画石的“真趣”。

在画作上我们可以看到极其细致的线描。线描赋予了它明确的界定性,而晕染让它流动了起来。油烟和松烟的墨汁交叠使用,才有如此波光粼粼的闪耀。

米万钟还特意为吴彬绘制的十面灵璧一一题写了详细的说明与品评,他深情地陈述了灵璧石的各个面、各个峰与角度,还特别地提到了声音。米万钟说,一块石有八种声音。前后起伏。如果石头能歌唱,竟然有这么多自我歌咏的方式!他说,石头最生动的就是看上去断了,其实接续着,而只有换一个角度才能发现这似断而续的风姿。最后,米万钟叮嘱观众,您看了十个角度,读了这么多我的抒发,最后一定要看神而不是看形状啊!

对米万钟来说,遇见吴彬,显然是一辈子的事。这俩人一起画画,一起写字,一起犯痴。

他们的故事,是痴迷的故事。当这迷恋呈现为审美意象时,最终造就了一块石头的奇迹。

小小解说员

米万钟与石头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聊斋志异》中《山阴道士》,他们都是爱石成痴的人。关于这块灵璧石,我特意查了资料。这块灵璧石的材质,很可能是含有碳酸盐成分的“古代四大名石”之一的“英石”,只有碳酸盐成分的石种,才能形成如此沟壑纵横中的险峻嶙峋、洞壑幽深。

英石的表现难度是远高于灵璧石和太湖石的。它的肌理更复杂,需要表现的态势和意趣更丰富,所幸,画家吴彬把它险峻峭拔、锋利刚劲的肌骨,深沟大壑、岩洞回旋的形态都描摹出来了。他还采用了一种独创的、特殊的“皴法”,对石头的肌理进行了极具个性的描绘,所以,称这件作品“前无古人”是不为过的。

可惜,而这块石头从清军入关后,就不知所踪了,不然,我真想去博物馆里看看它。

猜你喜欢

图卷灵璧奇石
灵璧“三奇”甲天下
乾隆《具有生趣》图卷初考
《中华奇石》2017年杂志征订火热进行中……
奇石欣赏
传是推出“名家留韵”专题
奇石连环画
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第一期)
爱江山更爱美石
宋徽宗(款)《写生珍禽图卷》真伪考
第八届中国赏石层展品选登